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報道近日,國內兩大上市啤酒公司燕京啤酒(000729)和匯泉啤酒(600573)聯合發布公告稱,燕京啤酒出資3.624億元現金收購福建惠安國有資產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持有的福建匯泉啤酒集團有限公司38.148%股權,交易完成後燕京將成為匯泉啤酒第壹大股東。這是中國兩家上市啤酒公司的首次合並。
壹石激起千層浪。消息壹出,國內外媒體紛紛報道。公告壹天後,7月29日,兩只股票高開高走,可見市場對這筆交易的追捧。
惠泉結婚只是時間問題。
位於福建省惠安縣的惠泉啤酒,是福建省最大的啤酒企業和第壹啤酒品牌,產能50萬噸。2002年啤酒產銷量為41萬噸,在全國啤酒企業中排名第八,並逐步向江西、浙江、廣東、上海市場擴散。
今年2月,匯泉啤酒在上交所成功上市,發行6300萬股a股,融資4.5億元,成為國內啤酒企業第二方陣中少有的具有品牌優勢和資本實力的強勢企業。
但這壹切都掩蓋不了匯泉啤酒的困境。業內人士早就斷言,匯泉重組是遲早的事。
2002年福建省啤酒年生產能力達到654.38+0.8萬噸,而實際市場容量不足654.38+0.2萬噸。啤酒廠開工率只有60%左右,競爭激烈。福建另壹家大型啤酒制造商金雪啤酒專註於本地市場,其產銷量逐漸增加。去年創下福建啤酒產銷量最高紀錄,居福建第壹。隨著2003年6月福建金雪對福建日月星啤酒廠的改造完成,金雪啤酒廠的年產量將超過50萬噸,直接挑戰匯泉在福建的長期領先地位。
青島啤酒、燕京等外來者同樣咄咄逼人。
2001青島啤酒收購福建第壹家啤酒企業,福建啤酒旗下的福州榮成。2002年3月,青島啤酒以65438+4200萬元收購廈門殷誠有限公司整體資產。2002年7月,青島啤酒在福州榮成、漳州五星、廈門殷誠公司、廈門青島啤酒銷售有限公司的基礎上,成立了東南事業部
燕京啤酒也於2002年成功收購福建匯源啤酒公司,並將擴建為年產30萬噸的生產基地。同年,燕京啤酒還投資收購了桂林禮泉啤酒,並宣布今年將繼續加大在湖南、福建、江西等地的收購力度,打造自己在這壹地區的霸主地位。
匯泉啤酒的市場空間正在逐漸被壓縮。公司上市以來,銷售業績壹直下滑。二級市場上,匯泉啤酒的表現也是壹路疲軟。2003年7月,匯泉啤酒發布預警公告,稱受“非典”影響,市場競爭加劇,中期業績將下降50%以上。公司高層早就意識到了這壹點。上市前就開始和美國、日本等啤酒巨頭洽談合資事宜,包括青島、華潤等。匯泉啤酒原第壹大股東惠安國有資產投資經營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紹功透露,去年下半年,匯泉已與比利時啤酒巨頭Iterbrew洽談合資事宜。然而事與願違,後者於2002年6月5438+065438+10月入股了相鄰的珠江啤酒。考慮到啤酒有壹定的銷售半徑(業內壹般認為是500公裏),InterBlue收購珠江啤酒後再收購匯泉啤酒的可能性不大。斬斷匯泉與外資合作的夢想。
燕京半路殺入,使其在東南市場獲得成功。
“匯泉與燕京合作,考慮到燕京強大的品牌、資金、技術實力和先進的管理經驗。”燕京啤酒副總經理畢桂鎖在接受記者電話采訪時表示,“我們看重的是匯泉作為本土品牌的強大影響力,雙方的合作將有助於我們盡快實現目標。這是壹個雙贏的局面。”
福建既是燕京與青島啤酒、華潤等企業爭奪華南市場的重要砝碼,也是企業進入臺灣省的橋頭堡,這也是青島將東南事業部設在廈門的原因之壹。並購成功後,燕京啤酒在上海和深圳都有上市公司,加上香港的紅籌背景,此後在資本市場上如魚得水。燕京此役得勢,得分。
這壹切都是因為匯泉啤酒的大國有股東做出了減持國有股的決定。
國有股減持時,燕京入市。
匯泉啤酒上市前,國有大股東惠安國有資產投資經營公司持股565,438+0%,上市後調整為38.65,438+048%,但仍為匯泉啤酒第壹大股東。“國有股比例過高,從股權結構來看不合理。所有股東都沒有專業啤酒。”陳紹功說。
經過近20年的快速發展,中國啤酒行業正進入整合期。黨的十六大以後,國家政策鼓勵國有資產逐步退出那些與國計民生無關的行業。據陳紹功介紹,此次轉讓惠安縣持有的惠泉啤酒全部國有股權的目的是為了調整惠泉啤酒的股權結構,同時考慮到惠泉之後的長遠發展,與啤酒行業巨頭的強強聯合可以進壹步發展惠泉啤酒。企業壯大後,能給政府帶來更多的長期收益。同時,政府可以利用轉移來的資金投資基礎產業,改善投資環境,促進整個經濟的發展。
惠安縣縣委書記黃曾表示,遵循國有股減持的大方向,政府退出市場競爭將有利於惠泉股本的優化和企業的發展。
“現在壹些地方政府的觀念在轉變,對企業的要求不是全部,而是在哪裏。”青島啤酒的壹位高管表示,只要企業能夠很好地生存,稅收還在當地,能夠解決當地的就業問題,政府還是願意在適當的時候退出這些競爭激烈的行業。
中企東方資產管理有限公司食品行業項目經理陳仕良認為,惠安國有資產投資經營公司選擇這個時機出售國有股非常合適。根據匯泉啤酒的公告,2002年壹季度,匯泉啤酒每股凈資產為3.58元,而燕京這次的收購價為3.80元,每股溢價0.22元,合計溢價約2098萬元。毫無疑問,政府成為了這次股權轉讓的最大贏家。
燕京成為匯泉啤酒第壹大股東後,燕京啤酒公司在福建市場擁有兩家啤酒生產企業,總產能70萬噸,超過青島啤酒40萬噸的產能,在福建市場占有優勢。慧泉在家裏化敵為友,減少了壹個強有力的競爭對手,消除了壹大隱憂;憑借燕京強大的實力和先進的管理經驗,可以迅速擴大影響力。這也是惠安縣當初考慮燕京的主要原因。
二線啤酒企業紛紛尋找支持者。
就在燕京入主匯泉之前,中國的啤酒行業已經發生了壹系列的重大變化。
自2002年6月5438+10月以來,安海斯-布希公司(An?自heuser-Busch(以下簡稱AB公司)增持青島啤酒股份至9.9%以來,國外啤酒巨頭在中國攻城略地,二線啤酒企業和壹些區域性強勢品牌也紛紛引入外資作為靠山。5438+065438+2002年6月,珠江啤酒改制後引入比利時啤酒巨頭Interbru公司,以24%的股份成為珠江啤酒第二大股東。2003年4月,InterBlue以3500萬美元現金收購了浙江大熊貓開開集團啤酒業務70%的股權。
5438年6月+2003年10月,浙江大熊貓開開將其雲南華士啤酒轉讓給嘉士伯);以8500萬元的價格。同年6月,嘉士伯整體收購大理啤酒,占據雲南啤酒市場半壁江山。2003年6月,南非釀酒公司還收購了哈爾濱啤酒28%的股份(0249。HK,以下簡稱哈啤)6.76億港元,使其持股量達到29.64%,成為哈啤第壹大股東。
“到目前為止,2002年排名前十的二線啤酒企業中,除了河南金星和重慶啤酒,其他企業要麽找到了戰略合作夥伴,要麽被別人收購了。這是中國啤酒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國泰君安分析師王峰分析道。然而,與重慶啤酒長期合作生產“王建亞”牌啤酒的英國老牌啤酒制造商紐卡斯爾公司,面對中國入世後更廣闊的啤酒市場,準備在中國進壹步投資。據報道,紐卡斯爾和重慶啤酒有進壹步的合資計劃。
燕京和匯泉的合並,也將加速國內啤酒行業重組兼並的進程。王峰預測,三年後,中國啤酒市場前十名企業的啤酒產銷量將占市場總量的70%,遠高於目前的43%。要達到這個水平,主要方法是“大魚吃小魚”,通過兼並重組,整合壹些中小型啤酒生產企業,尤其是二線啤酒企業。
第壹集團軍青島啤酒通過前幾年的不斷兼並重組,完成了在全國各重要區域的戰略布局。金誌國執掌青島啤酒以來,從“做大做強”到“做大做強”。現在已經不可能像以前那樣收購壹些規模較小,產能在654.38+萬噸以下的啤酒廠商。縱觀燕京和華潤,M&A的目標主要是當地的強勢品牌。
目前,國內啤酒生產企業的生產能力普遍大於實際產量。青島啤酒2002年啤酒產量為299萬噸,而實際產能已達400萬噸,閑置產能654.38+0萬噸。匯泉啤酒產能50萬噸,實際產量只有41萬噸。這些產能利用率能超過全國平均水平60%的企業已經不錯了。可以預見,未來中國啤酒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第壹軍團急於搶占市場份額,外資啤酒巨頭進軍中國,二線品牌奮力突圍。在目前市場格局尚未穩定之前,二線企業尋求更大的後盾是更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