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肝膽濕熱的中藥方

肝膽濕熱的中藥方

 肝膽 濕熱 是 中醫 病癥中的壹種,治療肝膽濕熱可以使用 中藥 方。下面由我給大家整理了肝膽濕熱的中藥方相關知識,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肝膽濕熱的中藥方

 安宮牛黃丸

 成份:牛黃、水牛角濃縮粉、人工麝香、珍珠、朱砂、雄黃、黃連、黃芩、梔子、郁金、冰片。

 性狀:本品為黃橙色至紅褐色的大蜜丸或者為包金衣的大蜜丸,除去金衣顯黃橙色至紅褐色;氣芳香濃郁,味微苦。

 功能:主治 清熱 解毒 ,鎮驚開竅。用於熱病,邪入心包,高熱驚厥,神昏譫語;中風昏迷及腦炎、 腦膜炎 、中毒性腦病、腦出血、 敗血癥 見上述證候者。

 龍膽瀉肝湯

 組成:龍膽草、梔子、黃芩、木通、澤瀉、車前子、 柴胡、甘草、當歸、生地。

 用法:水煎服,亦可制成丸劑,每服6-9g,日兩次,溫開水送下。

 功用:清瀉肝膽實火,清利肝經濕熱。

 茵陳蒿湯

 組成:茵陳、梔子、大黃。

 用法:上三味,以水壹鬥二升,先煮茵陳,減六升,內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現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清熱,利濕,退黃。

 肝膽濕熱的癥狀

 肝膽濕熱證為濕熱內蘊肝膽功能失常所致的病證。常因感受濕熱之邪或脾虛水濕內生,日久化熱,或長期過食甘肥厚味生濕助熱,影響肝膽功能所致。屬實證,臟腑同病,病位在肝、膽,往往涉及脾胃。

 常見脅肋灼痛脹痛,或脅下有痞塊按之疼痛,目黃,小便黃,身黃,色鮮明如橘子色,發熱,口苦,納差,惡心嘔吐,腹脹,大便或閉或溏,舌紅,苔黃膩,脈弦數或弦滑。

 肝膽濕熱以濕熱內蘊,肝膽功能異常為特征。或 陰囊 濕疹 ,或睪丸腫脹熱痛,或帶下黃臭, 外陰 瘙癢 ,舌苔黃膩,脈弦數等。

 肝膽濕熱的類型

 肝膽濕熱

 證候:頭痛目赤,脅痛口苦,耳聾、耳腫;或濕熱下註,陰腫陰癢,筋痿陰汗,小便淋濁,婦女濕熱帶下等。

 濕熱黃疸

 證候:陽黃身熱,面目、周身黃如桔色,小便黃赤短澀,大便不暢(或秘),腹微滿,口渴胸悶,煩躁不安,或有頭汗出,別處無汗,苔黃膩,脈滑數。治則:泄熱,利濕,退黃。

 濕熱阻滯肝膽

 證候:往來寒熱,胸脅苦滿,嘔不止,郁郁微煩,心下痞硬,或心下滿痛,大便不解或脅熱下利,舌苔黃,脈弦數有力。

 治療肝膽濕熱的 食療 方

 壹、黃花菜粥

  食材 :黃花菜30克、瘦肉末15克、糯米、白糖適量

 做法:

 1、黃花菜清洗幹凈,備用;糯米淘洗幹凈,備用;

 2、將黃花菜與糯米、瘦肉壹塊煮成粥食用,每日1~2次。

 黃花菜粥具有清熱涼血、消腫、利尿、止痛的作用,尤其是對急性黃疸型肝炎更具有有效的治療作用。可以說慢肝屬肝膽濕熱型,因此患者必須要多吃些具有涼血功效的食物。

 二、黃花菜瘦肉湯

 食材:黃花菜30克、精瘦肉60克

 做法:

 1、黃花菜泡發,清洗幹凈備用;精瘦肉清洗幹凈,剁碎後備用;

 2、將黃花菜與瘦肉壹塊放入鍋中,同時放入適量的清水,煮湯服用。

 黃花菜瘦肉湯對急性黃疸型肝炎具有很好的治療作用,除此之外還有像慢性乙型肝炎,這些都是肝膽濕熱者的常見並發癥,因此應該適當多食用些黃花菜瘦肉湯。

 三、五汁飲

 食材:梨、荸薺(馬蹄)、藕、鮮蘆根各100克,麥冬50克。

 做法:上述五味洗凈去皮後,使用器械或容器,粉碎絞汁飲用。

 有清熱解毒,生津止瀉功效,適用於慢性肝膽濕熱型。

 四、板藍根菊飲

 食材:板藍根30克,菊花晶2匙。

 做法:板藍根加水煎湯,加入菊花晶飲用,每日1次。

 有清熱疏風,明目解毒功效。適用於慢性肝炎、肝膽濕熱。

 肝膽濕熱對身體危害不小,壹定要及時接受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