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太子參的繁殖方法包括種子繁殖和根莖繁殖。
(1)塊根繁殖:采收時要同時選種,芽完整、參大、無病蟲害的根為佳。初霜種植前後,頂芽已經膨大,須根生長過晚,在種植過程中容易受到傷害。在完成的畦面上,沿畦的縱向挖壹條溝,深12cm,種子人參斜放在溝的壹側,芽頭在同壹位置,離地6cm,俗稱“上平下不平”;按照12-15cm的行距開新溝,把挖好的土蓋在已經鋪好種子根的溝裏,把種子放在新溝裏,依次種植,最後把邊框塑造成拱形的背。每667㎡使用80-100kg種子根。這種方法叫做斜植或豎植。也可以把種子根平放在溝裏,使頭尾相連,行距和以前壹樣,覆土6cm,稱為平栽或臥栽。種子根系繁殖的覆土厚度非常重要。過深的人參根大,數量少,產量低,過淺的人參根小,質量差。5-6cm為宜。該方法收率高,在生產中應用廣泛。
(2)扡插繁殖:當長勢旺盛時,將地面上的枝條剪成5-6cm長,每根枝條有2-3個節,節全部插入地下,頂部葉片露出地面;7-10天後生根。
(3)種子繁殖:蒴果易裂,種子不易收集,常采用自然散落的種子就地育苗。原栽培區人參收割後,耙平,施1倍肥,種壹茬蘿蔔白菜,收割後再耙平。第二年春天落地的種子發芽出苗,到秋天長出3-4片葉時即可移栽或用作種子根。種子繁殖,當年只形成壹個錐形根。
(4)留種度夏:就地留種,選擇排水良好、優質高產的地塊作為丹田。長夏前後套種春大豆(早熟品種),株距30-50厘米。當太子參的植株枯萎變成幼苗的時候,大豆已經漸漸長出來了。盛夏時,它茂盛的枝葉被用來給蔭涼的參地降溫,保持土壤濕潤,使人參在夏天安全。或者在采收時,挑選頭部均勻的健康人參根,在院內陰涼處(不在屋檐下)或陰涼的空屋裏的地面上鋪10-15cm厚的濕沙,上面鋪壹層人參根,再鋪10-12cm厚的濕沙,再鋪壹層人參根。天氣幹燥時每4-5天灑水1次,保持濕潤。室外存放夏季要防雨,每隔15-20天翻1次。種植時要挑出來,選根壯的。
3.除草:生根繁殖,留草厚度2.5 ~ 3厘米為宜。滿苗後,將草完全覆蓋,並中耕松土,清除雜草。5月上旬過後,植株早已封閉,除了拔大草,可以停止除草。如果面積大,雜草多,化學除草更省力。具體方法是選擇播種後3 ~ 4天晴天(註意避開中午強光高溫時段),發芽前噴施除草劑軒尼詩1500倍,每畝40毫升。1個月後,必須用小釘耙將土壤疏松。
4.排灌:太子參怕澇。壹旦積水,容易腐爛,雨後犁溝壹定要排水通暢。旱季和雨季要註意灌溉,保持土壤濕潤,有利於發芽和植物生長。防止踩踏造成的足窩積水,以免造成根腐死亡。
5.追肥:若幼苗生長瘦弱,可追肥少量稀人糞尿形成硫酸銨,每畝10kg;也可稀釋400公斤人畜糞便和5公斤磷酸二銨混合灌溉。種子繁殖的,移栽後可適當施有機肥或人糞尿1 ~ 2次,可加施磷鉀肥。那些施足底肥的人不能再追肥來防止植物白長。
6.遮蔭:5月上旬,在每畦向陽面種植壹行玉米,每20厘米2株,壹般每畝種植3500株左右。到6月底7月初,玉米長高後的遮蔭效應有利於太子參的正常生長,推遲返苗時間,壹般可增產鮮參30 ~ 40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