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如何在淡水中養蝦

如何在淡水中養蝦

1,池塘建設:

淡水龍蝦喜歡棲息在淡水和溶解氧豐富的水環境中。池塘應建在通風向陽、水量充足、無汙染源、註水排水方便的地方。池塘的深淺要清楚,中間部分要深,兩邊要淺,池底要肥土,四周要夯實,並用20-30目紗布圍起來,以防敵人逃跑。此外,池塘裏還要投放100的二手車輪胎,為龍蝦營造壹個安靜舒適的生活環境,防止它們互相脫殼、自相殘殺,提高成活率。

2、清池施肥:

這個池塘應該疏浚、修整並暴露在陽光下。蝦苗放流前10-15天,每畝用50kg生石灰幹池消毒,7天後註入淡水。入水前要安裝60-80目進水濾網,水深50-80cm,同時每畝施300公斤發酵畜禽糞便,培養浮遊生物。

3、放養蝦:

蝦苗應在3-4月陽光充足的早晨或傍晚放養。壹般蝦苗放養規格為3-5cm,每畝放養3500-4000只。同池放養的蝦苗規格整齊壹致。

4.小心餵養:

放苗後3天內,投放絞碎的小雜魚、剩菜和人工配合餌料;當蝦苗長到6-7cm時,可全部投餵碎螺、貽貝和適當的植物餌料。每天的投餵量以飽腹感為準,吃完不留殘餌。每天早晚各拋壹次,晚上拋壹次,占每天總量的70%-80%。餌料要投在池塘周圍的淺水區,在龍蝦集中的地方可以多投壹些龍蝦,以便檢查投餵情況。

5.加強管理:淡水龍蝦生長速度快,新陳代謝旺盛,耗氧量大。因此,加強水質管理尤為必要。壹、看水色,淡綠色為佳;二是測試水中的pH值,PH值7-7.5。三是及時換水,15-20天壹次,換水量為池水的50%。在常溫(20℃-30℃)下,蝦池在水深約1m處養,溫度在15℃以下或35℃以上。

6、疾病控制:

淡水龍蝦放養密度大,要註意防病。壹種是蝦殼病。妳可以將孔雀石綠和Fallin溶液混合,給龍蝦進行20-30分鐘的藥浴。第二種是黑鰓病。亞甲基藍可以灑滿整個池子。第三種是睫狀病。治療可用硫酸銅溶液浸泡病龍蝦5-6小時,每個療程3-5天。

7、及時捕捉:

淡水龍蝦壹般在3-4月放養,6月5438+00-165438+10月可以捕撈。采收時采用大捕小留的方法,也可采用幹塘或圍網的方法,在傍晚壹次性捕撈。

生長環境:

1,蝦遊泳和魚很不壹樣,魚可以靠擺動尾鰭向前遊,但是蝦只有壹條尾巴,還有很多小腿,那它怎麽遊呢?蝦也有它的“妙招”。

2.蝦是遊泳高手,能用腿遊很遠的距離。它遊泳時,那雙遊動的腳像木槳壹樣頻繁而整齊地向後劃動,身體慢慢地向前驅動。受到驚嚇時,它的腹部靈活地彎曲伸展,尾巴向下向前劃動,能以極快的速度連續向後跳躍。有些蝦不擅長遊泳,大龍蝦大部分時間都在海底的沙石上爬行。

3.呼吸和循環對蝦的鰓位於甲殼兩側形成的鰓腔內,鰓腔與外界相通。分支多為羽狀,有25對* * *,附著於胸部側壁或胸肢基部。表皮極薄,血液流經鰓時會發生氣體交換。鰓室內的顎船不斷擺動,使淡水從背部和腹部進入,向前流動。循環系統是開管的。心臟是壹個扁平的多邊形肌肉囊,位於頭和胸部後面的心包竇內。共有4對心孔,兩個在背部,壹個在後端兩側,另壹個在靠近後端的心臟腹側面。有控制血液流動的瓣膜。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蝦(甲殼類節肢動物)生長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