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洋芋種植的方法

洋芋種植的方法

 洋芋又名土豆,是民眾喜食的大宗蔬菜之壹,種植後容易管理。那麽,如何種植洋芋呢?下面是我為妳整理的洋芋種植的方法,希望對您有用。

洋芋種植的方法

 整地施肥,應選擇土壤肥沃,土層深厚,疏松,透氣性好,微酸性的沙壤土,播前要進行滅茬、深耕,耕深應達20厘米。結合翻地畝施入腐熟的有機肥2000千克/畝,同時根據土壤墑情入20千克以上的復合肥(氮、磷、鉀的比例為1:0.5:2)。

 種薯處理,選用適宜的優良品種,並應進行催芽處理,可將種薯攤晾在散射光下,保持15-20℃,直接催出短壯芽後,進行播種;播種前應用草木灰加百菌清加新高脂膜進行拌種,促使切塊的的刀口盡快的愈合,減少爛種,增加鉀素,防病害。

 合理密植,適時播種,下種後應及時在地表噴施新高脂膜保溫保墑,防止土壤結板,提高出苗率。出苗後應及時中耕培土,應以除草、疏松土壤為主,並向苗根培少量土。同時配合噴灑新高脂膜防止病菌侵染,提高抗自然災害能力,提高光合作用強度,保護禾苗茁壯成長。

 田間管理,應及時松土、培土起壟,並適時澆水、中耕除草,合理施肥,同時應在土豆開花前、塊莖形成期和膨大期適時噴灑地果壯蒂靈,以有效控制地表上層枝葉狂長,加速地下塊莖超快膨大,增強抗禦蟲害能力,確保土豆的優質高效和豐收。

 防治病蟲害,播種時或結薯前施辛硫磷3-4瓶/畝,除治地下害蟲,並配合噴施新高脂膜提高藥效;同時對於蚜蟲、二十八星瓢蟲、早疫病、晚疫病等病蟲害可根據植保要求噴施針對性藥劑進行滅殺,同時噴施新高脂膜800倍液鞏固效果。

洋芋種植的技巧

 育種

 世界各地馬鈴薯的栽培技術因地理氣候條件不同而異。主要利用塊莖進行 無性繁殖。為避免切刀傳染病毒(紡錘塊莖,X和S 花葉病毒)和環腐病,應選用直徑為3~3.5厘米的健康種薯進行整薯播種。大部分栽培品種是通過雜交育種選育成的。鑒於普通栽培種土豆品種資源的貧乏,來尤其重視綜合馬鈴薯的近緣栽培種,包括普通栽培種及二倍體栽培種的染色體組,以利於選育高產、高抗和高澱粉、高蛋白質含量的新品種。

 選育途徑主要有:

 ①利用產生2n配子的二倍體雜種與普通栽培種雜交。

 ②利用新型栽培品種與普通栽培種雜交。馬鈴薯產量高,對環境的適應性較強。

 利用塊莖無性繁殖時,種薯在土溫5~8℃的條件下即可萌發生長,最適溫度為15~20℃。適於植株莖葉生長和開花的氣溫為16~22℃。夜間最適於塊莖形成的氣溫為10~13℃(土溫16~18℃),高於20℃時則形成緩慢。出土和幼苗期在氣溫降至-2℃即遭凍害。

 播種

 用 塊莖繁殖,把馬鈴薯按芽眼切成塊狀,壟播,3月份播種,平均溫度超過25?C時,地下塊莖停止膨脹。大概三個月左右就可以成熟了。

 適時早播:要適時早整地施肥播種,使馬鈴薯的整個生育期處於相對冷涼、氣溫較低的季節,使薯塊形成和膨大避開高溫時期。

 註意培土厚度壹般培土厚度不低於12厘米。若播種時覆土厚度不足,出苗後隨苗生長培土1~2次。覆土太薄,地溫變化劇烈,匍匐莖易竄出地面。

 田間管理

 馬鈴薯的植株分地上和地下兩部分,地上部分有 地上莖、 羽狀復葉、 花蕾和 果實;地下部分有 地下莖、根、 匍匐莖和 塊莖。地上部分結果與否與品種和外界環境條件有關,同壹品種在不同年份和同年份種植時間不同均會影響到是否開花結果。栽培馬鈴薯所獲得的產品是地下所產生的塊莖,塊莖是由匍匐莖頂端膨大形成,它們具有地上莖的很多特性。匍匐莖、塊莖和地上莖可以說沒有本質上的區別,在壹定的環境條件下能夠互相轉化。

 施肥

 馬鈴薯的施肥,壹般是以?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重施基肥,早施追肥?為原則。因為有機肥中含有豐富的有機物,有利於培肥、疏松土壤,提高土壤肥力,更有利於馬鈴薯塊莖膨大和根系生長。馬鈴薯生長期間需要水肥最多的是開花期,而此時也正是氣溫升高、降雨增多的季節,同時也是有機肥逐漸熟化、腐解釋放養分的階段。此時,基肥中的有機肥料和無機肥料的轉化效益不斷擴大,滿足了馬鈴薯生長期間對養分的需求,促進了植株生長發育。這就是重施基肥的目的。

 重施基肥的要點有二:壹是在施肥中以優質有機肥為主;二是要堅持有機肥與三要素化肥配合施用,其中三要素化肥的用量應以全生育期用量的2/3作基肥,留下1/3作追肥。每667平方米產馬鈴薯1500-2000千克的基肥施用量是:優質有機肥2000-3500千克、尿素12千克、過磷酸鈣20?30千克、草木灰150-200千克或氯化鉀10~15千克。將上述肥料和有機肥均勻混在壹起,作基肥施於10厘米以下的土層中,這樣可以疏松薯塊層,有利於馬鈴薯根系吸收。

 盆栽

 因為市場農產品價格不斷高漲,全世界有不少人開始學習家庭小面積栽培農作物的技術在自家種植菜蔬。而 馬鈴薯是屬於比較容易種植的,且因為屬於基本糧食,所以被不少普通家庭用來種植。

 種植可用花園裏小面積土地,也可以用垃圾桶、大型花盆等深度至少有24厘米的容器材料,壹般來說,壹個花盆裏只可以種植壹個馬鈴薯;而大桶可以種植好幾個。

 關鍵季節要掌握好,因為當地溫高於25℃時,薯塊就不再膨大,所以種晚了,就只能收? 豆薯?了,所以宜早不宜晚,春分前後就可種植,(根據緯度靈活掌握)。

 用於種植的土壤不必肥沃,但必須是偏幹燥的,不適宜種植於濕重的粘土;土壤偏堿性或者偏酸性問題都不大。若希望產量高,則種植土壤最好用營養土(液),配制根據蔬菜需肥特點配制營養土(液),可以用腐葉土、腐質土、泥炭土、鋸末、刨花、稻殼等和泥炭混合,也可以用細河沙或沙土、珍珠巖、蛭石、煤渣等與腐葉土、堆肥土、泥炭土等混合配制盆栽營養土。有條件的可采用組培育苗、 無土栽培。

 矮控管理盆栽蔬菜應選擇矮生型品種。在矮生品種不多的情況下,生長前期壹定要控水蹲苗,水分管理以不影響蔬菜的生長發育為原則,同時可以通過植株調整來矮化,必要時可用生長調節劑控制植株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