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事故過程
壹家五金店的焊工正在修理店裏的壓縮機和冷凝器。最後氣壓測試時,因為沒有壓縮空氣,焊工用氧氣代替。試壓到0.98mpa時,壓縮機漏氣,焊工立即補焊。引弧瞬間,壓縮機立即爆炸,店鋪被炸,焊工當場死亡,多人受傷。
2.主要原因分析
(1)店鋪不能作為焊接場所。
(2)焊補前應打開所有孔蓋,焊補必須無壓進行。
(3)氧氣是助燃物質,不能代替壓縮空氣。
3.主要預防措施
(1)店鋪不能作為焊接場所。如急需焊接,應采取切實可行的防護措施,即動火作業點10m範圍內無易燃物品,並備有相應的消防器材。
(2)補焊時,應釋放壓力。
(3)禁止用氧氣代替壓縮空氣進行壓力試驗。
例12:裝卸工違章操作,導致氧氣瓶爆炸。
1.事故過程
壹個單位用卡車運送新充的氧氣。為了方便起見,裝卸工們從車上用腳蹬著氧氣瓶。第壹個氣缸剛倒,第二個氣缸剛撞上,立刻導致兩個氣缸爆炸,造成壹死壹傷。
2.主要原因分析
兩個氣瓶相互碰撞,氧氣瓶碰撞時壓縮氣體劇烈振動,使壓力上升,使氣瓶某處產生的壓力超過瓶壁的強度極限,導致氣瓶爆炸。
3.主要預防措施
(1)搬運氧氣瓶時,應避免碰撞和劇烈震動,並戴好安全帽和防震圈。
(2)裝卸氧氣時嚴禁滾動。
例13:焊接修復酸罐爆炸
1.事故過程
某單位運載硫酸的罐底泄漏,補焊時,罐底放在地上,人孔朝下。當焊工開始起弧時,酸罐爆炸,將焊工當場燒傷,並造成在場的壹名工人死亡。
2.主要原因分析
通過取樣分析可知,罐料不是耐酸鋼,在稀硫酸的作用下,罐料中的鐵會與酸發生如下反應:
鐵+硫酸=硫酸亞鐵+氫氣
根據上式可知,酸罐內會充滿氫氣和空氣的混合氣體,而空氣中氫氣的含量超過了爆炸極限範圍,所以很明顯罐內的混合氣體是電焊火花爆炸的。
3.主要預防措施
焊接酸堿罐前,要先了解罐內情況,然後用(堿)水清洗。只有當其中的液體或氣體排盡,焊件未密封時,才能進行焊接。裝有稀硫酸的罐應由耐酸鋼板或襯鉛鋼板制成。
例14:焊接柴油罐爆炸
1.事故過程
拖拉機廠汽車裝載的柴油箱出油管在油閥附近損壞,需要焊接修復。操作人員將罐內柴油排出後,並未進行清理,只是打開井蓋進行焊補,隨即發生爆炸,造成現場3人死亡。
2.主要原因分析
(1)油罐內的柴油排出後,罐壁內表面仍有壹層油膜,罐內的揮發性油氣與進入的空氣形成爆炸性混合氣體,在高溫下被焊接引爆。
(2)焊工盲目施焊和修理,造成事故。
3.主要預防措施
(1)焊接前必須更換柴油罐,達到清洗標準後才能進行修復。
(2)焊接時,應打開油箱的所有蓋子和閥門,並通入壓縮空氣。
例15:泄漏的酒精桶焊接爆炸。
1.事故過程
某廠制藥車間將泄漏的酒精桶送機修組進行焊接修復。焊工甲焊接後不久,酒精桶爆炸,飛來的桶蓋將裝甲頭部炸裂,當場死亡。
2.主要原因分析
焊前酒精桶未清洗幹凈,桶內仍有酒精。酒精易揮發,在密閉容器內與空氣形成爆炸性混合氣體,氣焊時點燃爆炸。
3.主要預防措施
(1)裝酒精的容器在焊接前必須用清水清洗幹凈,焊接時要打開蓋子。
(2)施焊前,焊工必須弄清容器內已裝了哪些易燃易爆物品及清理情況,不要盲目用熱焊修補。
例16:焊工引弧引起後艙爆炸。
1.事故過程
壹個船廠的兩個加油工在封閉的艉艙裏最後壹次噴漆,中午前噴漆工作結束。當離開後艙時,人孔蓋半開半閉。艙口蓋周圍沒有提示危險的標誌(如艙室已經油漆過,火不能靠近等。).下午3點左右,壹名舾裝鉚工登船安裝小框架,工作位置靠近尾艙。氣割點火時,鉚工發現自己沒帶電子打火機,於是讓焊工幫他點火。焊工順手拿起焊鉗,在船尾艙口蓋上劃了壹個弧。然後壹聲巨響,船尾艙門爆炸了。當場造成8人死亡,6人受傷。
2.主要原因分析
(1)油漆中苯與空氣混合的可燃氣體達到爆炸極限。另外,炎熱的天氣加劇了苯中可燃氣體的濃度,所以壹遇火災就立即爆炸。
(2)尾艙塗裝後未設置警示標誌和監護人。
(3)塗裝後的後艙沒有采取通風措施。
3.主要預防措施
(1)船尾艙周圍應設置警告標誌和監護人。
(2)船尾艙內應通入壓縮空氣,以降低可燃氣體的濃度。
(3)焊工引弧時,要註意周圍環境(即易燃易爆物質)。
例17:焊接填充汽油罐爆炸
1.事故過程
某廠車隊出現裂縫的空油箱需要焊接修復。焊工班提出不采取措施直接焊接很危險,車隊卻說空罐是幹的,不危險。結果沒有采取任何安全措施;即使沒有打開機油加註口的蓋子,也會進行焊接修復。現場的情況是,壹個焊工蹲在地上燒氣焊,另壹個工人手裏拿著壹個汽油桶。剛開始焊接,汽油罐就爆炸了,兩端的頭飛了出來,罐體被炸成鐵板,正在操作的氣焊工被炸死。
2。主要原因分析
車用汽油的爆炸極限為0.89% ~ 5.16%,爆炸下限很低。因此,空桶雖然幹燥,但只要桶內壁銹面上的微孔吸收少量殘油,或者殘油甚至汽油蒸氣在桶縫中揮發擴散,就很容易達到並超過爆炸下限,遇焊接火焰或電弧就會爆炸。另外,能打開的洞的蓋子沒打開,爆炸威力更大。
3.主要預防措施
(1)未經安全處理,禁止修理和切割燃料容器和管道。
(2)嚴禁用焊接方法修補和切割無孔的密封容器。
(3)燃料容器的焊接修理應按規定采取相應的安全組織措施。
示例18:氣割汽油箱爆炸。
1.事故過程
某處某軍用汽車拉著裝滿汽油的空桶。沒有任何手續,直接找到氣焊工甲,要求從中間切開空油桶。當時A要求先清洗再切割。兩個士兵把油桶拿走了。l小時後,兩個兵又把油桶拉回來,對A說:“用2斤堿和熱水洗兩遍,再用清水洗兩遍。”a將油桶的大小孔蓋打開;水平放在地上,站在桶底壹端切割。壹個小洞被鉆開,油桶就爆炸了。桶底被炸開了,把A的腿壓成粉碎性骨折。桶底飛出近5米,桶後移近1.5米。
2.主要原因分析
(1)汽油桶清洗不徹底,桶內還有殘留的汽油及其蒸氣。切割的火焰點燃了桶裏的汽油,爆炸了。
(2)油桶清洗後未經氣體分析盲目切割;造成事故。
3.主要預防措施
(1)盛裝燃料油的容器在焊接和切割前,必須經過嚴格的清洗、更換等安全處理,經氣體分析和檢測後,方可進行動火修補或切割。
(2)修理或切割空油桶時,應打開孔蓋,將油桶水平放置在地面上。操作人員應站在油桶的側面,避免油桶蓋的操作,以防爆炸時油桶端蓋(此處強度較弱)爆裂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