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各地都產羊肉粉,只有遵義羊肉粉出名。在遵義城的大街小巷,羊肉粉屋數不勝數,食客的數量更是首屈壹指。遵義羊肉粉早在清朝中期就出名了。凡是來遵義嘗過遵義羊肉粉的人都贊不絕口。遵義人特別喜歡羊肉粉。尤其是冬天,吃壹碗熱騰騰的羊肉粉,全身都暖暖的。去餐館的人都很熱情。當地有個習俗:每到冬天的至日,全城人都要吃壹碗羊肉粉。據說這天吃羊肉粉整個冬天都不冷。羊肉粉的主要原料是羊肉和米粉。它的做法是:先將米線在沸騰的鍋裏燙三次,去掉米線本身的酸味,放在瓷碗裏。然後在米線上放壹層薄薄的羊肉片。這種羊肉片經過熟制、壓榨、切割,最後澆上鮮紅的花椒油,撒上壹些花椒粉、蒜苗、小蔥、蘿蔔等。又蒸又香,很誘人。吃羊肉粉最重要的是原湯的味道。總的來說,遵義居民喜歡選擇思南縣產的短腿山羊,因為這個地區的山羊肉質細嫩,腥味小。當天宰殺去皮不洗放入鍋中。煮羊肉湯時,先將新鮮羊肉放入鍋中,小火慢燉。羊肉湯清而不濁,鮮而不腥。除了肉骨頭,用壹兩只母雞加壹點冰糖。這湯特別好喝。
材料:100克米粉,25克帶皮熟羊肉。
調料:羊油、胡椒面、花椒粉、鹽、味精、辣椒油、原湯、香菜、蔥花等。
制作方法:煮沸。將羊肉洗凈,切塊,放入鍋中用大火煮開。撇去浮沫後,用小火燉。拿出來放在壹起用重物壓。冷卻5小時後,切成3厘米寬、5厘米長的薄片。將米粉用冷水浸泡去除酸味,放入燒開的鍋中,燙透,用漏勺撈出,放入面碗中。將羊肉片鋪在面粉上,舀入鹹汁湯、羊油、花椒粉或花椒油,再加入味精、花椒粉、蘿蔔、蔥花。
風味特點:羊肉熟而不爛,米粉潔白,湯汁鮮爽,麻辣鮮香,油而不膩。是遵義地區的著名小吃,榮獲第二屆“中華名小吃”稱號。
技術要領:羊肉切得越薄越好。辣椒油要鮮紅,用羊油做的。煮羊肉時,放幹辣椒、冰糖、陳皮、料酒、生姜等。,而且不應該有臭味。
這是貴州各地廣為人知的風味美食。在貴陽有個花溪牛肉粉的牌子,在六盤水有個蘭家牛肉粉的牌子,其實就是壹種用牛肉做醬料的米粉。然而,由於其獨特的風味,它受到人們的喜愛。除了味道,喝壹碗香氣誘人、味道濃郁的原味牛肉湯也是壹種美味的享受,人們把它當作早餐和午餐。
原料和調料:
鮮牛肉1000g、米粉、泡蓮子、酸菜(青菜制)、黃油、洋蔥、花椒、八角、山奈、草果、砂仁、香葉、茴香、桂皮、鹽、幹辣椒、香菜、味精。
具體制作方法:
1.將牛肉洗凈切成大塊,放入鍋中煮熟。鍋燒開後,反復去除血沫。將適量的花椒、八角、山奈、砂仁、香葉、茴香、肉桂、幹辣椒(整個)用紗布包好,放入鍋內與姜片壹起與牛肉小火燉至牛肉基本熟透。取出壹半,切成1cm見方。牛板油被提煉成黃油,放在容器裏單獨取出。
2、米線,用水漂白;將辣椒面糊好,用幹辣椒烤成面條(不要太碎);泡酸蓮藕白,從泡菜壇中取出切成小塊,裝成配菜用小碟;酸菜,切成1.5-2厘米長的段;蕪菁切成8毫米左右的段;
3.吃的時候按以下順序操作:米粉(壹般壹碗牛肉粉大概是150g-200g)放入燒開的鍋裏,煮透,撈出放入湯碗裏,蓋上牛肉片(25g),蓋上燉牛肉丁(25g)或牛筋丁,加入適量酸菜和少許黃油,最後澆上燒開的高湯,撒上。
風味特點:肉爛酥嫩,粉滑嫩,湯清勁,麻辣鮮香。
制作要點:肉片要切薄,米粉要燙透。為了讓湯汁清澈,最好不要加醬油和油辣椒,根據每個人的口味糊辣椒面。原湯要加適量的鹽,味道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