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電磁爐的輻射源
電磁爐的工作原理是把50HZ低頻交流電源變成30KHZ-?40KHZ高頻交流電源直接加在電磁爐的線圈板上,產生大功率電磁場,然後利用電磁場使鍋體產生渦流加熱,也就是說電磁爐直接利用電磁輻射加熱鍋,所以熱效率最高,最節能。
普通電磁爐的線圈盤產生的電磁輻射除了在竈臺表面加熱鍋外,還會從內部和鍋內泄漏出去,產生人們所說的泄漏電磁輻射,這就是危害人體健康的電磁輻射源。泄漏的電磁輻射源的強度與電磁爐的功率和質量有關。電磁爐用電磁波加熱鍋,可見功率很大。即使電磁泄漏率很小,泄漏的功率值仍然很大,對人體的危害很明顯。
電磁爐的工作頻率是20KHz~30KHz,這個頻段的電磁波非常適合加熱鐵磁性的鍋碗瓢盆。但這個頻段屬於極低頻電磁波段。2001年,世界衛生組織明確宣布,長期接觸低頻磁場和低頻噪聲的人,患白血病、惡性腫瘤、胎兒畸形、耳鳴等疾病的概率是壹般人群的數倍。2001年,世界衛生組織下屬的國際癌癥研究機構將低頻磁場指定為可疑致癌物。電磁爐邊緣泄漏的電磁波強度很大,超出了人體的承受範圍。壹般建議盡量少用或者不用電磁爐,尤其是長時間使用吃火鍋。壹段時間以來,壹些不負責任的文章提到“醫院理療室用電磁波給病人治療,說明電磁爐產生的電磁輻射不壹定有害”,這是不科學的,也是極不負責任的。理療設備發出的電磁波為紅外和遠紅外,頻率範圍為300GHz至385THz,在人體皮膚中的穿透力僅為0.01至0.1 cm。遠紅外線對皮膚的表層和淺層具有加熱作用,因此用於許多疾病的輔助治療,如肌肉酸痛、肌腱炎、扭傷和不易愈合的傷口等。利用遠紅外線促進血液循環,達到輔助治療的目的。但是電磁爐發出的電磁波和紅外線的頻率相差很大,所以電磁爐產生的電磁波和理療用的紅外線不能混為壹談。
第二,電磁爐的輻射與鍋的材質有關。
電磁爐的輻射量和使用的竈具材質有很重要的關系,因為竈具是用來吸收電磁爐產生的磁場的。如果炊具材料的磁阻小,磁場吸收能力就強。建議消費者選擇不銹鋼電磁爐。另外,由於電磁爐的鍋體是利用鐵磁性分子和磁力產生振蕩來加熱的,所以鍋體要大面積接觸爐面。目前市面上大部分電磁爐都要求使用鍋,鍋的材質要求是鐵或者不銹鋼。消費者如果想用砂鍋烹飪,壹定要買經過專業加工的,比如底部的銀粉。
電磁爐用電磁波加熱鍋,可見功率很大。即使電磁泄漏率很小,泄漏的功率值仍然很大,對人體的危害很明顯。如果使用者攜帶金屬物品,如金屬框眼鏡、項鏈、金屬腰帶等。,這些金屬物體就像是接收天線的導向器,所以輻射會更大。
三、電磁爐的輻射範圍
目前國內還沒有關於電磁爐輻射的標準,使用的標準是遵循國際電磁兼容標準CISPR11。按照這個標準,大部分廠家的電磁輻射都在安全範圍內。目前,該標準存在兩大問題。第壹,不是強制檢測,企業可以主動送檢,也可以不送檢。這個問題決定了壹些對自己產品不自信的企業,可以不用電磁監測就上市銷售。
其次,這個標準測試方法是否適用於電磁爐也是壹個很大的問題。因為做飯時人是不斷移動的,如果這個標準只測量電磁爐邊緣的輻射強度,沒有垂直測量,不具有代表性。所以電磁爐輻射國家強制性標準出臺,才能真正適用。
目前科學家普遍認為長期暴露在0.2μt以下的電磁輻射下是安全的。但是任何形式的人工電磁輻射對人體細胞都有影響,我們接觸的大部分電器都會產生2μt以上的輻射。
從電磁爐輻射下降趨勢圖中我們可以看到,電磁爐在運行時都超過了安全輻射標準(0.2μt,輻射越高),其中19.74 μ t為19.74μt,超標10cm倍。但隨著距離越來越遠,電磁輻射衰減很快,在40cm處就已經符合安全標準,也就是說,
專家友情提示:使用電磁爐時,保持半米以上的距離。
大家都知道電磁爐有輻射,但是它的輻射水平和用的鍋有關。如果鍋料的磁阻小,磁場吸收能力強,建議您選擇不銹鋼電磁爐。而且孕婦懷孕期間最好不要用電磁爐。其他人在使用電磁爐時可以使用壹些防輻射的工具,比如防輻射圍裙或者手套,也可以有效的防輻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