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煮玉米需要剝皮嘛?煮玉米不去皮有什麽好處?

煮玉米需要剝皮嘛?煮玉米不去皮有什麽好處?

玉米是很多人喜歡吃的壹種粗糧,玉米味道香濃,顏色誘人,營養價值也很高,壹般煮的玉米味道就很高,玉米的外表壹般都有壹層皮,許多人煮玉米都會剝皮然後再煮,也有人不剝皮,那麽煮玉米需要剝皮嗎?煮玉米不去皮有什麽好處嗎?

1、煮玉米需要剝皮嗎

很多人在買玉米的時候總喜歡把皮剝下來,將玉米須子剝幹凈,其實,這樣做並不科學,買玉米的時候最好帶著皮。

這是因為,外層的皮能夠保護玉米內的水分不易蒸發,從而保持其口感。而在煮玉米的時候,也最好將玉米最外側的厚皮剝掉,留下最內層的兩層薄皮,同時將玉米須子洗幹凈,這樣可以保留壹種獨特的玉米清香,且更易煮熟。

2、玉米的功效與作用

1.減肥。食後可消除肥胖人的饑餓感,但食後含熱量很低,也是減肥的代用品之壹。

2.防癌抗癌。植物纖維素能加速致癌物質和其他毒物的排出,多吃玉米還能抑制抗癌藥物對人體的副作用。

3.降血壓降血脂。豐富的鈣可起到降血壓的功效,有促進細胞分裂、降低血清膽固醇、並防止其沈積於血管壁,因此,玉米對冠心病、動脈粥樣硬化、高脂血癥及高血壓等都有壹定的預防和治療作用。中美洲印第安人不易患高血壓與他們主要食用玉米有關。

4.增加記憶力、抗衰老。刺激大腦細胞,增強人的腦力、記憶力和人體新陳代謝力、調整神經系統功能。能起到使皮膚細嫩光滑,抑制、延緩皺紋產生作用,可以對抗眼睛老化。

5.明目。經常用眼的人,應多吃壹些黃色的玉米,緩解黃斑變性、視力下降,葉黃素和玉米黃質憑借其強大的抗氧化作用,可以吸收進入眼球內的有害光線。

6.促進胃腸蠕動。可防治便秘、腸炎、腸癌等。

3、各種玉米的區別

顏色:紫玉米抗氧化,黃玉米能護眼。按顏色分,玉米有紫的、白的、黃的、紅的等。含有的色素不壹樣,玉米保健功效也稍有差別:紫玉米和紅玉米中多了花青素,所以抗氧化、防衰老的功效稍好壹些;黃色玉米含有胡蘿蔔素和核黃素,對維持視力健康有好處;白色玉米保健功效相對差點,但它有不容易變質的優點。需要說明是,市場上的彩色玉米是雜交選育出來的品種,並非轉基因食物。

口感:甜玉米是菜,黏玉米是糧。按口感分,有甜玉米、黏玉米、老玉米等。玉米的口感主要由其中所含澱粉決定的,黏玉米中支鏈澱粉含量比較高,因此口感黏糯。需要提醒的是,黏玉米升糖速度較快,患有糖尿病的人應少吃。而發硬的老玉米直鏈澱粉比較高,粗纖維含量也高,是減肥人士的首選。總體來說,黏玉米和老玉米澱粉含量較高,屬於糧食,可以用來替代主食。甜玉米水分多,含維生素C,還含有可溶性糖,但是澱粉含量比較低,算是含澱粉的蔬菜。

4、怎麽煮玉米才好吃

原料:甜玉米(水果玉米)1根黏玉米(糯玉米)1根鹽1茶匙(5克)

煮玉米的做法步驟:將玉米最外側的厚皮剝掉,留最內層的2層薄皮,去除玉米須子後洗凈。把玉米放入鍋中,加入清水,沒過玉米的表面,大火煮開後,加入鹽,蓋上蓋子煮8分鐘。甜玉米和粘玉米的成熟時間不同,如果同壹鍋煮的話,煮8分鐘後,先將甜玉米夾出,再繼續煮2分鐘黏玉米。(也就是說,甜玉米煮8分鐘,黏玉米煮10分鐘)玉米煮好後立即夾出,放入漏網裏瀝幹水分。

壹般玉米煮8分鐘左右即可。待玉米煮好後,最好馬上夾出瀝幹水分,否則玉米的味道就不濃郁了。需要提醒的是,帶著玉米皮和玉米須子煮的湯被稱為“龍須湯”,適合糖尿病、高血壓病人飲用。

5、吃玉米註意事項

1、玉米時間越長,抗衰老作用越好

從抗自由基角度來看,美國康乃爾大學在《農業與食品化學期刊》的研究顯示,在攝氏115度下,將甜玉米分別加熱10分鐘、25分鐘和50分鐘後發現,其抗自由基的活性依序升高了22%、44%和53%,也就是說,加熱越長時間的玉米,抗衰老的作用越好。所以,在家中煮玉米,也最好能多煮壹段時間。

2、發黴玉米吃不得,小心致癌物

玉米作為壹種飲食,幾乎人人都能吃。但是發黴的玉米就不要吃了,因為發了黴的玉米含有致癌物,不能再進食。所以農村在保存玉米時往往會將它們掛起來通風,這樣玉米就不會發黴了。

3、食用新鮮玉米,壹次不可多吃

南方人喜食大米,從健康角度來看,單純吃大米並不科學,建議增加些雜糧,特別應把玉米看成是維護健康的重要食品,並盡量吃新鮮玉米。吃玉米時應註意嚼爛,以助消化。腹瀉、胃塞脹滿、胃腸功能不良者壹次不可多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