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將近100種食物是孕期不能吃的。
對於女性來說,從準備懷孕的時候開始吃營養食物是非常重要的。壹旦懷孕,孕婦必須攝入她和胎兒需要的所有營養。懷孕期間,孕婦壹般避免食用脂肪、豬油、雞油等動物性高脂肪食物。
避免食用辣椒、丁香、茴香、蔥、姜、芥末、煙酒等辛辣刺激性食物;忌吃柿子、柿子、田螺、螺螄、螃蟹、文蛤、蛤蜊及各種冷飲。
避免鹹魚、鹹菜、鹹菜、臘肉等鹹高鹽食物;忌吃檳榔、金桔糕、生蘿蔔、向日葵、濃茶、可可、海龍、海馬等消耗氣動血的食物;還應避免吃甜食、酒醅、蜜餞、焦糖、白糖、冰糖、蜂蜜、甜點等甜食。
忌糯米、糍粑、桂圓、荔枝、大棗等黏膩食物;避免食用蝸牛、螺螄、貽貝等不易消化的食物。
2.孕婦看電視的註意事項
避免近距離看電視:孕媽咪應與電視保持2米以上的距離。
避免長時間看電視:壹般孕媽媽每次看電視時間不要超過2小時,以免用眼過度,尤其是患有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的孕媽媽。
避免看恐怖、緊張、悲情的節目。這些節目會讓孕媽媽感到緊張,血液中會出現壹種特殊的物質,通過胎盤帶給胎兒,讓胎兒不安。
3.懷孕期間正確的睡姿
妊娠早期(1 ~ 3個月),孕婦可以隨意睡眠,主要采取舒適的體位,如仰臥位、側臥位等。如果妳趴著睡覺,或者抱著胳膊睡覺,妳應該改變妳不良的睡姿。
妊娠中期(4 ~ 7個月),在此期間要註意保護腹部,避免外力的直接作用。如果孕婦有羊水過多或雙胎妊娠,應該側臥位睡覺,這樣可以讓孕婦更舒服。如果孕婦覺得下肢沈重,可以取仰臥位,用軟枕將下肢微微擡高。
妊娠晚期(8 ~ 10個月)宜采用左側臥位,可糾正和增加子宮的右旋,減少子宮對腹主動脈和髂動脈的壓迫,增加胎兒的血液供應,有利於胎兒的生長發育。
四。孕期鍛煉註意事項
1.整個孕期要避免腹部擠壓和劇烈的腹部運動,如短跑、跳躍等。
2.如果運動後的心率超過每分鐘130次,就應該停止這項活動,調整運動項目。
3.運動和鍛煉時間不宜過長,最長不超過半小時。
4.運動時謹慎使用音樂,以免在歡快的音樂中不自覺地引起過度運動,造成疲勞,損害身體。
5.運動量,運動後5至10分鐘,可恢復至運動前心率,身體無不適。
5.孕婦拉肚子怎麽辦?
孕婦腹瀉可能導致流產或早產。首先,暫時不要吃東西,適當補液,彌補因腹瀉丟失的水和電解質,尤其是鉀離子,同時也彌補丟失的熱量。可以給孕婦準備壹些流質易消化的粥。如果不是很嚴重,空腹就好了。補液的同時,要密切觀察胎兒是否完好,是否有流產或早產的跡象。如果胎兒情況異常,要立即去醫院,不可大意。
6.孕婦生氣怎麽辦?
1.“去火飲食”是第壹位。
飲食上多喝水,多吃易消化的食物,少吃辛辣、油炸、油膩的食物。多喝綠豆湯、菊花茶,適量吃壹些苦瓜、百合等苦味食物,註意休息。
2.23點前睡覺
很多人在夏天晚上11點之前是不能睡覺的,但是專業醫生提醒大家,夏天恰恰是23點之前需要保證睡眠的季節。因為23: 00 am到1 am是氣血回歸肝臟的時間,如果不睡覺,相當於強迫肝臟繼續工作。再加上外界氣候因素,很容易出現“要不要睡覺,情緒煩躁”的情況。
對於孕婦來說,睡眠尤為重要,所以孕婦壹定要保證早睡早起,作息規律,保證不上火。
7.懷孕初期需要註意什麽?
孕婦確診妊娠後,於絕經12周內到相關婦產科機構建立《孕產婦保健手冊》,並進行首次產前檢查。孕16-28周每四周檢查壹次,孕28-36周每兩周檢查壹次;懷孕36周後每周檢查壹次,* * *檢查13次。高齡孕婦應增加檢查次數。
孕早期產前檢查時間為12周。孕婦在產前檢查時應註意以下事項:
1.第壹次產前檢查是準媽媽與醫生分享更多信息的時候。帶上身份證,醫生會給妳建卡。這是妳的孕期體檢檔案。從此醫生會在上面記錄妳所有相關的產前檢查內容。第壹次產檢要把準爸爸帶在身邊。醫生還需要了解妳和他的直系親屬的健康狀況。
2.肝功能檢查:因為檢查肝功能需要抽血,所以第壹次產前檢查前需要空腹。
3.子宮高度:測量子宮高度前應排空尿液,以免影響測量的準確性。
4.血壓:只有坐半小時後,才能客觀測量血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