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來自腎盂的尿液受阻,導致腎臟內壓力增大,腎盂、腎盞擴張,腎實質萎縮,稱為腎積水。
(2)臨床表現
泌尿系統及其鄰近疾病造成尿流梗阻,最終可能引起腎積水。由於梗阻的原發原因、部位和程度的差異,不同患者腎積水的臨床表現和進程並不壹致。先天性疾病,如腎盂輸尿管連接部狹窄,腎下異位血管或纖維束壓迫輸尿管引起的腎積水,發展緩慢,長期無明顯癥狀,腹部腫塊達到壹定體積才出現。泌尿系統各部位的結石、腫瘤、炎癥、結核等引起的繼發性腎積水,臨床表現以原發癥狀和體征為主,腎積水的癥狀很少表現,往往在梗阻完全、突然時發現,如腎、輸尿管結石嵌頓時腎絞痛。繼發性腎積水並發感染時,往往表現為原發癥狀的加重。
腎積水有時間歇性出現,稱為間歇性腎積水。發作時患腹部出現嚴重絞痛、惡心、嘔吐和尿量減少;幾個小時或更長時間後,疼痛消失,然後排出大量尿液。這種情況多見於輸尿管梗阻。
長期梗阻導致的腎積水,最終會導致腎功能逐漸下降。當雙側腎或孤立腎完全梗阻時,可出現無尿,導致腎功能衰竭。
需要提及的是,正常妊娠時常有輕度腎積水和輸尿管囊腫。除了妊娠子宮對輸尿管的壓迫外,是由於妊娠期孕酮分泌引起的腎盂和輸尿管肌肉松弛所致。這種腎積水是壹種生理狀態,由於解剖關系,幾乎都發生在右側。
(2)診斷
首先要確定腎積水的存在,然後要搞清楚腎積水的原因、部位、程度、感染、腎功能損害等。在腹部腫塊的鑒別診斷中應註意腎積水的可能。腎積水包塊的張力可以不同。如果包塊張力較低或時而硬時而軟,有波動感就有很大可能是腎積水。有些繼發性腎積水,其原發病的癥狀更明顯,如結核、腫瘤等。很容易忽略腎積水的存在。泌尿系統相鄰疾病引起的尿路梗阻和腎積水,往往不能及時診斷,甚至出現腎功能衰竭或無尿時。實驗室檢查應包括氮血癥、酸中毒和電解質紊亂的血液檢查。尿液方面,除了常規檢查和培養外,還要檢查結核桿菌和脫落細胞。
尿路造影在診斷中具有重要價值。排泄性尿路造影的典型表現之壹是腎實質顯影時間延長。由於腎小球濾過率降低,腎小管尿液流出緩慢,水重吸收增加,造影劑集中在腎皮質,主要在近曲小管,使腎動脈造影更清晰。所以有壹個腎影厚引起急性梗阻的特點。大劑量延遲排泄性尿路造影更有助於腎積水的診斷;造影劑量可增加2 ~ 3倍,延遲時間可長達24 ~ 36小時。排泄性尿路造影不夠清晰時,可采用輸尿管鏡進行導尿和逆行腎盂造影;將導管插入腎盂後,如有腎積水可抽出大量尿液,同時可測壹側腎功能。如果逆行插管困難,可以用腎穿刺造影代替。逆行造影和穿刺造影時,應防止細菌隨積水帶入腎臟。
超聲、CT、MRI能明確區分腫大的腎臟是腎積水還是實性腫塊,還能發現壓迫泌尿系統的病變。因為超聲已經變得普及和非侵入性,它可以在尿路造影之前進行。放射性核素掃描和腎圖也可用於診斷腎積水。對於動力性梗阻病例,可采用尿路造影觀察腎盂和輸尿管的蠕動和排空情況。神經源性膀胱可見膀胱造影像“寶塔”,有小梁和假憩室。
(3)治療
根據其病因、起病急、緩、感染和腎功能損害程度,結合患者的年齡和心肺功能等。
1.病因治療最理想的治療方法是去除腎積水的病因,保留患腎。如果梗阻未造成嚴重的不可逆病變,在去除病因後可獲得良好效果。手術方法取決於病因的性質。如先天性腎盂輸尿管連接部狹窄可采用腎盂成形術,腎、輸尿管結石可采用碎石或取石術治療。這些手術近年來可以通過內窺鏡進行。術後腎積水和腎功能會有所改善。
2.如果腎造口情況危急或腎積水的病因不能切除,應先在梗阻上方引流,待感染得到控制後再進行切除病因的手術。當梗阻原因不能解除時,應采用腎造口術作為永久性治療。
3.腎切除術當腎積水嚴重,剩余腎實質過少,或伴有嚴重感染,即腎積膿時,如果對側腎功能良好,可切除病腎。
(D)腎積水患者的術後護理
1件尿液滲漏
相關因素:與手術有關。
護理措施:(1)用甲硝唑10ml作腎盂引流管沖洗,每日2次;
(2)TDP照射傷口30分鐘,每天1次;
(3)記錄左腎尿量和傷口引流管體積;
(4)敷料浸濕後及時通知醫生更換。
(5)保持引流通暢,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受壓、折疊、扭曲。
2感染
相關因素:與手術創傷和留置導尿管有關
護理措施:(1)遵醫囑使用抗生素;
(2)每天測量4次體溫;
(3)每天用0.1%新潔爾滅沖洗尿道口兩次,每天更換引流袋;
(4)保持引流通暢,嚴格執行各項無菌操作;
(5)肛門排氣後,鼓勵患者多喝水,每天3000ml以上,並進食。
營養豐富的飲食。
3疼痛
相關因素:與手術創傷有關。
護理措施:(1)安慰患者放松緊張情緒;
(2)指導患者及家屬正確使用鎮痛泵,保護疼痛部位,掌握緩解。
痛苦的方法;
(3)遵醫囑給予鎮痛藥,用藥後觀察並記錄效果;
(4)調整舒適的姿勢。
有皮膚損傷的危險
相關因素:與術後臥床休息有關。
護理措施:(1)向患者及家屬說明保持皮膚完整的重要性,並取得其配合,及
向他們講解皮膚自我護理的方法和皮膚損傷的危險因素;
(2)協助患者有規律、有順序地變換體位,按摩各骨突;
(3)衣服、褲子、床墊應保持柔軟、平整、幹燥、清潔、無殘留;
(4)指導患者床上活動技巧,制定床上活動計劃。
5便秘
相關因素:與臥床休息有關。
護理措施:(1)鼓勵患者加強臥床活動;
(2)多吃蔬菜、水果等纖維含量高的食物,多喝水;
(3)排便困難時可給予患者物理排便;
(4)指導患者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