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以安微為例,今年全省每畝油菜化肥農藥平均理化成本為176元,每畝人工成本從去年的90元增加到120元,機耕費、水電費等每畝生產成本達到966元/畝,較上年增長26%。而鄂、湘兩省油菜種植方式多為直播,轉移面積少,種植成本比安微少,但總成本仍比上年平均增加20%左右。
由於各地油菜籽種植成本大幅提高,必然會擡高今年農民賣油菜籽的心理預期,農民惜售油菜籽的可能性較大。據了解,今年華中地區油菜籽最低收購價普遍在2.5~2.55元/斤以上,而西南地區油菜籽最低收購價普遍在2.60~2.65元/斤以上,因此今年油菜籽價格偏高的可能性較大。
國家收儲價格影響油菜籽價格。
據分析,今年國家可能采取三種方式中的壹種來收儲油菜籽。壹種是小幅上調今年油菜籽最低收購價,預計比去年上漲約0.10元/公斤至2.60元/公斤,繼續按照壹定的菜籽油率折算成菜油後上交國儲;二是國家不再收儲菜油,按照收儲價直接補貼油脂加工企業單噸菜籽收購價格;三是今年油菜籽收儲價格不上調,繼續按去年2.50元/斤的收儲價格執行,但國家會根據種植面積直接給部分種糧農民現金補貼。
目前第壹種收儲方式可能性較大,有多年的工作流程和經驗,但也帶來相應的弊端,即無法避免進口植物油的湧入,國家管理難度較大。但無論采取哪種收儲方式,今年的油菜籽收儲政策仍將直接影響油菜籽市場,同時油廠油菜籽的入庫價格將高於去年。
進口彌補了國內供應缺口
數據庫顯示,今年5438年6月+10月中國進口油菜籽38萬噸,為歷史高位。今年3月進口也達到23.7萬噸,環比上漲19%。今年壹季度,中國油菜籽進口總量為81.8萬噸,同比增長約6%。與2009年同期相比,在我國油菜籽進口限制政策未出臺、全年進口水平創歷史新高的情況下,也高出31%,壹季度油菜籽平均進口成本在5530元/噸以上。如果不考慮其他因素,基本接近國內油菜籽價格,甚至低於國內銷售價格。
此外,據報道,今年4月中旬,國家有關部門批準了江蘇省3家油脂加工企業進口加拿大油菜籽的進口許可證,並且從今年開始,國內符合條件的生產企業允許進口澳大利亞油菜籽,進口範圍有進壹步擴大的趨勢。由於進口油菜籽的供應量越來越大,極大的彌補了國內油菜籽的供應缺口,所以後期國內進口油菜籽的數量如何變化,會對國內價格產生壹定的影響。
國產新油菜籽壹上市就遇冷。
中國產業洞察網數據顯示,中國沿海油廠進口油菜籽加工利潤仍處於虧損狀態,且虧損範圍在擴大。以廣州為例,虧損幅度已經達到150元/噸,而內陸廠家理論上虧損幅度更大,壹般在165-185元/噸之間。油菜籽加工利益的損失和油菜籽收購成本的高企,使得國內風險承受能力較差的中小民營企業在收購初期非常謹慎,收購數量相對有限,這也將使得今年國內油菜籽收購市場仍然由有資金實力的大企業主導,價格話語權繼續掌握在這類大企業手中。即便如此,在目前油菜籽下遊產品走勢疲軟的背景下,預計其采購活動也將表現出謹慎的態度。因此,結合去年的收購價水平和國儲收儲政策的壹貫風格,今年國內油菜籽收購價可能會維持在較高水平,但上市初期油菜籽的購銷仍相對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