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歐米茄1201.10和1203.10有什麽區別?

歐米茄1201.10和1203.10有什麽區別?

首先糾正壹下。是同軸逃逸,不是同軸逃逸。

擒縱機構是機械表的心臟,擒縱輪帶動擒縱叉抓放,將動力傳遞給擺輪,完成時間的分配,達到調速的效果。可以說機械表的精度與擒縱機構的關聯度最大。

歷史上早期的擒縱機構都是英國人發明的,包括T型輪和I型輪。後來寶璣發明了杠桿擒縱(馬擒縱)。經過多年的推廣使用,逐漸取代其他擒縱機構,成為各手表廠商使用的標準擒縱機構。

同軸擒縱機構是喬治·丹尼爾斯博士歷經十五年研發的壹種新型擒縱機構。他的出發點是將擒縱輪與擒縱叉之間的摩擦力從垂直方向變為平行方向。摩擦力的變化,讓機械表的傳統保養和油洗從3到5年延長到10年。同時,由於實現同軸擒縱的基本條件是擺輪用螺絲調節,遊絲不卡死,同軸擒縱機芯很容易得到天文臺的認證,從而能夠準確走。同軸擒縱壹推出表壇就轟動壹時,因為這是100多年的鐘表業第壹次出現新的擒縱方式。它的結構近乎完美,與杠桿式擒縱機構相比非常先進。

研究成功後,丹尼爾斯博士先後向百達翡麗(pp)和勞力士尋求合作,但均遭到拒絕。最後,歐米茄大膽創新,采用了丹尼爾斯博士的新型擒縱機構,這也讓歐米茄與勞力士分了壹杯羹。所以,喜歡歐米茄的朋友是幸運的。目前這個專利屬於歐米茄,沒有其他廠商可以擁有。

與傳統的杠桿式擒縱機構相比,同軸擒縱機構相當復雜。歐米茄的擒縱機構被丹尼爾斯稱為“非常合適的同軸擒縱機構”。在上圖中,擒縱輪不再由秒輪驅動。

(1)相反,第二個輪子驅動壹個有五個軸齒的齒輪。

(2)該齒輪驅動副擒縱輪。

(3)擒縱輪的上部。(3)下部。

(4)主擒縱輪和副擒縱輪安裝在同壹根軸上。

(5)擒縱桿。

擒縱桿叉蹄(6)和(7)僅鎖定和釋放主擒縱輪。

第三叉靴(8)用於接收來自輔助擒縱輪(9)的沖擊。

擒縱輪通過兩種方式將沖擊能量傳遞給擺輪。

主擒縱輪的壹個齒(10)推動蹄片(7)將能量傳遞給擺輪(圖A),推動擺輪順時針轉動。

輔助擒縱輪的壹個齒(9)推動第三叉蹄(8)將能量傳遞給擺輪的上叉蹄(圖B),推動擺輪逆時針轉動,就像標準的杠桿式擒縱機構壹樣。

同軸擒縱裝置僅通過順時針沖擊獲得能量,通過擒縱齒輪D上的齒直接與紅寶石沖擊石J嚙合;逆時針沖擊是通過擒縱齒輪C與杠桿沖擊石G的嚙合獲得的..每次沖擊後,擒縱輪會被鎖定棘爪F和H固定,這樣擺輪就能平穩擺動。短時間的滑動動作減少了接觸面,從而減少了擒縱機構中的摩擦力,因此擒縱機構的運行效果類似於齒輪嚙合——這意味著它不需要太多的潤滑油,仍然可以長時間保證計時速率的穩定。

以上是官方的回答,不過我的作品還是比較接近歐米茄手表的。以下是我自己對同軸擒縱機構的看法:

首先,同軸擒縱是壹項新技術,原理先進,但不壹定是最完美的技術。

其次,因為是新技術,同軸擒縱機芯其實並不是壹個成熟的技術,我感覺還有提升的空間。

最後,歐米茄手表維修的手表中,同軸擒縱機構占了絕大多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