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梭子蟹的習性怎麽能養時間長?

梭子蟹的習性怎麽能養時間長?

1.換水量 從6月中旬到7月中旬主要以添水為主,日換水量壹般不要超過15%,到7月中旬把池水加深到最深水位1.5米以上。7月中旬以後,每隔2天~3天換水壹次,每次換水10%左右,維持相對穩定的水色和透明度。8月中旬以後,利用大潮進行大排大換,保持水質清新,透明度在50厘米左右。總之,換水原則:好水多換,不好水少換,壞水不換;前期添水,中期小換水,後期大換水。 2.水質指標測定 梭子蟹在水質不良水域中生活時,很難達到預定的生長效果,為此須作好水質測定、調控工作。 水溫的測定:每天上午5點~6點,下午2點~3點各測水溫壹次。溫度的高低直接影響梭子蟹機體新陳代謝速度的快慢,最適水溫25℃~28℃。 透明度的測定:每天下午2點~3點測壹次。根據梭子蟹各個生長時期的不同需要,為其創造不同的透明度,前期透明度控制在30厘米左右,中期35厘米左右,後期40厘米以上。壹個適宜的透明度不僅為梭子蟹提供了暗光隱蔽的環境,減少自殘,大量的浮遊植物和浮屑為增殖的貝類提供充足的餌料,而大量的貝類正是梭子蟹喜食的餌料。 pH值的測定:每天上午5點~6點,下午2點~3點各測壹次。海水的值壹般在pH8.1左右,梭子蟹適宜值pH7.8~9.0。 鹽度測定:在換水前後對鹽度各測壹次。最適鹽度25‰~30‰。 溶解氧的測定:每日上午4點~6點,下午4點~6點各測壹次,要求溶解氧始終大於5毫克/升。 氨氮及其他營養鹽:有條件的可1天壹測,沒條件壹周壹測。氨氮含量較多時,成為梭子蟹的毒害因子,養殖期應控制在0.5毫克/升以下。硫化氫和亞硝酸鹽的測定:壹周壹測。硫化氫的濃度不得超過0.01毫克/升,亞硝酸鹽的濃度不得超過0.5毫克/升。 二、投餵  </B> 梭子蟹對飼料蛋白要求較高,關於投餌量的確定,應根據梭子蟹放養密度,生長時期,個體大小,水溫水質狀況餌料質量等因素綜合分析確定。餌料壹定要投在餌料臺上,或沿池邊投餵,千萬不能投到環溝和深水區域,以免餌料剩余浪費汙染池底。幼蟹進入養成區後,開始由於貝類餌料充足,這時不需要大量投餵,壹般只在夜間投餵少量的人工配合飼料做為補充,此時需要觀察梭子蟹對配合飼料攝食情況,適當調節投餵量。10天後開始增加人工配合飼料和廉價貝類的投餵量,實行少量多次的投餵方法,如早5點,晚18點、21點、24點各餵壹次。綜合各種影響因素總結出如下投餵方法:前期少投,高溫期少投,陰雨天少投,脫殼時少投,水質差時少投,蟹多處多投,水質好時多投,適溫時多投,脫殼後多投,8月中旬交尾後多投,收獲前多投。 三、日常管理  </B> 1.觀察梭子蟹的活動情況 梭子蟹壹般白天很少活動,大都潛伏在池底,夜間出來活動頻繁,沿池邊覓食。密切註意陰雨天、霧天、高溫悶熱天氣、低氣壓臺風天氣、夜間等情況容易缺氧,壹旦發現梭子蟹缺氧上岸立即換水,潑灑增氧粉,有增氧機的要及時開機。如果白天發現大量梭子蟹遊池應從兩種情況分析,壹種可能是餌料投餵不足;另外壹種情況很可能是水質和底質有問題。 2.巡池及建池塘日記檔案 淩晨及傍晚巡池是養殖人員的壹項日常基本工作,每日及時收聽當地的天氣預報。經常檢查梭子蟹的攝食情況,註意防逃、防盜。 每隔10天~15天測量壹次梭子蟹的生長情況,包括背甲長/寬,體重,做好記錄,分析長勢,及時調整投餵量和調整餌料搭配。 四、病害防治  </B> 在養殖過程中養蟹者片面追求經濟效益,放棄或輕視了梭子蟹養殖池塘的生態環境保護,放苗密度過大,營養跟不上;或過量投餵鮮活餌料,超出了蟹池自身負載力;有的甚至投餵變質的飼料,造成梭子蟹疾病發生,甚至疾病大流行。科學的水產養殖,以預防為主,註重對水生環境的保護。使用健康的蟹苗,定期給水體消毒,科學投餵藥餌(特別是高溫季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