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松果體的機制
松果體本質上是壹只衰退的眼睛,它的作用機制和我們的眼睛幾乎壹樣。
我們的眼睛有外分泌淚腺,可以分泌眼淚,而松果體有內分泌腺,可以分泌褪黑激素;人的肉眼具有視錐細胞和視桿細胞等感光細胞,而松果體具有與眼睛相同的視網膜細胞。眼睛像照相機的鏡頭壹樣起著聚焦和收集光線的作用,而松果體像照相機的CCD(電荷耦合器件)或底片壹樣起著真正的感光成像的作用。就像計算機有輸入輸出端口壹樣,簡單來說,眼睛是視覺信號的輸入端,松果體是視覺信號的輸出端。
我們如何看待事物?
我們的眼睛是壹組凸透鏡。根據光學物理中的針孔成像原理,物像在視網膜上形成倒像,所以我們睜開眼睛瞬間就能看到像(光)。當我們的眼睛看到東西時,首先是視網膜接收圖像信息(光),然後圖像信息變成電信號,輸入到視覺皮層進行識別、分析和分布式存儲。所以我們的“看見”和“看清楚”其實是兩個過程。首先,眼睛是直接看到圖像的,沒有大腦的參與,我們是無法理解看到的東西的。大腦視覺皮層最基本的功能是對獲得的信息進行比較、辨別和儲存;通過區分和比較信號,我們的視覺皮層將使我們能夠意識到我們的眼睛看到了什麽。如果眼睛和視網膜不正常工作,我們就會“視而不見”,但如果大腦的視覺皮層不正常工作,我們就會“看而不知其所以然”。
二、如何想象
圖:眼睛的結構
那麽,我們如何想象?
可以說,想象的過程與用眼睛看事物的過程頗為相似,只是“看”是輸入,“想象”相當於輸出。輸入是從眼睛到視覺皮層,輸出是從視覺皮層到松果體。當我們開始想象的時候,就相當於壹個加工輸出的過程。先在額葉發出命令,然後在海馬區搜索,在視覺區處理,再送到松果體整合成想象的畫面。想象出來的畫面是大腦處理創造出來的圖像,所以我們可以想象出我們眼睛裏從未見過的畫面。這就是“見所未見”的道理。
例如,現在讓我們想象“壹只長著翅膀的粉紅色大象”。當我們給妳讀這段話的時候,我們的大腦首先理解了這段話的意思,然後前額葉皮層開始發出想象的指令,然後海馬體會檢索相關信息,然後視覺皮層開始啟動,把儲存在視覺皮層的信息包括“粉色”、“翅膀”、“大象”發送到松果體進行整合,然後我們就真的感受到了。
然而,無論妳想象什麽,只要妳開始想象,無論妳的想象是清晰的還是模糊的,妳都在用妳的松果體合成圖像。松果體是合成想象和輸出想象的處理器,這是松果體的秘密。
作者曾冠明簡介
兒童教育創始人,零秒思維系列創始人
禪宗書法創始人,五行結構思維創始人
世界記憶大師教練?商業邏輯教練
頂級大腦認知專家?中國文化碩士
從事潛能開發14年,閱讀書籍2萬余冊,帶領團隊培養記憶大師50名,潛能開發師2000名,馮德全早教研究員,華南教育學院研究員,擔任數百家全腦教育機構顧問。
想了解更多,請關註偉星:soarwangbo或賈:教孩子腦潛能。可以獲得壹份全腦行業最新趨勢。
?本文版權歸廣東幼兒教育曾冠明老師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