枳實功效1,枳實治愈率為胸痛:枳實要搗爛(末),每日壹次,每晚壹次。(“填肘背”);
2.枳實治傷寒後,胸膈閉痛:枳實,麩炒為末。飯拿兩元,壹天兩次。(《簡方》);
3、枳實治疙瘩,助消化,健胃:白術,枳實(麩炒,去皮)。放在桌上,是極細的粉末,包在荷葉裏炒,飯是藥丸,如梧桐樹大小。每次吃50粒,壹直用白湯。(《內外傷辨》支竹丸);
4、枳實治胸痛,氣縛於胸,胸脅滿,心劫:枳實四枚,厚樸四枚,薤白半升,桂枝壹兩,枳殼壹枚(舵).第五階段,取五升水,先煮枳實、厚樸,取兩升,除我,取諸藥,煮數次,不同溫度分三服。(《金匱要略》);
5、枳殼治感冒脫肛:枳殼壹個。磨石使之光滑,鉆柄,塗蜜,烤之以暖,更易涼,收而止之。(《幹金秘方》);
6、枳實治產後腹痛,吃飽了不能躺下:枳實(燒黑,沖得太多),芍藥等。杵散了。每天拿壹把方寸刀三次。還有主膿腫膿,下面有麥片粥。(《金匱要略》)枳實芍藥散);
7.久治泄瀉者,水谷不調,形不堪:枳實二兩。取下篩子。三歲的時候,我已經拿了壹把方寸刀。如果我兒子還小,我就要了。(《錢進方》致仕散);
8、治腸風出血:枳殼半斤(麩炒,去瓤),棉黃芪半斤(洗凈,頓挫,為末)。米琴不是現在的兩塊錢的匕首。如果很難服用,糊丸和湯30或50丸。(《體驗》);
9、治豚氣痛:苦橘為終。喝方寸三夜壹天。(“臺灣以外”)
10,枳實治女子腫痛:枳實半斤。碾碎,翻炒,把煮好的絲包好燙好,容易涼。(《母子秘錄》);
11.大病治療後的康復:枳實三片(焙幹),梔子十四片(碎),黑豆壹升(棉包)。(傷寒論);
12.用枳實治風疹:將枳實用醋漬濕潤,用火加熱,待冷溫時熨燙。(《延年方》);
13.治脅痛:枳實、白芍(炒)各壹兩片,川芎兩片,人參兩片。空心姜棗湯末混兩元也是可以的。(《健康的簡易處方》)
14,枳實治小兒頭瘡:枳實燒灰,豬脂混塗。(《盛慧芳》)
15、治便秘:枳實、皂角等。為末,飯丸,飯喝。(《天下醫生得良方》)
枳實副作用:脾胃虛弱及孕婦慎用。
1,《醫學概論》:虛勞久病,不可誤服。
2、《本草》:孕婦及氣虛者不宜用。
3、《應得本草》:大損真元,非邪,不可誤用。
枳實只要用好了就好了,對身體也不是特別有害。不適合體質虛弱的人,也沒有毒副作用。
關於枳實的醫書記載1,本草:枳實,枳實,壹物。小的很酷很快,大的很溫柔很慢。所以張仲景治療傷寒倉促,在承氣湯裏用枳實,也是這個意思;都取疏泄破固之意。而另壹面,則導致風之敗,可以壹直服下去,所以用了積殼,意思就是這樣。
2、“藥膳養心法”:枳實、接骨木用以去脾經之血,故可去心,脾無血則心不腫。
3、張結骨:治心安眠,用枳實、黃連。
4、《湯藥》:枳實,用人參、幹姜、白術補氣;破氣配大黃、牽牛花、芒硝;所以這個《本經》講的是益氣,但也講的是除新。非白術不能祛濕,非枳實不能祛痘。殼主高固,高主氣,低主血,氣在胸隔,血在心。
5、《本草經》:枳實,詳神農主治,與此藥氣味大異。原因是壹定是積殼的主人,蓋了兩篇古文的同壹篇,後人在分開時誤入耳中。以除胸脅痰癖,停水,破堅,消脹,止心口驟痛,逆氣,脅風痛,平胃氣,止泄為己任。都是陽明太陰有病,氣滯之後不能精微,但痰癮停水,堅滿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