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母草。)s . y . Hu-益母草又名益母草、蒿、曹錕、蒿。它是唇形科壹年或兩年生草本植物。它分布在全國各地。以前是野生的。20世紀50年代,由野生變為家養。全草入藥,種子也入藥,稱益母草。全草含益母草堿;種子含有生物堿,如益母草、油酸和亞麻子油酸。全草制成的流浸膏與麥角流浸膏作用相似,有收縮子宮的作用。全草味苦,辛,微寒。具有調經、活血化瘀、生肌、利尿消腫的作用。主治月經不調、月經不調、產後血瘀、腹痛、腎炎水腫、排尿困難、血尿等癥。種子辛辣,味甘,微寒。具有活血調經、清肝明目的作用。
此外,益母草。)s . y . Hu var . albiflorus(Migo)s . y . Hu分布於華東、華南和西南地區。遠誌益母草。)分布於內蒙古、河北北部、山西、陜西北部。形態與上述品種相似,也可入藥。
壹.形態特征
株高60-100厘米。莖直立,四棱形,每邊有凹槽,具柔毛。葉對生,形態各異,基生葉柄長,葉圓形至橢圓形;莖的下部葉卵形,掌狀3裂;中間的葉子是菱形的,分裂成3到更多的長圓形線形裂片;上葉片是線性的;全緣或疏生牙齒;葉下面疏生柔毛。花序,花冠唇形,粉紅色到帶紅色;4枚雄蕊,兩枚強壯;1雌蕊;小堅果,成熟時暗褐色,三棱。1種子(圖16-30)。
圖16-30益母草形態圖
1.花序在植株的上部2。基生葉3。花的側面圖4。花冠5的縱切面中的雄蕊。縱切面中花萼的內部視圖。
第二,生物學特性
益母草喜歡溫暖濕潤的氣候,需要充足的光照。適宜在海拔1000米以下地區種植。如果在海拔較高的地區種植,往往會因為低溫而無法抽薹開花。在太潮濕的地方栽培,容易生病,長勢不好。
在土壤水分充足的條件下,益母草種子的萌發和出苗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加快。種子在10℃以上能萌發,在10℃以下不能萌發。當平均溫度為10-15℃時,播種後20-30天出苗;當平均溫度為15-20℃時,播種後7-18天出苗;平均氣溫20℃以上,播種後5-7天出苗。
根據實驗,冬益母草必須在秋季播種,冬季低溫階段過後幼苗才能開花,春季不播莖;春益母草無論何時播種都能發芽、開花、結籽。
春益母草在春夏播種,2月下旬至6月下旬,播種越早,出苗時間越長;播種越晚,出苗所需時間越短。6月底以後,播種所需時間又會增加(表16-29)。上述現象與氣溫和土壤濕度有關。由於早春氣溫較低,以後氣溫逐漸升高,發芽出苗較快。6月中旬以後氣溫高,降雨多,但水分蒸發量也大。如果播種後陽光充足,土壤幹燥,種子發芽延遲。
表16—29益母草不同播期和不同發育期所需時間的比較;春益母草生長期越長,植株越高,分枝越多,初始分枝高度越高,呈正相關。上述性狀的變異與播期有關。播種越早,性狀內變異越小,生長越有序。春夏播種,生育期越長,產量越高;播早播晚,生育期長短與產量成正比(表16-29),差異非常顯著。
益母草堿的含量隨開花時間而變化。初花期含量低;開花2/3時含量最高,為0.03-0.04%。繼續增長,含量會減少。
第三,栽培技術太
(1)品種
栽培的益母草有兩個品種:壹個是冬益母草,必須秋季播種,幼苗要經過冬季低溫階段,到第二年春夏莖才會發芽,開花結果;另壹種是春益母草,無論秋、春、夏播都能萌莖、開花、結果。觀察到兩種益母草在植株性狀上有很大差異(表16-30)。目前在四川大規模栽培的品種是益母草。
表16—30兩種益母草的生育期和植株性狀比較
(2)選地整地壹般土地上可以種植農作物,但最好是陽光充足、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坡地和平地都可以耕種。播種前準備土壤。每畝施堆肥或腐熟糞肥2000公斤左右,然後深耕27厘米左右,細耙平整。不需要在坡地上做邊框,但是要把排水溝開好。平地可做寬,130cm高或平整。
(3)育種方法
用種子繁殖。
1.種子選擇和保留
種子未成熟時,選擇品種純正、生長良好、田間無病蟲害的植株留種;或者提前選好儲種區,拔掉雜株,待種子完全成熟後單獨收割。因為益母草的種子成熟後容易脫落,所以要先在地裏脫粒,然後用草運回來,在太陽下脫粒,清洗幹凈,儲存備用。
播種
(1)播期
益母草的播種期壹定要掌握好。冬季益母草必須在秋季10的9月下旬至10月下旬播種。春益母草的秋播期與冬益母草相同;春播期為2月下旬至3月下旬;夏播期為6月下旬至7月下旬。春益母草在6-7月秋春采收,然後立即在整地中播種。當年6月中旬65438+10月至6月中旬165438+10月采收,壹年可采收兩次。
(2)播種量
當年收獲的良種發芽率壹般在70%以上;老化種子第二年的發芽率極低,所以不可用。每畝需要350—400克種子。
(3)播種方法
直播最好;幼苗也可以移植,但是工作量大,長勢差,產量低,所以不采用這種方法。
直播分為點播、直播和播出。打鉆勞動強度大,偶爾有用戶;撒播管理不便,難以獲得高產;按需是壹種廣泛使用的方法,節省人力,易於管理,產量高。播種前將種子拌入草木灰中,再用人畜糞便濕潤,即種子灰。因為體積增大,有利於掌握播種量。每畝草木灰200公斤左右,人畜糞便30公斤左右。播種時,按行距27厘米、穴距20厘米、深度3-5厘米打淺孔。有條件的可以先在洞裏施人畜糞便,然後播種,不用覆土。
(4)現場管理
1.疏苗補苗
從7cm高開始間苗,拔弱苗、密苗;套種要進行2-3次,避免蟲害造成植株短缺。當苗高約17cm時,將苗固定。定苗時,每穴留2-3株壯苗。如果有植物缺失,可以用土重新種植。據試驗,每畝3-4萬株產量最高,過稀過密減產。
2.中耕除草
秋季中耕機培土3-4次,第壹次在5438年6月+2月的幼苗間歇期,第二年視雜草和幼苗生長情況進行2-3次。春種要做2-3遍,中耕要淺。註意不要在第壹次中耕時壓壞秧苗。
施用追肥
除了播種前施基肥,生長期還需要追肥。壹般追肥結合中耕除草。主要肥料是氮肥,可以是人畜糞便、廢油、尿素。根據試驗,最好的效果是各種肥料的組合。每次施用人畜糞便約1000公斤,尿素3—5公斤,油餅3—5公斤,用混合水稀釋,可減少苗期用肥量。
(5)病蟲害及其防治
1 .白粉病
(丹毒種。)
它發生在春末夏初的葉和莖中。發病前後噴灑25%三唑酮1000倍液進行防治。
2.蚜蟲
(蚜蟲屬。)
它是益母草最嚴重的害蟲。如果發生在春秋兩季,要及時噴灑。
3.小黑虎
小地老虎
幼蟲危害益母草幼苗。詳見人參。
第四,收獲和加工
(1)收獲
益母草的全草和種子均入藥,應根據生產目的確定適宜的采收期。為了生產全草,應在每株開花2/3時收割。收割時選擇晴天,用鐮刀將地上部分割掉。為了產生種子,我們應該等到整個植物枯萎,下面的果實成熟。益母草種子在成熟後期容易脫落,采收時要非常小心。最好在田間脫粒,以免在運輸過程中丟失。
(2)加工
益母草鮮草收回後,應立即鋪開,及時晾幹;萬壹下雨,可以晾幹。在幹燥的過程中,不要堆積發酵,以免變黃,葉子脫落。不要在陽光下淋濕。等都幹了,就完成了。
在田間初步脫粒後,將茺蔚子植株運回,放置3-4天,在打谷場脫粒,去除葉子等雜質,曬幹或烘幹。剩下的莖和葉也可以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