摘要:本試驗選用了8個地方馬鈴薯品種,並在哈爾濱市委員會對其澱粉含量進行了鑒定。澱粉產量和澱粉組成。結果表明,科信新街12和晏殊3號適合哈爾濱地區的氣候和環境條件,澱粉含量高,澱粉產量高。馬鈴薯品種澱粉組成中直鏈澱粉和支鏈澱粉的比例不同。直鏈澱粉含量低於25%的品種有晏殊3號、科信12、尤金和龍薯3號..直鏈澱粉含量高於25%的品種有:金淑11、巴蜀8號、青薯2號、東農303。
關鍵詞:馬鈴薯,澱粉含量,澱粉含量;直鏈澱粉、支鏈澱粉
馬鈴薯塊莖澱粉含量是壹個可變的數量性狀,受多基因控制。除了品種本身固有的特性外,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外界條件,如自然氣象條件、土壤肥力、栽培管理水平、塊莖成熟度等,都會影響馬鈴薯塊莖的澱粉積累。馬鈴薯澱粉在理化性質和應用方面與其他種類的澱粉有很大的不同。土豆個頭很大,含有天然的磷酸基團。糊化溫度低,糊粘度高,彈性好,蛋白質含量低,無刺激性,口感溫和,顏色潔白,不易凝膠,不易變質等。,在某些行業中具有其他澱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馬鈴薯澱粉和變性澱粉因其獨特的性質和優勢,被廣泛應用於食品、建築、石油開采等領域。
本試驗以我國北方馬鈴薯主產區澱粉加工中廣泛應用的8個馬鈴薯品種為材料,在哈爾濱種植,觀察不同品種的澱粉含量、澱粉產量和直鏈澱粉含量的表現,以期為當地馬鈴薯種植者和加工者積累基礎數據,為生產優質澱粉和相關品種的選育提供理論依據。
1材料和方法
1.1測試材料
參試的8個馬鈴薯品種為東農303、尤金、巴蜀8號、金淑11、龍薯3號、科信12、青薯2號和晏殊3號。田裏的播種材料是原種,小整薯播種,薯塊重量20g左右。
1.2現場測試方法
田間排列顏色隨機區組設計,3個重復,4行,小區面積21㎡,種植100株,行距分別為0.7m和0.3m。
1.3質量分析方法
澱粉含量用水比重法測定。
澱粉的制備:先將幹凈的新鮮土豆切丁,然後用紙巾搗碎,再將適量的樣品放在80目篩上洗滌,纖維素等物質留在篩上,蛋白質、無機鹽、糖和可溶性物質留在水中,稱為澱粉乳,澱粉沈澱在下層。沈澱的粉末經過100篩後,用蒸餾水充分洗滌,下層澱粉的含水量降至50。將水分降低到40%左右,脫水澱粉可在陽光下曬幹或放入溫度≤40℃的幹燥箱中幹燥25-60min。
直鏈澱粉和支鏈澱粉含量的測定:直鏈澱粉含量用碘藍比色法測定,支鏈澱粉含量用總澱粉含量減去直鏈澱粉含量得到。
1.4結果和分析
2.1不同馬鈴薯品種澱粉含量和澱粉產量
表1列出了所有供試馬鈴薯品種的澱粉含量和澱粉產量。
表1不同馬鈴薯品種的澱粉含量和澱粉產量分別為
品種澱粉含量(%)產量(kg.667m-2)澱粉產量((kg.667m-2)。
東農303 11.0g 1832.8 a 201.7e。
科信12號16.5 b 1680.6 ab 277.2 a
尤金10.5h 1219.4d 128.3d。
晏殊三號17.4 a 1371.8 CD 238.4 b
巴蜀8號12.4 e 1562.8 BC 193.8 c
金淑11號11.2f 1600.3 ABC 179.8 c
青樹二號13.9d 1241.1d 172.5 c。
龍薯3號14.2 c 1237.0d 175 . c
從表1可以看出,各參試品種的澱粉含量和產量存在顯著差異,最終導致單位面積澱粉產量存在顯著差異。晏殊3號澱粉含量最高,平均澱粉含量為17.4%,顯著高於所有參試品種。其次是科信12,平均澱粉含量可達16.5%;供試品種澱粉含量由高到低依次為隴薯3號、青薯2號、巴蜀8號、金淑11和東農303尤金。東農303產量最高,667 m-2平均產量1832.8kg。其次是科信12和金淑11,平均產量分別為1680.6公斤和1600.3公斤;分別是;三個品種間的產量差異沒有達到顯著水平。澱粉產量最高的品種是科信12,667㎡平均澱粉產量277 kg,顯著高於所有參試品種,其次是晏殊3號,平均澱粉產量238 kg,與其他參試品種差異顯著。尤金的平均澱粉產量最低,顯著低於所有參試品種。
可見,澱粉產量是評價馬鈴薯品種澱粉利用率的綜合性狀,是比澱粉含量更有意義的指標。為了獲得較高的澱粉產量,首先需要有壹定的塊莖產量,否則即使澱粉含量較高,在生產上也沒有推廣價值。因此,生產上需要澱粉含量高、塊莖產量高的品種。
2.2不同品種馬鈴薯澱粉中直鏈澱粉和支鏈澱粉的含量
馬鈴薯澱粉中72%-82%為支鏈澱粉,澱粉組成中直鏈澱粉含量較低。表2列出了供試品種澱粉組分中直鏈澱粉和支鏈澱粉的含量。
不同品種馬鈴薯澱粉中直鏈澱粉和支鏈澱粉的含量
直鏈澱粉含量(%)支鏈澱粉含量(%)
東農303 25.1c 74.9
科信12第24.7c75.3號
尤金24.9c 75.1
晏殊三號23.3d 76.7
巴蜀八號26.7b 73.3
金淑11 27.2a 72.8
青樹2號25.1c 74.9
龍薯3號25.0c 75.0
根據表中數據,供試品種中直鏈澱粉含量最高的是金淑11,平均為27.2%。巴蜀8號次之,平均直鏈澱粉含量為26.7%;直鏈澱粉含量最低的是晏殊3號,平均直鏈澱粉含量為23.3%,與所有供試品種差異顯著。可見,不同品種間直鏈澱粉和支鏈澱粉含量存在真實差異。
3討論
馬鈴薯澱粉加工在馬鈴薯加工業中壹直占有較大比重,選育澱粉含量高、產量適中的澱粉加工專用品種是我國馬鈴薯育種家的長期目標之壹。但是,馬鈴薯的產量和沈降物含量是壹對矛盾的數量性狀,除了品種本身的特性外,還容易受到環境和氣候條件的影響。因此,在育種和引種過程中應重視環境和氣候條件的影響,在大規模引種前必須進行小規模試驗,以確保可以降低盲目引種可能帶來的風險。
馬鈴薯品種受緯度等地理條件的限制較少,但品種本身的特性決定了它必須有壹個最佳的栽培區域。澱粉含量高的兩個品種在不同地區澱粉含量會有顯著差異。這個實驗表明,哈爾濱地區種植的各個品種的澱粉含量與繁殖地不同,有的品種還相差很大。大多數品種澱粉含量下降,其中隴薯3號和青薯2號下降幅度較大。其次是金淑11和尤金;東農303、科信12和巴蜀8號的澱粉含量變化不大。造成這種變化的原因之壹是該地區今年生長期的強降雨,低溫多雨的氣候條件影響了塊莖中澱粉的積累。澱粉含量變化較大的隴薯3號和青薯2號,也可能是由於引種區跨度較大導致生育期較短,使這兩個品種無法達到正常成熟期。早熟品種東農303和尤金因抗晚疫病能力弱,澱粉含量低。
本試驗中,各參試品種澱粉含量由高到低依次為晏殊3號、科信12、青薯2號、巴蜀8號、隴薯3號、金淑11、東農303、尤金。不同品種的馬鈴薯澱粉中直鏈澱粉和支鏈澱粉的比例不同。直鏈澱粉含量在25%以下的品種有晏殊3號、科信12、尤金和龍薯3號,直鏈澱粉含量在25%以上的品種有青薯2號、巴蜀8號、金淑11和東農303。科信12和晏殊3號的澱粉含量和產量都較高,可以初步確定這兩個品種為哈爾濱市澱粉加工的優先品種。直鏈澱粉和支鏈澱粉的比例對馬鈴薯的加工性能有壹定的影響,供試樣品中直鏈澱粉的比例普遍較低,有利於保證馬鈴薯澱粉加工產品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