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候三裏屯還沒有太古裏廣場和3.3大樓。
三裏屯當時因為它的酒吧街而出名,但是三裏屯的酒吧街不止壹條。起初,我和蔡霞只在前街玩。
那時候我倆都剛到北京,對傳說中的三裏屯仰慕已久。我們開車去了三裏屯,只看到最繁華的壹家,壹排酒吧並排,這是我們從三線城市想象不到的。各種霓虹招牌閃爍,隱約聽到歌手的聲音。我們停好車,看著迷人卻陌生的酒吧街。我們不知道該走哪條路。當時沒有手機百度,也沒有帖子可以推薦,只好沿著酒吧街從壹頭走到另壹頭,再做決定。
我來北京後,第壹次在天安門之外遇到這麽多外國人,總覺得這裏的外國人更有異國情調,和天安門面前的他們不壹樣。畢竟那是遊客的身份。即使他們來自壹個發達國家,他們看起來也很困惑和愚蠢。但是三裏屯的外地人,仿佛在家門口,很自在。
路邊有人賣小盒煙,都是英文的。我只知道萬寶路,偶爾看到年輕女孩買煙,特別是壹盒外國煙順利,我都覺得丟人。
我和蔡霞像劉姥姥壹樣走進大觀園,壹切都是新鮮的。最後,我們被壹個長得很好看的小哥哥叫進了他身後的酒吧。對不起,我忘了我的名字。
我和蔡霞被弟弟安排在壹張兩人桌。小弟走近我們,問,想喝什麽酒?當時我們對酒的認識僅限於啤酒和白酒,於是我問,有什麽啤酒?兄弟說了很多我沒聽說過的啤酒品牌,但我聽說過其中壹個,於是我們點了兩瓶科羅納和壹瓶35。我們都覺得它很貴,但我們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
酒吧燈光昏暗,幾乎客滿。有外國人,大部分來自中國。我以為很多人應該是年輕人,其實不是。也有很多四十多歲的大叔,帶著溫柔的眼神,和朋友或生意夥伴談笑風生,雖然總是要傾身向前才能聽到。也有很多人在隨意聊天或者擲骰子,偶爾喝壹口酒,這和在飯店裏站在箱子上的情況很不壹樣。
舞臺上的女歌手和她的樂隊是聲音和味道的背景。我終於聽到了現場直播。這位女歌手留著長卷發,很瘦。她正在很有節奏地唱壹首英文歌。可惜我不知道是什麽。但是在合唱部分,很多人會跟著唱,成為壹個酒吧的女歌手,這是我當時最大的夢想。後來才知道,這首歌叫《鄉村路,帶我回家?“”是當時酒吧裏非常流行的壹首英文歌。
我和蔡霞正在喝啤酒,試圖裝出熟練的樣子,但我們無法隱藏我們的好奇心,觀察這裏的每壹個人。當時應該覺得這才真正開始了北京的夜生活。
嘗到壹次甜頭,就難免上癮。有壹段時間,我們倆都成了三裏屯的常客。喝酒也從科羅納喜力變成了傑克、丹尼、瑞德。
直到後來我們才找到三裏屯的後街。和前街比起來,感覺真的很真實,很高級。後街兩邊的杠明顯比前街高。大概很多都是新裝修的店鋪,所以風格比較時尚。與錢潔的歌手不同,他們中的許多人都是燈光酒吧或夜總會的風格。最特別的是,晚上街上有外地人打野拳,還有大媽擺串香的大排檔。夏天的晚上,很多三三兩兩的女孩和男孩拿著幾瓶啤酒壹起在街上聊天。不同文化和風格的元素混合在壹起。這就是三裏屯後街的魅力。
在後街,我們經常去青年酒吧。很多人都知道後街的“青春”。門口有棵大樹,“青春”若隱若現。周末晚上,女士們可以送壹杯長島冰茶。第壹次去,就被免費的長島冰茶灌醉了。口感比酸澀的啤酒好很多倍,後勁也大了太多倍。以至於當我聽到楊千嬅唱“給我帶來長島冰茶,讓我睡上半個好覺”時,我也會有同樣的感覺。
青年酒吧有樓上樓下。有壹次,我在酒吧裏看壹個女生喝醉了,從樓上沿著樓梯壹路扭過來,跳到樓下的舞臺上,跳了壹整個碧昂斯。整個酒吧都聽到了男人們的口哨聲,他們中的許多人聚集在舞臺前觀看。坦白說,女孩豁出去的能量跳起來真的很好看。如果放在今天,視頻應該會發布到網上。不知道姑娘醒酒後會有什麽感覺。當然,開心就好。
我和蔡霞去了酒吧,坐下來喝酒,看熱鬧。兩個女孩在酒吧裏難免悶熱,經常有男人湊過來,不過也沒什麽,就是聊聊天或者請我們喝壹杯。我們很好地控制了規模。有壹次,壹個二十多歲的男生下樓來找我,問我們要不要壹起坐樓上。他指了指樓上,大約有三個男孩坐在那裏,桌上放著許多啤酒瓶。我微微笑了笑,對那個男生說,妳們聊的話,可以下來聊。我們不喜歡走上去。男孩有點不高興地回去了。蔡霞和我輕輕地碰了碰杯子,這絲毫沒有影響我們的心情。
印象最深的是有壹次我們年輕的時候,兩個人在長島喝了壹杯冰茶,但是在酒吧,壹個穿著長風衣的歪堅果和壹個大概30歲以下的中國男人邀請我們再喝兩杯龍舌蘭酒。事實上,在這裏喝酒已經是壹種臨界線,但蔡霞和我就像兩個那天被炮火擊碎的女兵,拖著殘肢向敵人前進。他們不屈不撓,決心不放棄。
青年出來的時候大概是2點多。我倆都餓了,看到街上那串香,就都坐下來點了壹瓶啤酒。直到現在我都在想那天我們是怎麽喝了那麽多酒還不吐的。
吃烤串的時候,我們和賣烤串的男老板聊天,問他這裏壹般什麽時候會變得嘈雜,因為已經兩點了,但是後街還是很擁擠,很熱鬧。老板說這裏很多人會通宵熬夜到天亮。我和蔡霞對視壹眼,好吧!今晚我們就在三裏屯過壹夜吧。我們每個人在那個串攤上又喝了兩瓶啤酒,就這樣,慢慢地聊著,慢慢地喝著,直到睡意全消,到後街的人漸漸散去...
天亮了,結完賬,我們走到車停的路邊。坐在車上,看著太陽的光芒越來越強,我瞇著眼睛告訴蔡霞,三裏屯人很多,但是在三裏屯玩壹晚上能看到日出的人應該是有限的。我們在車上哈哈大笑,好像做了壹件特別牛逼的事。
好像從那以後,我們就很少去三裏屯了。也許就是那個晚上,我透支了對三裏屯酒吧的所有熱情。或許是在我出入三裏屯的那幾年,我們不知不覺就老了幾歲。當我覺得年輕的時候,我那顆因為好奇和興奮而被荷爾蒙攪動的心變得越來越平靜,不再熱情。
從壹開始就懵懂好奇,想要壹杯紅,雙份!後來才知道,泡吧無非是求壹種隨性,最好是舒服的。對於蔡霞和我來說,三裏屯忠實地記錄了我們那些年的變化。
現在的三裏屯已經不是當年的樣子了。當我們再回頭看時,就像壹場夢,但我們還是想在歲月中盡力把夢裏的苦和甜都留下。
本來想配壹些圖,但是找不到曾經擁有的風景和人。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三裏屯,不管怎麽拆,都在妳心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