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具代表性的大師壹個是哈維和斯科爾斯,壹個是拉丁藝術的詮釋者,壹個是英國血統的踐行者。然而,他們卻像兩面相互對應的鏡子,詮釋著足壇“進退”的命運選擇。
1.法院相關職位的“進退”
熟悉巴薩傳統的球迷都知道,瓜迪奧拉作為球員踢過的“4號”是紅藍足球的靈魂,屬於“球場大腦”的專屬位置,負責掌控全局。對於11歲進入拉瑪西亞青訓營的哈維來說,瓜迪奧拉是他的榜樣,巴薩壹線隊的“四號位”自然是他的目標,但少年時的未來誰也無法預測。
幸運的是,哈維很幸運。當時巴薩多梯隊的教練發現了他的過人天賦。善於發現新人的範加爾也在65,438+08歲時給了哈維壹線隊處子秀的機會。那時候瓜迪奧拉已經開始走下坡路了。當時間來到2000年左右,20歲的哈維已經走向瓜迪奧拉的繼任者。他徹底扛起大旗可能只是時間問題。
在這段漫長的時間裏,許多因素阻止了哈維在世界上成名。加斯帕德擔任巴薩主席期間,球隊各方面都非常混亂,顯然不利於新人的成長。所以在2003年之前,哈維明顯受到了負面影響,如果不是被球隊嚴重拖累的話。
在2003年到2006年期間,也就是裏傑卡爾德執教初期,哈維的主力位置還是比較接近經典的“4號位”,但是因為小羅的存在,他無法更多的控球,只能起到輔助作用。
壹個中場被耽誤了,不能成為領導進攻的核心球員,就要承擔更多的穩定和防守的責任。對於體能並不出眾的哈維來說,這樣的定位顯然不適合他。但在小羅的巔峰時期,其他人都必須為他服務,哈維也無法擺脫尷尬的局面。
其實相比經典的組織者,哈維的致命傳球更具威脅,尤其是15-20米貼地,往往能在瞬間撕開對方的防守。但他常年被安排在遠離進攻腹地的地方,無法支配球權。久而久之,他的才華被埋沒了。
他命運的轉折點出現在2008年。壹是西班牙主帥阿拉貢內斯重用哈維,讓他在歐洲杯上掌控大局,負責進攻威脅球的輸送。再加上墊子後面的位置由馬科斯·塞納保駕護航,哈維的潛力被最大限度地激發了出來。
西班牙最終捧杯,哈維也被評為整屆賽事最有價值球員。他在決賽中對托雷斯的精彩助攻,是整場賽事精彩表現的縮影,也是他自身角色的最好體現。
歐洲杯後,瓜迪奧拉接替裏傑卡爾德成為巴薩新帥。他很清楚哈維的轉變,認識到把他固定在前腰位置的重要性,把全隊球場的控制權交給了他。在後來的三王夢裏,哈維才是真正的大腦,重要性不亞於梅西。正是眾多天才的共同成就鑄就了那個盛世。
如果說哈維是“向前壹步,改變命運”,斯科爾斯可以說是“退後壹步,開闊眼界”。早在青訓時期,斯科爾斯其實就是壹名前鋒。雖然他不高也不強壯,但他有敏銳的嗅覺和堅硬的雙腳。他經常貢獻精彩的世界波,禁區內有多次包抄和進球。
雖然斯科爾斯進入曼聯壹線隊以來壹直定位於中場,但弗格森甚至可以在他二十多歲的時候把他作為第二前鋒。早些年,姜頭的沖擊力很強,和他的外號壹樣“辣”。它往往像壹把尖刀直插對手腹地。作為中場球員,聯賽進球數穩定在10左右,這是壹個非常出色的成績。
而且,進球是他當時的主要職責。場面越大,他越激動。在曼聯,他可以在98-99賽季歐冠征程中多次成為救世主。在英格蘭國家隊,1998世界杯,2000年歐洲杯,他在三獅軍團的第壹場比賽就有進球,是不折不扣的刺客。
至少在斯科爾斯30歲之前,他壹直在堅持沖擊踢法,但是時間不等人。到2006年左右的時候,他就要開始為自己的晚年做打算了。那時,他的身體機能逐漸開始衰退,甚至在患眼疾後瀕臨退役。當他克服了危機,回到球場時,他已經不能像以前那樣充滿活力了。
總的來說,隨著年齡的增長,要想在高水平的球隊踢球,就得慢慢往後退。畢竟中後場的戰鬥沒有中前場那麽激烈,尤其是對於習慣了壓制對手的巨人來說。所以像馬特烏斯這樣的老將在職業生涯後期從中場變成了清道夫,斯科爾斯也從中場和前鋒之間的殺手變成了延遲的組織者,最終把職業生涯延長到了39歲。
其實對於壹些年輕球迷來說,他們所熟悉的斯科爾斯就是踢有組織的中場的位置,這也是為什麽姜海德在職業生涯中後期被稱為“大師”的原因。總的來說,高手們的絕對速度並不快,也很難說是力量型的。他們的遊戲風格大多不傻,優雅飄逸,能在不經意間給對手致命壹擊。總之,他們和斯科爾斯早年的風格完全不同。
在這個位置上,斯科爾斯經常可以送出標誌性的45傳長傳,這也是紅魔邊鋒的生命線。正是他穩定的控制和精準的傳遞,才讓兩翼的隊友能夠從容插入進攻。當然,他的劍屬性並沒有完全惡化。2008年歐冠半決賽飛仙,幫助球隊擊敗巴薩,時隔9年再次闖入歐冠決賽。
2.關於為國出征的“進退”
兩人體育場的改造完美詮釋了“進退”,在對的時間找對了位置是好事。但在另壹個維度上,他們的進退選擇似乎有失偏頗,也給後人留下了無盡的思考和爭論。
從65438到0997,23歲的斯科爾斯開始為英格蘭踢球,直到2002年世界杯,他都是球隊的絕對核心。無論在霍德爾、凱文·基岡還是埃裏克森手下,姜頭的地位都是不可動搖的。如上所述,他曾經在國家隊進球,效率甚至超過了前鋒。
然而,在2004年的節點上,斯科爾斯遇到了困境。壹方面,他年近30,競技狀態下降。另壹方面,隨著傑拉德和蘭帕德的崛起,他在國家隊的地位受到了挑戰。最終那屆歐洲杯,雙德占據442中路,斯科爾斯被擠到左路,也讓他吃了苦頭。杯後,他宣布退出英格蘭隊。
按照當時的主流輿論,大眾認為他退隊主要是因為被邊緣化。與其打得窩囊,不如直接走人,沒必要和埃裏克森爭論。但今年斯科爾斯在接受采訪時重提此事,稱不想繼續東奔西跑,因為要照顧家人。也許這兩個方面是促使他做出決定的因素,但哪個才是核心,只有他自己知道。
他的過早退出是三獅軍團的巨大損失,後面的案例也可以證明他是有希望和雙德有壹個完美的關系的。2006年世界杯八分之壹決賽,埃裏克森排出465,438+0,465,438+0的陣型,在哈格裏夫斯身後推進雙德,直接沖擊對手球門,也打出了不俗的表現。
如果斯科爾斯還在隊裏,把他放到中路後面的位置負責調度,然後找個防守型中場壓艙,讓雙德的巔峰更靠近鋒線,說不定三獅軍團的局勢會豁然開朗。
其實在2010世界杯之前,卡佩羅就邀請斯科爾斯回歸,但他最終婉拒了,他的英格蘭生涯以遺憾告終。如果他能忍得住“壹時的退縮”,在適當的時候“昂起頭”,或許自己和三獅軍團的歷史都會被改寫。
哈維年紀輕輕就成名了。22歲時跟隨鬥牛士征戰韓日世界杯,在關鍵比賽中也獲得出場機會。然而,2008年歐洲杯之前,西班牙還是“預選賽之王”,哈維的成年國家隊榮譽冊還是空白。當然,他自己也很郁悶。
2008年至2012的輝煌故事,大部分球迷都耳熟能詳,但細心的人會發現,32歲的哈維在受傷後的2012歐洲杯上,已經顯出了自己的老態。除了在決賽中助攻阿爾巴打進壹球,他在整個比賽中的作用是過去無法相比的。
所以,如果他在那個夏天之後就退隊,就像拉姆在2014那樣,哪怕是巔峰時期的急退代表,也是壹個無懈可擊的壯舉。可惜他強行“延續生命”到2014,最後只留下壹個孤獨的身影,令人唏噓。
他的“老而不退”與斯科爾斯正好相反。在他筋疲力盡的情況下“沖鋒陷陣”也是重大決策失誤。雖然哈維的國家隊成績斐然,但這最後壹個破綻其實是可以避免的,只是可惜他沒有把握好進退的分寸。
3.對俱樂部的忠誠“進退”關乎回報
在俱樂部裏,兩人都算得上是“壹生壹隊”,也都演繹著各自的“進退”故事。而他們的故事都有壹個關鍵詞,就是“回歸”,他們的選擇截然相反,非常耐人尋味。
2011的歐冠決賽結束後,37歲的斯科爾斯突然宣布退役,讓人感到非常惋惜的同時,因為姜頭兒當時狀態很好,再打個兩三年問題不大。
他的退役讓弗格森陷入了困境,弗格森爵士晚年的球隊中幾乎沒有好的中場。斯科爾斯退役後,指望安德森或者博格巴來接過衣缽是不現實的,所以老人希望姜頭能在2011年底復出。
普通人這時候肯定壹笑置之。畢竟他們都不年輕了。規劃好自己退休後的生活才是關鍵。但是,忠於紅魔壹生的他,此刻並沒有選擇退卻,而是勇往直前去救火,在2012年初重返賽場。
後來又打了壹年半,幫助球隊拿到英格蘭頂級聯賽第20個冠軍,2013年5月隨導師退役。他這壹次的“進步”也算是成功了,晚年還能利用余熱幫助主隊渡過難關。他的選擇令人欽佩。
哈維真正離開巴薩是在2015的夏天,此後壹直效力於卡塔爾的薩德爾隊,並在2019退役擔任球隊主教練。結果今年年初巴薩告急,巴爾韋德離校,紅黑軍團需要新的掌舵人。
根據哈維本人以及各路媒體的消息,巴薩高層確實前往卡塔爾與哈維會面,並向他詢問了立即執教巴薩的可能性。但是,作為壹個教練組新人,哈維在夢想面前(執教巴薩)並沒有選擇“向前沖”和“後退”。有時候需要勇氣。
畢竟像瓜迪奧拉、齊達內這樣的教練並不多見。雖然我們不能說哈維壹定沒有這樣的能力,但他可能覺得時機還不成熟。
如果今年回去收拾殘局,壹旦大有作為,他將被視為下壹個瓜迪奧拉,但如果失敗,後果不堪設想。留下陰影之後,即使他做好了未來重返諾坎普的準備,他所面臨的阻力也可能是不可想象的。而他現在所做的決定,即使塞蒂恩執教失敗,也與他無關。這種暫時的“退”可能是為以後的“進”做鋪墊。
人生的“進退之道”博大精深,大師們的智慧並不能完全駕馭。作為普通人,我們應該三思而後行。
(石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