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壹種描述糖衣漿果的組合物

壹種描述糖衣漿果的組合物

糖葫蘆在中國是壹種受歡迎的小吃,尤其是在北方。在北京,糖葫蘆,壹個街頭小販,已經成為壹種城市景觀,幾乎壹年四季都可以看到。

掛著晶瑩紅果的小棍,都像箭壹樣插在綁著稻草桿的草靶上,微微伸出街心,誘惑著行人。甜而不膩,酸而不傷牙。如果妳咬它,它會裂開,在妳嘴裏發出快樂的聲音。

北京春節的象征。

那年冬天,“糖葫蘆,糖葫蘆……”來自老北京的大街小巷。春節是糖葫蘆的銷售旺季。《京華春夢錄》壹書記載:“壹趟舊朝,到廠。”“逛累了,壹定要買紙花,是大串的糖葫蘆,車插,飛馳過城,路人看見,就知道是回廠了。”糖葫蘆成為北京進入新年時參觀工廠和商店的標誌,也成為北京人慶祝春節的標誌。

今天,糖葫蘆仍然是北京著名的小吃。現在不僅春節賣得好,五壹、十壹等節假日也賣得好,越賣越紅火。裝修有很多種。除了紅果(山楂),還有山藥、山豆角、橙子、菱角、香蕉、獼猴桃,還有帶餡的紅果:桃餡、豆沙餡、棗泥餡等。有時候水果混在壹起,顏色很誘人。

小糖葫蘆治好了疑難雜癥。

糖葫蘆歷史悠久,據說起源於南宋邵熙時期。那壹年,皇帝的寵臣黃貴妃生病了,禦醫用了很多貴藥,都沒有什麽效果。皇帝看到自己心愛的公主壹天天憔悴,也是壹天比壹天難過,最後只好貼出名單求醫。

壹個江湖騙子揭開了名單,進了宮殿。黃貴妃把脈後說:“只要用冰糖和紅果(就是山楂),每次飯前吃五到十片,半個月之內就好了。”剛開始大家都是半信半疑,不過還好這種吃法也對貴妃的口味。黃貴妃這樣服用後,如期痊愈,皇帝自然喜出望外,開始皺眉。後來這種做法流傳到民間,老百姓就穿上賣了,就成了今天的糖葫蘆。

現代醫學試驗證明,山楂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維生素E、胡蘿蔔素等營養物質和膳食纖維,是人體的“腸道清道夫”,有利於食物消化和廢物排泄。此外,山楂還含有多種活性物質,能擴張血管,提高心臟活力,軟化血管,降低血壓和膽固醇。也許是黃貴妃吃的山珍海味堆積在消化道裏導致了疾病。小山楂正是這種癥狀。

做糖葫蘆關鍵看火候

做糖葫蘆既簡單又不簡單,關鍵技術是煮糖。冰糖其實就是砂糖,放在銅或者黃銅的大勺子裏煮。做飯的時候要註意火候。熱量不夠的話,吃的時候會黏黏的。熱度太強,不僅顏色重,吃起來也苦。第二,要把握好壹致性。厚的就不蘸,薄的就掛。另外,山楂要去核。去核的山楂不能切成兩半。妳應該用刀在中間轉動它。取出核,用竹簽穿上,然後在煮好的熱糖裏滾。熱糖冷卻後,就成了晶瑩剔透的糖葫蘆。

因為糖的質量、烹飪工藝、山楂的質量不同,糖葫蘆的質量自然也不同。以前老百姓覺得糖葫蘆做的最好的是兩個地方,壹個是東安市場,壹個是琉璃廠的新園寨。壹到農歷十月,這兩家公司的糖葫蘆就開始上市了。去過東安市場的人,如果沒有在那裏吃過糖葫蘆,會覺得有點遺憾。鑫源齋的糖葫蘆在當時是冰糖葫蘆的精品。梁實秋先生在《雅舍談吃》壹文中寫道:糖葫蘆“使其為馨園齋之最精,無竹棍,每壹山楂或海棠皆獨立,所用之果巨大而幹凈,以油紙裝於紙盒中,由客帶走”。

冰糖葫蘆裏的快樂童年

我的壹個朋友是糖葫蘆的崇拜者。不管是不是過節,她總是時不時買幾串回家。她告訴我,她從小就特別喜歡吃糖葫蘆,酸甜的味道很吸引她。每當她聽到“糖葫蘆……”,她總是求著父母,和姐姐哥哥壹起出去買。那時候經濟緊張,壹堆糖葫蘆的錢可以買五個饅頭。不是每個成年人都能滿足孩子們的要求。但是她媽媽受不了孩子們的懇求。她總說女孩子嘴不能太貪,從兜裏掏出錢包給她錢買。

她詩意地說,“糖葫蘆簡直就是我們快樂的童年。妳看,糖葫蘆又紅又圓,不就像我們小時候的紅又圓的臉嗎?當我們吃糖葫蘆長大的日子,不就像壹座山紅了壹個個竹簽嗎?所有的女孩子都喜歡吃糖葫蘆,流連於壹串串甜蜜的夢鄉。”

糖葫蘆好吃,歌也甜。

1997年,當紅歌手馮曉泉的歌曲《糖葫蘆》紅遍全國,獲得中國十大金曲獎。歌中唱道:“都說糖葫蘆的兒子酸,酸中裹著甜...糖葫蘆用竹簽看著,竹簽象征著幸福和團圓,把幸福和團圓連成壹串,沒有煩惱和煩惱……”它唱得多好啊!把幸福和團圓連成壹串,不憂不煩,充分表達了普通人對幸福的美好願望。

來源:京味坊糖葫蘆/News_view.asp?id=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