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南天竹。
別名:天竺、南天竺、朱珠、南莊、南珠葉、紅壩子、藍田竹。
英文名:Common Nandina,天竺
科名:小檗科南天竹。
常綠灌木,高約2米;莖直立,分枝少,幼枝常呈紅色。羽狀復葉互生,各級羽片全對生。最小的羽片有3-5片小葉,其中3片小葉較多,革質,近無柄,橢圓形披針形,頂端漸細,基部寬楔形,全緣,長3-10 cm,深綠色,冬季常紅色,兩側光滑無毛。圓錐花序頂生,長20-35厘米;白花;萼片和花瓣多輪,每輪3片。外輪小,橢圓三角形,內輪大,橢圓。子房1室,具2胚珠。漿果呈球形,鮮紅色,偶爾呈黃色;種子半球形。花期5-7月,果期8-65438+10月。
原產於中國和日本,現在廣泛栽培供觀賞。
園林用途:群集在四合院前,草地邊或花園道拐角處。
全株入藥,果止咳;根和枝葉能強筋活絡,消炎解毒;種子含有脂肪油;木材堅硬,可作為小型雕刻材料。果實含漢防己甲素、南丁寧、葡萄糖等生物堿。葉子含有單寧和蛋白質;樹皮含有黃連素。性喜溫暖、濕潤、通風良好的環境,排水良好的中性壤土為最適土壤,繁殖以分枝法為主,插條也可。
別名白天竹、天竺、天竺、南天竺、黃芩、鉆石黃。
它來自南天竹。,小檗科南天竹屬植物,根、莖、果入藥。根和莖可以全年收獲,切片和幹燥。秋冬采摘果實,曬幹。
性味取向
根和莖:苦,寒。
果:苦,平。有壹點毒。
功能指示
根莖:清熱祛濕,通經活絡。用於感冒發熱、結膜炎、肺熱咳嗽、濕熱黃疸、急性胃腸炎、尿路感染、跌打損傷。
水果:止咳平喘。用於咳嗽、哮喘和百日咳。
用法用量根和莖為0.3 ~ 1;水果3塊錢。
摘自《全國中草藥匯編》
南天竹屬
(1)概述
別名竹子、貓傘、鉆石硫、小鐵樹等。
它屬於南天竹..,它的根,莖,葉和果實可藥用。根、莖、葉味苦,性寒。具有清熱燥濕、止咳等功效,主要用於治療感冒、發熱、肺熱咳嗽。濕熱黃疸等疾病。果實酸甜,性溫,毒性小,有止咳平喘、清肝明目的作用。用於治療慢性咳嗽、哮喘、百日咳、瘧疾和下疳潰瘍。分布於河北、山東、湖北、江蘇、浙江、安徽、江西、廣東、廣西、雲南、四川等省。
(2)植物特征
常綠灌木,高約200厘米。莖直立,分枝少,幼枝常呈紅色。葉互生,通常集中在葉鞘中;小葉3 ~ 5片,橢圓狀披針形,長3 ~ 10厘米。白色的花在夏天開花,大的圓錐花序是頂生的。漿果球形,成熟時鮮紅色,偶有黃色,直徑0.6 ~ 0.7厘米,含2粒種子,種子扁圓形。花期5-6月,果實成熟期10 ~ 165438+10月。
(3)生長特征
野生於疏林和灌木叢中,也種植於花園中。我喜歡溫暖濕潤的氣候,不冷也不旱。喜光,耐陰,強光下葉子變紅。適合含腐殖質的砂壤土生長。
(4)栽培技術
1.土地選擇和準備
選擇土層深厚、土壤肥沃、排灌良好的砂壤土。山坡和平地排水良好的中性和微堿性土壤也可以種植。也可以在墻角縫隙培養。種植前做成低床或高床,寬120 ~ 150 cm。
2.繁育方法
通過種子和分株繁殖。
(1)種子繁殖
秋季采種,收獲後立即播種。在整個苗床上,開溝,行距33厘米,溝深約10厘米,均勻播種,播種量為每公頃90-120公斤。播種後,覆蓋草木灰和細土並壓實。第二年苗長得慢,要勤除草,松土,施淡人畜糞。以後每年註意中耕除草。追肥,栽培3年後,即可在苗圃種植。移植應在春雨後進行。株距為100厘米。種植前,用土把幼苗挖出來。如果不能帶走它們,種植後必須用細泥根才能成活。
(2)分株繁殖
冬天挖根的時候,把老植株裏有根的苗剪掉,種上。栽培方法與種子繁殖方法相同。
3.田疃管理
定植後第壹年,春夏冬三季除草追肥1次,缺苗同時補植。以後每年只在春季或冬季犁地除草,追肥1次。
(5)收獲和加工
種植4 ~ 5年後,冬季可采收部分老莖。6 ~ 7年後,可將全株挖起,抖落泥土,去葉,將莖、根掰成薄片,曬幹備用。10 ~ 165438+10月果實變紅或黃白色時采收,曬幹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