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鯧魚的常見種類

鯧魚的常見種類

首先,銀鯧魚

也被稱為鏡魚,平魚和鯧魚分布在印度的西太平洋地區。東海銀鯧春季從臺灣省北部向北移動至東海北部。每年5月上旬(長夏)後,魚群北移至淺水區繁殖。它喜歡生活在水深10-20米的淺礁灘上,早晨和黃昏時在上層水不太活躍。我喜歡在陰影裏成群結隊,退潮時魚比較集中。

第二,金鯧魚

又名黃蠟鯧、金鯧,金鯧是壹種暖性中上層魚類,棲息於印度洋、太平洋和大西洋的熱帶、亞熱帶和溫帶海域。金線魴體型較大,壹般不會形成大的群體。它們在春天和夏天從公海遊到近海,然後在冬天遊到近海深水區。大個體5 kg ~ 10 kg。金鯧魚肉嫩味美,是壹種名貴的食用魚,但產量不大,可作為海水養殖的對象。

三、紅鯧魚

別名也叫淡水鯧魚,原產於南美洲亞馬遜河,是壹種熱帶亞熱帶魚類。具有食性雜、生長快、體型大、病害少、易釣、肉厚少、味道鮮美、營養豐富等特點,也可作為幼魚階段的觀賞魚。

淡水鯧於1982年引入中國臺灣省,並成功進行人工繁殖。於1985從臺灣省引進廣東省試種,於1987人工繁殖成功。後來逐漸在全國推廣,成為年產量最高的名特品種之壹。

四、劍鯧魚

又名眶魚,為肉食性魚類,喜歡追逐發光的獵物。它主要棲息在深水中,有時會遊到沿岸水域覓食,甚至在河口發現它。可食用,肉少,肉脆,與銀鯧相比口感粗糙。可以用沿岸的定置網捕撈,此外,毛巾網和拖網也經常大量捕撈。可用作近海延繩釣的活餌,也可制成魚粉或貓糧。

五,鯧魚

分布於印度洋北岸至韓國、日本、中國沿海,屬於熱帶、亞熱帶遠洋魚類。壹般生活在水色清澈的海域。體呈橢圓形,高而扁平,體長可達40厘米以上。鯧魚是南海和中國東海的經濟魚類之壹,是壹種受歡迎的食用魚和出口魚。

六、灰鯧魚

近海暖溫性魚類分布於中國沿海、日本、東南亞等地。灰鯧魚生長迅速,肉質豐富,味道鮮美。是壹種優良的食用魚,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

是近海洄遊性中上層魚類,通常生活在緩潮水域,冬季在南黃海和東海弧形海溝越冬。成魚以水母、底棲生物和小魚為食;幼魚以小魚、箭蟲、橈足類等為食。

七、魷魚

俗名?鯧魚、肉魚、瓜芯、肉鯽、南鯧魚、裕昌、海滄。生活在亞熱帶水域,幼魚棲息在表層水層,經常藏在水母觸須中尋求保護,成魚則是底棲魚類。食肉,主要是小型底棲無脊椎動物。產生浮卵。

八、斑點雞籠鯧魚

它分布在印度洋和太平洋。它產於中國的南海和東海南部,廣東沿海地區的產量更高。生活在水深10 ~ 49米的海域,棲息在有泥沙沈積的淺水區,經常出現在港口和沙洲,屬於中下水性魚類。雜食性,主要是藻類和小型底棲無脊椎動物。

九、條紋雞籠鯧魚

俗名為蜈蚣鯧魚、鯧魚、玳瑁鯧魚、溫水魚。體長壹般在100 mm左右,最大的可達200 mm,棲息在近岸淺海,也會進入河口鹹淡水。是廣東沿海地區的常見物種。它的體型較小,但數量比籠養斑點鯧多。分布於印度洋和太平洋,產於南海和中國東海。

擴展數據:

鯧魚屬於鱸形目鯧魚科。身體短而高,極側扁平,略呈菱形。頭小,吻圓,嘴小,牙細。鰓孔小,鰓耙短而弱,排列松散。上頜骨延伸到眼睛前邊緣的下方。每個下頜有1排細齒,排列緊密。成魚腹鰭消失,尾鰭深深分叉。下部葉長,體銀白色,上部略呈青灰色,以甲殼類動物等為食。身體短而高,極其扁平,略呈菱形,體長約20厘米。

鯧魚是壹種遠洋魚類。以小魚、水母和矽藻為食。有季節性遷徙習性,繁殖期為5-6月。石榴主要分布在中國沿海地區、日本中部、朝鮮和印度東部。

百度百科-鯧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