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會理縣的特色美食

會理縣的特色美食

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悠久的歷史文化造就了會理獨特的飲食文化。會理也因小吃種類繁多,名菜薈萃,贏得了“小成都”的美譽。

會理的菜,永遠是川味和雲南味,和壹江之隔的雲南有異曲同工之妙,但和鄰近的雲南口味不同。會理人以川菜為調料烹制雲南的特色食材,改良了異鄉流傳下來的各種美食,將漢族的烹飪技藝與少數民族的飲食習俗融合在壹起,形成了獨特的飲食風格。會理盛產建昌黑山羊,是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的優良品種。沒有腥味,肉質特別細膩鮮美。據縣誌記載,以會理黑山羊為主要原料的涮羊肉火鍋,已有300多年的傳統和歷史。直到現在,會理人仍然把在農歷七月初七和冬季至日吃羊肉作為壹種傳統習俗。

會理人吃羊肉,講究把頭和蹄子吃到水裏,羊頭大而細,羊眼軟而多汁,羊肚酥而爽口,羊腸裏滿是油,從頭到尾,仿佛吃了壹整只羊。會理真正的招牌小吃是遍布大街小巷的羊肉粉。會理羊肉粉在烹飪方法和調料使用上充分結合了四川麻辣鮮香的特點和當地少數民族原始豪放的風格。

會理的羊肉很有名,用的米粉也很有特色。比昆明的普通米線粗,比成都、西昌常見的水性細粉粗很多,豪氣很多。有人覺得有點粗厚,不容易入味,但是羊肉粉還得用這種粗粉燙壹下才有獨特的風味。肉肥而厚,湯寬而料足,潔白如玉,軟而緊實。少了幾分繁華都市的婉約細膩的小資情調,多了幾分古城山野的粗獷執著與熱情。有壹種獨特的原始野性之美。

羊肉粉是很多人早餐的首選,吃法完全是自助式的。上面鋪著五顏六色的調味品,海椒、豆瓣、小米辣三種辣味的粗糙疊加,再將姜米、蔥花、香菜撒滿海碗,以壹種無法無天的方式展現出不羈的個性。百塊是壹種起源於雲南的以米飯為主的方便食品,價廉物美,吃法多樣。魚餌蒯自明代傳入後,長期結合南北烹飪風格不斷發展完善,其烹飪方法已大大超越了原產國單調的烤煮的簡單局限。

餌料鮮美,糯軟香甜,各種口味都可以勾兌。它可以有多種吃法。最著名的方式就是著名的雞火線誘餌。雪白的魚餌絲在精致的銅火鍋裏煮,公雞雞絲用手細細切絲,上好的瘦肉火腿肉也切絲,再燙幾個青菜,有紅有白,壹碗漂亮的尖。

雞絲到底正宗不正宗,訣竅都在這最後壹勺湯裏。看它的顏色:白裏透紅,嘗它的味道:濃而不膩。有火腿,雞肉,骨髓,還有那種又深又濃,難以形容的味道。銅火鍋是會理“三寶”之壹。自古以來,會理人就用銅鍋和銅器做菜。銅鍋煮的菜有壹種特殊的香味,非常好吃。

會理民俗喜歡在冬春季節做銅火鍋,吃法和川菜裏的連鍋菜差不多。以雜菜燉為主,特點是湯汁鮮美,耙軟,蒸汽響亮,營養豐富。銅火鍋以木炭為燃料,排骨、羊排骨、牛肉、牛雜、雞鴨同湯燉煮,用花椒、姜、蔥結調味。湯濃肉爛時,時令蔬菜煮,食客圍坐,分食。操作簡單,方便快捷。用的風味菜是用自制的豆瓣、辣椒油、蔥花、小米辣、蒜泥做成的,味道很濃。還可以邊吃邊加新鮮的蔬菜、燙,湯越燉越鮮。制作鐵耙的器具形狀像舊的木炭鐵。小的深色銅鍋放在連續炭爐的表面。攤主熟練地用小鐵釬轉動鍋裏的鐵鍋,直到兩面微微焦黃。這種食物必須趁熱吃。酸甜的發酵米漿結合了雞蛋的奶油味道。咬下去之後,軟軟的,香香的,還帶著淡淡的焦味,讓妳渾身發熱,足以抵禦清晨的寒意。

薄豆粉和油茶也是會理的傳統美食,清淡的口感特別適合老人和小孩。薄豆粉選用當地優良的豌豆,用文火慢炒,然後細磨成粉,過濾。食用時攪拌均勻,用清水煮沸。油茶的制作方法是將白米打碎成細粉,放入鍋中加水攪拌成稀糊狀,然後加熱慢煮。當米糊煮好粘在勺子上,就可以從鍋裏拿出來放進碗裏了。

油茶和薄豆粉用小火慢煮。金黃色的米糊裝在瓷碗裏。抓壹把香脆的痱子,舀幾勺花椒油、香油、姜汁,呈上壹大碗尖尖的。用勺子輕輕攪拌,直到變軟變稠,舌尖有壹絲胡椒和麻的味道。在鐘鼓樓附近的西街,會理人用宵夜招待客人啃管骨是壹種習慣性的謝幕。成都人首創了母蹄花,會理人另辟蹊徑,推出了燉管骨。小火慢燉的壹大碗豬骨,看起來湯膩髓厚,骨頭脆而蓬松,熱氣騰騰,晶瑩潤澤。在銀鉤鐵畫般的骨感中,有壹種乳脂般的韻味,珠圓齒滑,唇紅。

經過幾千年的不斷吸收、變化、傳承和創新,會理的飲食文化逐漸向周邊地區傳播,影響了川南、滇北的口味和烹飪技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