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桂的基本介紹
肉桂皮,又名肉桂、桂皮或桂皮,是天竺桂、印相、肉桂、桂皮或桂皮等樟科植物樹皮的總稱,是人類最早使用的香料之壹。在公元前2800年的歷史記載中,提到了肉桂;肉桂的名字在西方聖經和古埃及文獻中也有提及。在秦朝之前,肉桂在中國已經和生姜壹樣作為肉類的調味品。
肉桂是壹種常用的中藥,也是壹種食品香料或烹飪調料。商品肉桂原植物復雜,約有十種,均為樟科樟屬植物。各地常用的有8種,其中主要有桂花樹、鈍葉桂、印相和華南桂花等。大部分都是本地用的。各種各樣的品種在古代西方國家被用作香料。在中餐中用來給燉菜調味,是五香粉的成分之壹。
肉桂的功效與作用
肉桂辛味甘,性熱,入腎、脾、膀胱經;具有滋養元陽、溫中散寒、通絡止痛、止瀉的功效;主治:命門火衰,四肢微寒脈,陽疲,腹痛泄瀉,寒疝,腰膝冷痛,閉經?癔癥、陰疽、陽虛浮於上身等癥狀,有熱有寒。
1.溫腎壯陽:可用於腎陽虛引起的畏寒肢冷、腰膝冷痛,也可用於腎虛引起的虛喘、氣逆;
2.溫中散寒:用於脾胃虛寒,脘腹冷痛,腹痛泄瀉,常與幹姜、附子同用;
3.溫經止痛:能溫通血脈,散寒止痛,用於寒凝氣滯所致的痛經及肢體疼痛。
肉桂的營養價值
肉桂之所以香,是因為它含有揮發油,可以使葷菜聞起來腥而膩,香而可口,然後食欲大增。在日常飲食中加入肉桂可能有助於預防或延緩因年老而導致的II型糖尿病。
據英國雜誌《新科學家》報道,肉桂可以重新激活脂肪細胞對胰島素的反應能力,並大大加快葡萄糖的代謝。每天在飲料或流質食物中加入1/4 ~ 1勺肉桂粉,可能對ⅱ型糖尿病起到預防作用。
肉桂皮中含有苯丙烯酸類化合物,對前列腺增生有治療作用,能增加前列腺組織血流量,促進局部組織血流量的改善。中醫認為肉桂性熱,有暖胃散寒、活血舒筋、通脈止痛、止瀉的作用。
肉桂的食用方法
潮濕發黴的肉桂是不能吃的。用量不能太多,香味太多會影響菜本身的味道。肉桂香氣濃郁,含有可致癌的黃樟素,所以吃得越少越好,不適合長期食用。肉桂性熱,夏天要避免吃。
肉桂的選擇
1.聞壹聞香味。用指甲挖肉桂的腹面。如果有輕微的油滲出,聞其香氣為純。打破水平面或用牙齒咬肉桂,會有香、涼、重的感覺,微甜的為上品。
2.辨別聲音,觀察形狀。肉桂的幹皮層堅硬、易碎,用手折時易斷,聲音大,斷面平;濕潤的肉桂破碎時,聲音無聲而堅韌,斷面呈鋸齒狀。
3.看顏色。肉桂表面呈淡褐色,內部呈褐色,表面有細紋,兩面或內部有光澤的品質較好。皮膚黑褐色,有發黴的綠色斑點或灰白色斑點。
肉桂的長度壹般為35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