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做了壹些研究,才知道不同產地的大米,品種和特點都不壹樣。南北大米差距不小。例如,南方生產的大米多為長粒秈稻,口感較硬。北方出產的大米多為粘性較強的短粒粳稻。
除了南北方出產的大米不同,各地的大米特點也不壹樣。在眾多的大米產區中,有六個地方比較有名,經過挑選也可以說是優質大米。買大米的時候,不妨辨別壹下這六個產地。
然後,懶喵就給大家壹壹介紹壹下這六個大米產區。讓我們來看看。這些地方的大米有什麽特點?有妳的家鄉嗎?
說起中國最有名的大米,我覺得黑龍江五常大米就是其中之壹。《舌尖上的中國》曾稱之為“中國最好的大米”。五常,位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屬於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夏季短,冬季長,晝夜溫差大。
受地理、氣候等因素影響,五常大米積累了較多的雙鏈糖成分,支鏈澱粉含量較高,籽粒飽滿,香味非常濃郁,煮出來的米飯也是香氣四溢。五常大米有個顯著特點:空碗不掛糧,剩飯不起死回生。即使是剩菜也不會變得僵硬。
難怪當地人說中國最好的大米在東北,東北最好的大米在黑龍江,黑龍江最好的大米在五常。五常大米是中國國家地理標註的產品,米袋的產品標準號上會標註“GB/T 19266”。買的時候要認這壹串數字。
盤錦位於遼寧省中南部,遼河三角洲中心,自古有“魚米之鄉”之稱。這裏四季分明,雨熱同季,加上西遼河灌溉、汙染少、土壤偏堿性等優勢,為水稻的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
盤錦大米,產於遼寧盤錦,也是中國國家地理的標誌性產品,2008年北京奧運會被指定為“北京奧運會專用大米”。盤錦大米顆粒飽滿,長寬適中,氣味清香,糊化溫度低。煮出來的米飯有光澤,嚼起來甜甜的,冷卻後不易再生長。
公主嶺市位於吉林省中西部。相傳清朝康熙年間,康熙帝東巡時曾將公主嶺作為休息站。地方官員專門買通禦廚的管事,把康熙皇帝吃的米換成地方米。沒想到康熙皇帝吃了之後大加贊賞,公主嶺大米成了當時的禦用大米。
公主嶺地區水稻成熟時晝夜溫差大,雨熱同季,非常適合水稻生長。公主嶺大米不僅是地方特產,也是中國國家地理的標誌性產品。其米粒長,色白,形狀規整,煮出的米飯油潤可口,松散柔軟,具有香、粘、滑、軟的特點。
萬年縣,位於江西省上饒市,地處長江流域和鄱陽湖水系。這裏氣候溫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地形復雜,非常適合水稻的生長。世界農業考古學家馬尼什博士曾把這裏稱為“上帝安排生產稻米的地方”。
江西千百年來被譽為“中國貢米之鄉”。這裏出產的萬年貢米也是中國國家地理的標誌性產物。萬年貢米的米粒大而細長,煮出來的米飯色澤鮮艷、飽滿、松軟有嚼勁,非常好吃。
射陽縣位於江蘇省鹽城市,臨近蘇北黃海,具有典型的海洋性氣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氣候溫和濕潤,水稻土鹽堿,非常適合種植水稻。這裏出產的射陽大米也是中國國家地理的標誌性產品。
射陽大米顆粒飽滿,晶瑩剔透。煮出來的飯香軟不粘手,涼了的飯也不會起死回生。又被譽為“江蘇第壹米”,在江南壹帶很受歡迎。
原陽位於河南省新鄉市,南臨黃河。屬暖溫帶季風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晝夜溫差大。因為地處黃河中下遊沖積平原,是肥沃的鹽堿地,又有富含有機物的黃河水灌溉,非常適合種植水稻。
元陽大米也是中國國家地理的標誌性產品,被譽為“中華第壹米”。元陽出產的大米,質地晶瑩剔透,香味純正。因為生長在鹽堿地,所以含有堿性和多種微量元素。不管是蒸飯還是粥,味道都很好。
從懶惰中學習。
別小看壹碗飯,裏面包含了很多知識。想煮壹鍋好米,首先要用好米。產地不同,氣候、土壤、水質等因素不同,產出來的大米自然也不同。下次選擇大米的時候,如果不知道從哪裏入手,不妨確定壹下上面提到的6個大米產區。
這六個地方分別是黑龍江五常、遼寧盤錦、吉林公主嶺、江西萬年、江蘇射陽、河南元陽,都是全國非常有名的水稻產區。這些地方出產的大米也被選為中國國家地理的標誌產品。從某種角度來說,是眾多大米中的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