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營養對健康的影響

營養對健康的影響

營養對健康的影響

營養對健康的影響,人每天都需要從飲食中獲取壹些營養素,只有食物中的營養素才能延年益壽。如果長期缺乏基本營養,人就會處於亞健康狀態。讓我們來了解壹下營養對健康的影響。

營養對健康的影響1營養是生命和健康的支撐。

營養控制健康

如果人體是壹臺機器,食物就是保證這臺精密機器正常運轉的動力。食物的數量和質量得不到保證,必然會影響身體健康、情緒和精力。

醫學專家認為,營養不足和營養不均衡是導致許多疾病的重要原因。因此,科學膳食、合理營養補充是提高體質、增強機體抵抗力、減少和克服疾病、實現健康長壽的重要途徑。

營養對健康的重要性

與大腦功能有關

成年人如果營養不良,容易疲勞,耐力差,註意力和記憶力下降,影響身心工作效率。營養不良還會對嬰幼兒的大腦發育造成災難性的影響,導致智力和身體發育不良,成年後無法彌補,還會把缺陷遺傳給下壹代。

與疾病發生和發展有關的。

營養與許多疾病的發生直接或間接相關,如缺鐵性貧血、缺碘性甲狀腺腫、維生素D和缺鈣性佝僂病等。營養不良和免疫力下降會增加傳染病的流行。營養失衡往往成為肥胖、心血管疾病和壹些腫瘤的誘因,嚴重影響人體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影響內分泌功能

營養不良會影響內分泌功能。女性營養不良會導致閉經,孕婦營養不良容易導致早產,胎兒容易出現先天性營養不良、先天畸形或死胎,男性營養不良會導致性功能障礙,影響生育能力。

保健和疾病預防的重要方面

合理營養是保健防病最基本、最重要的環節。合理的營養可以促進組織再生,增強機體對疾病的抵抗力,促進生長發育,提高智力,降低發病率和死亡率。患者還可以通過飲食調配,縮短病程,加速康復。

營養對健康的影響2營養在人的壹生中的重要作用很難用語言來充分表達。可以說,從胚胎期到生命末期,人體無時無刻不需要營養,人的生長發育、健康水平、勞動能力、壽命都與營養密切相關。今天,飲食、營養和健康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話題之壹。

營養與大腦功能有關。營養不良會對嬰幼兒的大腦發育造成災難性的影響,導致智力和身體發育,即使成年後也無法彌補,還會把缺陷遺傳給下壹代。營養不良的成年人表現為耐力差,易疲勞,註意力和記憶力下降,從而影響體力和腦力工作的效率。

營養與許多疾病的發生發展有直接或間接的關系,如缺碘性甲狀腺腫、缺鐵性貧血、維生素D和鈣缺乏性佝僂病等等。營養不良和免疫力下降會增加傳染病的患病率,延長病程,影響康復。營養失衡往往成為肥胖、心血管疾病和壹些腫瘤的誘因,嚴重影響人體健康,甚至威脅生命。營養不良還會影響內分泌功能,包括性腺功能。

女性會閉經,男性會性功能障礙,影響生育率。孕婦營養不良很容易導致胎兒早產、先天性營養缺乏、先天畸形或死產。壹般來說,營養對健康的綜合影響最深刻的體現在死亡率和平均預期壽命上。

合理營養是保健防病最基本、最重要的環節。不僅能促進生長發育,增強體質,提高智力,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競技水平,還能保證正常生育,促進優生優育,有助於保持青春,延緩衰老,延年益壽;它還能促進組織再生,增強機體對疾病的抵抗力,降低發病率和死亡率。即使不幸患病,在患病期間,也可以通過飲食調配,縮短病程,加速康復。

對每個個體來說,營養與機能狀態、智力水平、勞動能力、免疫功能、優生優育和預期壽命有關。對於壹個民族來說,營養關系到民族的整體素質,關系到壹代人甚至幾代人的健康水平,關系到國家和民族的未來。這壹切隨時隨地警示著人們:為了健康,我們必須重視營養。

具體來說,平衡膳食是指膳食營養供給與機體生理需求同時在四個方面建立平衡關系,即氨基酸平衡、熱量營養成分平衡、酸堿平衡和各種營養素攝入平衡,不缺、不偏、不亂。這樣才有利於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和利用。如果飲食關系失衡,即飲食不符合人體的生理需求,就會對人體健康產生負面影響,甚至導致壹些營養性疾病或慢性疾病。

食物的氨基酸平衡和蛋白質營養價值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食物中所含八種必需氨基酸的數量和比例。只有食物中提供的八種氨基酸比例接近人體所需比例,才能有效合成人體組織蛋白,否則會影響食物中蛋白質的利用。

世界衛生組織提出了人體所需的八種必需氨基酸的比例。比例越接近,其生理價值就越高。當生理值接近100時,即100%被吸收,稱為總氨基酸平衡。能達到氨基酸完全平衡的蛋白質,稱為完全蛋白質。我們可以用這個標準給各種食物的蛋白質中的氨基酸打分。

雞蛋和人奶的氨基酸比例與人體非常接近,可以稱之為氨基酸平衡的食品。但大部分食物中的氨基酸組成不平衡,因此蛋白質的營養價值受到影響。例如,玉米中的高亮氨酸影響異亮氨酸的利用;小米中精氨酸過高,影響賴氨酸的利用。

因此,以植物性食物為主的飲食要註意食物的合理搭配,以糾正氨基酸組成的失衡。如果將谷物和豆類混合制成大豆玉米粉和大豆小米粉,可以提高蛋白質的利用率和營養價值。

熱量營養素構成平衡,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可以為身體提供熱量。它們被稱為熱量營養素。當熱量營養素提供的總熱量與身體消耗的能量平衡時,當三種熱量營養素的攝入比為6.5: 1: 0.7時,提供給身體的熱量為:碳水化合物約占60% ~ 70%,脂肪約占20% ~ 25%,蛋白質約占10% ~ 15%。

熱量和營養素供應過多會引起肥胖、高血脂和心臟病;太少,導致營養不良,還會誘發多種疾病,如貧血、肺結核、癌癥等。這三種熱量的營養素是相互作用的。總熱量平衡時,比例不平衡,也會影響健康。

碳水化合物攝入過多時,會增加消化系統和腎臟的負擔,減少攝入其他營養素的機會。當蛋白質提供過多熱量時,會影響蛋白質的正常功能,造成蛋白質消耗,影響體內氨平衡。

當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熱量供應不足時,就會削弱對蛋白質的保護。要滿足生活和工作正常的熱量需求,通常情況下,壹日三餐的熱量分配應該是:早餐占30%,午餐占40%,晚餐占30%,這樣才能保證壹天的熱量平衡。

各種營養素的攝入是平衡的,各種營養素之間存在著復雜的關系,不同的生理狀態和不同的活動對營養素的需求是不同的,因此很難把握各種營養素攝入的平衡。因此,中國營養學會制定了各種營養素的每日供給量。相應的,我們飲食中的各種營養素在壹定時期內要保持在標準供給量的10%的範圍內。

這種相互間的比例可以稱之為營養素間的基本平衡。《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中建議,每人每天應攝入糧食300-500g,蔬菜水果400-500g,魚、禽、肉、蛋等動物性食物100-200g(魚蝦50g,禽肉50-65438)。

酸堿平衡,正常情況下,人體血液的PH值由於自身的緩沖作用,保持在7.3-7.4之間。人吃適量的酸性食物和堿性食物,會維持體液的‘酸堿平衡’,但如果食物搭配不當,就會造成生理性酸堿失衡。當食物搭配不當,飲食中酸性食物超過所需量時,就會導致血液酸性、血色加深、黏稠度增加,嚴重時甚至會出現酸中毒。同時還會通過增加體內鈣、鎂、鉀血漿的消耗,造成缺鈣。

這種現象叫酸性體質,會影響健康。常見的酸性食物有:蛋黃、大米、面粉、雞肉、鰻魚、鯉魚、豬肉、牛肉、魷魚幹、啤酒、花生等。

營養對健康的影響。營養是生命之源。我們來看壹個事實,如果壹個健康的人7-10天不吃任何食物不喝水,妳覺得會發生什麽?除了空氣和水,食物是人們用來維持生命的主要東西,也就是食物中的營養賦予了人生命。營養是生命之源,從胚胎形成的那壹刻起,到人類生命的終結,營養無時無刻不滋養著人類的生命。這就是“營養與生命”。

二、藥物控制疾病看看我們身邊正在遭受疾病折磨的人: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痛風、乙肝、脂肪肝、甲亢、關節炎、胃炎、嚴重失眠、癌癥等。面對這堆常見的慢性病,疾病能通過藥物治愈嗎?其實醫學能做到的最好的就是把慢性病控制在壹定範圍內,這就不錯了。

三、營養修復細胞而且真正能讓妳康復的肯定不是藥物,因為藥物的成分並不是細胞修復所需要的成分。壹旦給予足夠的時間和營養,如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和脂肪,人體就會開始自我修復的過程。因為大約六個月後,所有人體內的大部分細胞都會更新90%,產生新的組織。

胃細胞每7天更新壹次;皮膚細胞每28天更新壹次;肝細胞每180天更換壹次;紅細胞每120天更新壹次;壹年左右,體內98%的細胞都會更新。只要營養充足,受損的器官經過壹段時間後,通過細胞不斷的“代謝”和“自我修復”,就會被“軟置換”,產生“新的”組織和器官。很多很多疾病都有機會完全康復!

“再努力也只能活壹次,最有錢的人也買不到額外的時間。”如果我們能在收獲健康和自由的同時幫助更多的人,我們只會得到有限的生命,過上健康、快樂、長壽和有質量的生活。多麽有意義的事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