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譚家菜”
年前,有餐飲行業人士在本報發表論調,預言“未來壹兩年京菜將崛起”,壹度引起壹些經營京菜餐館的興奮。京菜包括什麽?當然,首先推廣的是以“滿漢全席”為代表的禦膳,包括段家菜、人家菜、譚家菜等官方和民間菜肴,全聚德、東來順等傳統老字號,以宅門菜為代表的家常菜,以及京味小吃。其中,“譚家菜”可以說是京味菜系中高檔菜肴的典型代表之壹。
“譚家菜”壹詞源於晚清官員譚宗鈞。當時在北京作為家常菜很有名,到了三四十年代更是有名。早些年,北京飯店的“譚家菜”是老壹輩領導人接待外國重要客人的國宴。它的歷史和政治淵源使它聞名於民間,北京飯店成為食客品嘗“譚家菜”的首選。近年來,後來者包括金堂餐廳、探福餐廳、故宮譚石菜等等。
據頗有研究的“譚家菜”宮經理介紹,“譚家菜”在菜肴制作上有四大原則。首先是選料考究,鮑魚、燕窩、魚翅、魚唇、魚肚、裙邊、貝類,尤其是海鮮菜肴。二是好的消隱,註重原汁原味,很少添加辣椒、花椒等香料來提升口感;燉菜的時候,不繼續把湯和汁混在壹起,而是吃原料的原味。第三,廚藝夠。“譚家菜”的大多數菜肴都依賴於壹鍋好湯,這是“譚家菜”的基礎——濃汁。所以“官飯”有廚師煲湯。每天第二天需要的湯從午夜開始,嚴格控制12小時的溫度。湯用完了,菜就不再做了。第四是慢煮細做,追求菜肴的醇厚綿軟。很少使用其他菜系常用的爆炒等快速簡單的烹飪手法,基本都是用靠火、煨、燒、燉、燜、烤、蒸等烹飪方法。不僅做湯時間長,而且原料也是精挑細選。且不說燕窩、魚翅、鮑魚等高檔原料的脹燉工藝有自己的壹套規矩,就是湯雞等普通原料要用放養的柴雞、魚肉去骨切條,只有幾片白菜芯、冬瓜要選壹層薄薄的接近瓜皮的。總之“精”字無處不在,想吃“譚家菜”最好提前預定,給廚師留足時間準備材料制作,否則店家可能接不了生意,因為“譚家菜”最忌諱的就是忽悠。
既然出自官員家庭,“譚家菜”絕對不像普通人的飯菜那麽隨便。首先,在用餐環境上優雅簡約,不像壹般餐廳的喧囂;其次,講究美食和器皿,大多采用分餐制,尤其是高檔菜肴。飯後,每個人都會被裝滿杯子、茶碟、壇子和成套餐具。
吃“譚家菜”要多少錢?
雖然對原材料、制作技術和食用方法的精致關註給食客帶來了非凡的體驗,但“譚家菜”也因其在價格上的不受歡迎而限制了觀眾。和
以位於三環光華橋的官方餐廳譚蔡氏為例,這家餐廳已經開業三個半月了。他們經營的“譚家菜”分為傳統的譚家菜和新的譚蔡氏。前者嚴格按照“譚家菜”的老菜譜烹制,大多是具有代表性的經典菜肴,價格和原料都很高,必須由顧客提前預訂。最好吃的紅燒魚翅,是用珍貴的黃肉翅,肉足針足。經過2 ~ 3個小時的發制,6個小時的煨制,價格在7000元到8000元之間。清湯燕子菜也是“譚家菜”的傳統名品,價格每人兩三百元;其他的,如白扒官燕,價格約為8千元,蠔油鮑魚每只約480元...
顯然,這些不是普通人能接受的。然而,新譚氏菜系是根據菜系的宗旨,將傳統與創新相結合的壹系列菜系。它吸收了壹些低成本的原料,采用了最能代表“譚家菜”制作水平的“濃汁”法。雖然完全按照傳統制作工藝烹制,但價格卻低了很多。比如豆腐本來是舊譜中不采用的原料,但傳統方法制作的豆腐罐頭繼承了“譚家菜”的風格,得到了食品專家的認可;栗子燜白菜和三鮮燴魚肚也是食客青睞的新流派“譚家菜”。以兩人用餐為例(因為是單獨用餐制,即使壹個人來品嘗“譚家菜”,每人也可以選擇以下壹道菜:三絲醬翅、罐裝紅燒鮑魚、紫砂魚條、三鮮紅燒魚肚,再點壹到兩道* * *菜,比如栗子燒白菜、寒流,可以更完整、更豐富地享受“譚家菜”。雖然這個價格和普通餐廳相比還是挺高的,但是已經包含了魚翅鮑魚、魚肚、深海鰨、魚唇、海參!這樣計算,可能有人會覺得很劃算。
“福餐”的廚師均來自北京高級酒店,具有豐富的餐飲服務經驗。他們說在“譚家菜”廚房上菜的順序非常重要。按照人的口味基本規律,順序是:濃醬、蝦、紫砂罐燉菜、素菜、雞鴨菜、魚,最後是清湯。所以,如果妳是第壹次去譚家菜,壹定要向服務員匯報妳的要求,比如口味喜好,消費標準等,然後讓他們給妳做相應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