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馬蘭頭種植法

馬蘭頭種植法

馬蘭頭又名路路通菊、紅馬先蒿,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辛涼,微寒,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利濕消腫的功效。今天我就為大家整理壹下馬蘭頭的種植方法,希望對妳有所幫助!

馬蘭頭1號的種植方法。為繁榮準備土壤

選擇陽光充足、濕潤、肥沃、疏松的土壤進行種植。播種或移栽前翻耕壹次,徹底清除田裏的雜草。每畝施腐熟有機肥2500~4000公斤,肥水混勻,整平。宜與人站在繁忙的地表兩側,清除雜草,有利於商品蔬菜的收獲。露地栽培旺地面寬1.5m,畦深10 ~ 15cm,雨天可排幹田間積水,秧苗不澇。

第二,播種和移栽

馬蘭頭主要有兩個品種:紅梗馬蘭頭和綠梗馬蘭頭。在野外采集種子時,應選擇那些根短、葉暗綠色、匍匐植物作為種子。

(1)播種方法馬蘭頭應在春季播種。在春天,日平均溫度上升到65,438+000° E以上,適合播種。播種後要用木板輕壓,用草簾覆蓋,出苗後要立即除去地膜。

(2)分株移栽法,可在每年春秋兩季用鐵鍬在田間挖出馬蘭頭的根和泥,種植時將大根馬蘭頭掰成小塊。要求每塊地有3-4個根莖,單栽馬蘭頭按15cm×15cm的株行距種植。寬窄行種植的種植寬度為5-10cm,空寬為10-15cm,種植後播種0.5-65438。

第三,加強後臺管理

(壹)澆水施肥出苗後,可每隔幾天早晚噴水1次。當幼苗有2~3片真葉時,進行第壹次追肥,第二次追肥在采收前7~10天進行,采收後每1次追肥L次。使用全腐熟有機肥浸出液或綠色環保速效有機液肥。除草要及時,早,小,小。

(2)當幼苗有2~3片真葉時,定苗,去弱苗。

苗,在稀疏的地方補栽壯苗;植物移栽時應檢查和補充幼苗。

(2)多年生人工林的經營始於第二年。在早春或秋季,用鐵鍬在王冕水平方向每隔50厘米挖出馬蘭頭,並作為種子真菌移植到其他田地。在挖馬蘭頭的溝裏,施腐熟的農家肥,第二年就可以把馬蘭頭覆蓋滿地。然後去年沒挖出來的馬蘭頭,連根帶土挖出來,施農家肥,可以定期種植。

第四,科學收割

出苗或移栽後30~40天,嫩苗達到10~15 cm,4月中上旬可采收,春秋季每15天采收1次。精細管理,旺盛生長,夏天也能收獲;溫室栽培,壹年四季都可以收獲。收割方式可以是剪刀。剪采時,選大的留小的,長大後再剪采;在幼苗密集種植的地方,甚至更小的植物也要剪掉;嫩芽可以摘得長壹些,那些已經變老的應該摘得短壹些。

馬蘭頭介紹馬蘭頭,又名馬蘭頭、紅馬先蒿、雞腸、檀邊菊、紫菊花、狼尾草等。為菊科馬蘭屬多年生草本植物。馬蘭頭原是壹種野生物種,生於路旁、田野、山坡,分布於全國大部分地區。馬蘭頭有紅莖和綠莖兩種,都可以食用,紅莖馬蘭頭是最好的藥材。由於寒食節和清明節的結合,壹些地方仍然保持著清明節吃寒食的習慣。吃浙江的馬蘭頭等新鮮蔬菜,就是取“青”字,以配合“清明”的“綠”。

馬蘭頭品種分類的原始品種

葉披針形至倒卵狀長圓形,下部和中部葉具2-4對淺齒或深齒,通常長3-6厘米,寬0.8-2厘米,上面有稀疏或濃密的毛;總苞片倒卵狀長圓形。

產於中國西部、中部、南部和東部地區(四川、雲南、貴州、陜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廣東、廣西、福建、臺灣省、浙江、安徽、江蘇、山東和遼寧南部)。在韓國、日本、印度支那和印度也有分布。生於林緣,草地,溪邊和路旁。很常見。

多態品種

葉倒卵形,長圓形,下、中葉通常長4-10厘米,寬2-5厘米,有2-4對深裂片,呈條狀;上部葉條狀,全緣,或有壹對裂片,疏毛或近無毛;基生葉齒淺,與前壹品種相同;總苞片倒卵狀長圓形。

主產於長江流域(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也產於陜西南部(洋縣)、貴州(遵義、納雍)、雲南。多態變種的瘦果通常有較少的腺體或更明顯的毛。

窄葉品種

葉片呈條狀披針形,下、中葉齒淺,近無毛。莖通常多分枝,總苞片倒卵狀長圓形。

分布於江蘇、江西、河南和山西南部。

窄苞片品種

葉條披針形至窄披針形,頂部漸尖,下、中葉齒淺;總苞片狹披針形,先端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