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寧遠血鴨」是什麽來歷?

「寧遠血鴨」是什麽來歷?

就像大家都在爭《赤壁》《花果山》壹樣,血鴨也在爭。我們更願意稱之為“寧遠血鴨”,而湖南的餐館則稱之為“永州血鴨”。江西叫“蓮花血鴨”,廣西叫“泉州血鴨”;據說法國巴黎有血鴨。

雖然各地中華血鴨的名稱不盡相同,但做法基本壹致:選擇壹只活的小鴨子,宰殺時將血滴入酒碗中拌勻,以防止鴨血凝結,然後將適量的油、鹽、豆豉放入鍋中,再放入適量的水,待快熟時,加入花椒、八角、生姜、藿香等。用於攪拌和調味。燒開煎好後,把鴨血倒在塊上,翻炒片刻。

對了,據說法國血鴨(Canard Au Sang)從19世紀開始就是法國貴族最愛吃的菜了。法式血鴨的制作工藝比較復雜,看起來有點笨:廚師先把鴨身煮熟,再把剛煮好的鴨脾和鴨胸端上來,然後在食客面前現場表演。用特制的銅餐具,擠壓整個鴨殼,流出鴨血和骨髓,將鴨汁煮沸,澆在鴨胸和鴨脾上。沒吃過,不敢多評論。看起來100%西餐,和鵝肝的吃法差不多。不過從這個角度來說,鴨血的美味是中法兩個偉大國家的人民發現的。

為什麽江西湖南廣西會有血鴨?誰更早?

先來看看江西人怎麽說。公元1276年,南宋丞相文天祥集結壹師抗擊元軍,各路英雄齊聚蓮花。* * *尚興國本來準備開帥旗喝血酒的。因為當時沒有雞,他就換成了鴨血。據說旋翼軍中的廚師在招待溫總理時非常緊張,因為害怕而喝不完鴨子。

另壹個版本類似,稍微復雜壹點。本來也是打算用鴨血做血酒的。負責殺鴨子的廚師是蓮花縣人。他把血酒做好之後,自己去喝了,喝醉了。做炸鴨肉的時候,我糊裏糊塗的把血酒當水摻到菜裏,摻完才發現錯了。我急中生智,很快給這只炸鴨子起了個名字,叫“血鴨”。吃飯時大家對這道菜贊不絕口,文天祥也很滿意。雖然沒有血酒,但是他既然吃過血鴨,喝血酒的意義就在這裏了。文天祥要求大家以後要努力殺敵,抵抗元軍,保護大宋之地,於是赦免了蓮花炊。時至今日,江西省吉安市蓮花縣的“蓮花血鴨”仍是當地特產。

在寧遠,人們把炸血鴨、紅燒狗肉、腐乳視為三大傳統名菜;人們在春節期間準備“雞鴨魚肚”是必不可少的,鴨子大多采用油炸血鴨的方法。

在廣西泉州,有“泉州炸血鴨天下第壹香”的說法。相傳八仙人何仙姑偶然路過泉州,深得賞識。之後的壹段時間裏,壹頓飯的壹只血油鴨讓她流連忘返。所以俗話說“吃了炸血鴨,神仙不回家。”

好像只有江西有血鴨起源的故事,而湖南廣西只是在吹噓自己的血鴨有多好吃。這可能是中國移民史上“江西填湖廣”的壹種表現,也就是說血鴨的烹飪方法起源於江西,後來隨著江西人遷徙到湖廣而被帶到了湖南和廣西。這個“湖廣”是指清代的湖南、湖北,但在此之前是鏡湖南路、鏡湖北路、廣南西路的統稱,所以湖南永州、廣西泉州有血鴨也就不足為奇了。

查找寧遠姓氏的來源,可以發現很多都是江西人。如劉姓壹支的始祖劉中正,宋代為避戰亂,從江西遷至寧遠大北洞(今雲潭),其後裔居住在、仁和、河亭拱橋劉安中。黃姓壹支出自零陵縣,而這支的祖先皇姑,發源於江西洪州汾寧縣,明洪武年間遷居零陵縣,其中壹支遷居寧遠白家橋、石家洞。陳姓的祖先之壹是陳誌德,祖籍江西。元朝時,兵荒馬亂,他住在寧遠水城石馬村。第二個是陳勝,原籍江西太和縣鵝井塘。明代遷居桂陽泗洲村,後遷居寧遠神仙洞、湯漾。他的後代從上龍蟠、小木堂、桐木羅等地分出。張姓始祖張宣貴,原籍江西太和,元末兵變。他帶著三個兒子在永州避難。大兒子萬依住在零陵橋,二兒子萬二住在寧遠元大洋洞,三兒子萬三住在寧遠雲潭(這就是我母親老家老張家村的由來)。王興原籍江西吉安,元末遷居寧遠秀峰山、石門山、大奇山、魯管、九嶷山。寧遠最大的復姓歐陽,原籍江西廬陵(今吉安)。北宋時,他的祖先在貴陽工作,後代遷居寧遠,先在神下西早禾田居住。後人分居在中和、新開、木頭、落、保安等地。我姓蕭也是江西人,可以追溯到蘭陵縣的蕭。這些事實大致可以反映之前的假設。

追溯江西吉安先民的起源,可能大部分來自中原,屬於廣義的客家人,這從《血鴨起源》中對元軍的敵視態度就可以看出來。在飲食上,這個假設也可以體現在發酵豆腐上,改天再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