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白皮的功效
性味甘寒。入肺經。
具有清肺平喘、活血消腫的功效。
功效
1.清熱瀉肺:①用於降火壓肺,癥見咳痰,色黃黏,咳吐不爽,面紅,皮膚蒸熱,尤有曬傷,相當於枸杞、白薇。②用於肺熱呼吸困難,癥見咳嗽、喘息、氣促、胸悶、咽部痰多、痰稠、尿赤、大便幹燥等。適用於清熱降火。相當於黃芩和大黃。③用於治療肝火犯肺,木火為刑,癥見氣逆咳嗽,面紅,胸脅脹痛,口苦,咽幹,痰粘,咳嗽困難。清肝解郁藥對清肝瀉肺有效。
2.排水消腫:①用於腎病全身水腫,相當於生姜皮、茯苓皮。②用於飲水停肺,癥見咳嗽、呼吸困難、痰涎壅盛、胸脅脹痛,即胸腔積液。相當於痱子和辣椒眼。
桑白皮和葶藶子分用,均可清肺、平喘、消腫,常配伍使用。桑白皮以瀉肺熱、平止咳平喘為主,多用於肺熱痰多的咳嗽、氣喘、痰黃。葶藶子以瀉肺氣、化痰利水為主,多用於肺氣郁結,咳喘滿胸,痰水滿溢之證。
兼容性應用
1.用地骨皮:桑白皮清熱不傷氣,潤水不傷陰,有清熱、平喘、止咳、祛痰的作用;地骨皮善散血,有瀉肺、清腎虛熱、養陰止蒸的作用。兩藥合用,壹行氣,壹行血,既能清氣又能清血,從而使肺火瀉下,逆轉氣機下降,補益腎陰,減少虛火。對肺熱陰虛引起的氣喘咳嗽非常有效。
2.用桑葉:桑白皮味甘寒,瀉肺利水,平喘止咳;桑葉味淡,清利疏散,疏風清熱,宣肺止咳。兩藥合用,可適當宣降,治療風熱壅肺、上氣咳嗽效果較好。
3.用黃芩、桑白皮,味甘寒止瀉,寒能解暑,甘寒生津,能清肺熱,降肺氣,潤肺體,化痰平喘;黃芩味苦而寒,有燒灼感。苦能燥濕,寒能泄熱,故能瀉肝火,清化痰熱。兩藥合用,能清熱解暑,又能以桑白皮的甘寒抵消黃芩的苦爆,故能清肺不傷陰,對肺熱氣喘十分有效。
4.用栝樓:桑白皮味甘,性寒,降氣平喘;栝樓味甘性寒,化痰平喘。兩藥合用,可降氣化痰,止咳平喘,對治療肺熱咳嗽、痰熱互結、咯痰黃稠量大、氣逆哮證非常有效。
5.配陳皮:陳皮有燥濕化痰、理氣止咳的作用,與止瀉藥同用會降解;桑白皮瀉肺實火,止咳平喘,脾肺同治。兩藥合用,適用於肺熱咳嗽、氣逆痰多、浮腫脹滿、氣短、清肺失運小便不利等證。
6.阿膠:桑白皮清熱降氣,止咳止血,阿膠養血止血,恢復腎經,滋陰潤燥,兩藥同用,瀉肺熱,治血咳。
7.伴大腹便便:脾虛濕盛,溢皮,周身浮腫,肺追上,氣喘氣短。桑白皮上源清,大肚下部中間寬,助脾運化。兩藥合用,能疏通上源經,中運脾,消除水腫。
使用註意事項:本品性寒為健,不適用於肺寒咳嗽、風寒感冒咳嗽。
用法用量:6 ~ 15g,煎服或丸散服。外用:澆汁,或煎洗。
功效與特點本品為解熱祛痰藥物,對急性支氣管炎、肺炎、肺氣腫、肺水腫等引起的咳喘有效。,並有明顯的利尿作用,能帶出較多的氯化物,對排尿、身體水腫、腳氣腫、腎炎水腫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