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們在中國內地銷售額近2億元,這麽大的壹個速凍水餃市場,就是我們幾十名員工用手工包出來的。”通用磨坊大中華區副總裁兼董事總經理朱璽向記者介紹說,“嚴格的包制程序保證每只水餃都外形美觀、統壹、品質穩定,由熟練的工人手工包制,力度、彎曲度都拿捏得恰到好處,目前的機器無法模擬。”
記者看到,無論是對選料還是生產工藝,“灣仔碼頭”都制定了嚴格的標準。比如,生產水餃的主要餡料——豬肉,是從中國良豬產地四川和山東定點選購的,甚至對殺豬過程要求都很嚴格,在輕松的音樂中,專業的歐洲進口設備進行自動化壹條龍宰割,讓豬在無痛苦中死去。朱璽解釋說,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避免豬在恐懼中死亡導致肌肉中產生酸性物質,影響肉的口感和鮮美程度。“‘灣仔碼頭’只選用前腿豬肉,因為前腿豬肉是‘活肉’,肉質鮮美,有彈性,滑爽,不會含淋巴,保證了食用安全,而且適合於工業化生產,便於控制肥瘦比例。”他說。
“灣仔碼頭”的生產讓人感覺到太過精細,甚至有“繁瑣”之嫌。在記者參觀的兩個小時裏,生產區的工人洗了好幾次手,用於制作餡料的韭菜竟然都是壹根壹根地挑選後,壹根壹根地洗的。連蔬菜的切割也制訂了嚴格的指標,用從美國進口的切菜機,根據要求調節大小,切割蔬菜要壹次成型,保證顆粒均勻,不僅菜的形狀統壹美觀,而且最大程度保留汁水,使營養不流失。 表示,以前常有人不理解,打開“灣仔碼頭”速凍水餃,能清晰地看出餡料中的新鮮蔬菜,吃的時候還能分辨出肉味兒和菜味兒,秘密就在生產過程中對於標準的嚴格掌控,以及由“灣仔碼頭”創始人臧姑娘研制確認的“秘方”。
據介紹,擁有“灣仔碼頭”70%股份的通用磨坊旗下還有哈根達斯、貝蒂妙廚等世界級食品品牌,“灣仔碼頭”速凍水餃目前已在廣州速凍水餃市場占有50%的市場份額,在北京、上海也占到了1/3的市場份額,年銷售額近2億元。
業內說法
主動“露餡兒”體現質量意識
中國農業大學壹位食品專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中國的食品生產廠家極少組織消費者和媒介代表去參觀自己的生產車間。壹方面,很多機密的生產工藝不希望被外人知道,另壹方面,不少食品生產廠家怕被人看,因為自己或者衛生標準不過關,或者生產質量比較差。“灣仔碼頭”敢於“露餡兒”,不僅表現了自己對於產品質量控制的信心,而且體現出接受公眾監督的勇氣。這位食品專家還建議消費者,不要貪圖便宜去買那些不標配料表、不敢明示生產日期的速凍食品,那種產品不僅不能保證營養,而且可能會在餡料裏做手腳,偷工減料,甚至用蛋白冒充豬肉。
實際上,速凍水餃行業正面臨著壹次生死大關。根據國家有關部門的部署,第二批實施食品安全(QS)市場準入制度的十大類產品中,就包括速凍面米食品,最遲到明年1月1日,達不到QS準入標準的速凍水餃將不允許上市。而根據國家質檢總局、中宣部、國家發改委、中華全國總工會和***青團中央的***同部署,今年9月在全國範圍內開展“質量月”活動,食品將成為“打擊假冒,保護名優”的三大重點之壹。對於“灣仔碼頭”的做法,國家質檢總局有關負責人評價稱,企業主動抓產品質量,是壹種自覺行為,值得其他食品企業效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