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根莖繁殖。種子根的培養在4月下旬或8月下旬進行。田間選擇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植株作為母株,按20×10cm的行距種植。在初冬收獲地上的莖和葉後,根莖留在原地作為種子植物。
2.分株繁殖。薄荷苗高約15cm,宜套種補種。用分苗移栽。
3.扡插繁殖。5-6月,將地上莖枝剪成長度為10cm的插條。在整個苗床上,按照7×3cm的行距進行扡插,生根發芽後移栽到田間栽培。
第二,移植
1.薄荷在次年早春發芽前移栽,早栽早發芽,生長期長,產量高。種植時,將根莖挖起,選擇節間粗壯、短、無病害的根莖作為種根,切成7-10 cm長的段,然後按全畦25cm的行距,割10 cm深的畦。種子根按10cm株距斜放在溝內,用細土覆蓋,壓實澆水。
2.摘頂,5月份植株長勢旺盛時,應及時采摘頂芽,促進枝葉生長,有利於增產。
第三,第壹次刈割期的管理(從出苗到第壹次收獲)
1.查苗補種。苗木在田間基本完成後,應及時檢查苗木,缺失或稀疏的點、片應補植。
2.中耕除草。整苗後進行中耕除草和株間人工除草,以保持水分,提高(地面)溫度,消除雜草,促進幼苗生長。封育前翻耕除草2-3次。收割前拔掉地裏的雜草,防止其他雜草的氣味影響薄荷油的質量。
3.適時追肥。苗高10-15 cm時開溝追肥,每畝施尿素10公斤。閉排後,噴兩次5ml保+磷酸二氫鉀150g+尿素150g。
4.科學用水。薄荷在前期和中期需要更多的水分,尤其是生長初期,此時根系尚未形成,所以需要更多的水分。壹般每15天需要澆水壹次,從出苗到收獲需要澆水4-5次。封庫後要適量輕澆,防止莖葉瘋長倒伏,造成下部葉片脫落,降低產量。收獲前20-25天停水。收割時宜“刷白”地面。
5.疾病控制。薄荷的主要病害是黑脛病,發生在苗期。癥狀是莖基部收縮和凹陷,植物變黑、腐爛、倒伏和枯萎。暴發期可噴灑70%百菌清或40%多菌靈(100-150g)。
5-7月易發生薄荷銹病,噴施25%三唑酮1000-1500倍液葉。
65438+10月5-6月發生斑枯病,發病初期每周噴施65%代森鋅500倍液1次即可防治。
6.害蟲控制。薄荷的主要害蟲是“建橋者”,為害期在6月中旬和8月下旬左右。壹般種群密度為10頭/m2,每畝可殺15-20ml,噴1-2次,或噴80%敵敵畏1000次。
7.適時收獲。7月初,薄荷主莖10-30%花蕾盛開時,開始收獲。采收時,應將上部莖葉均勻剪去,剪下的薄荷應立即攤開晾幹,以免發酵。薄荷早收會降低出油率,晚收會增加薄荷中的呋喃含量,影響油的品質。枯萎的薄荷被及時打包,用於蒸餾和煉油。
四、兩刀期管理(第壹次收獲後至第二次收獲)
1.第二次刈割階段薄荷生長期短,第壹次刈割後要及時清理落葉進行蒸餾提煉。應盡快鋤去地面的殘茬、雜草和匍匐莖(壹般鋤去深度為2-3厘米),以促進- TJ幼苗從根部長出嫩枝。
2.鋤地後立即給茬澆水,使幼苗生長早、快,延長生長時間,提高產量。第二次刈割期澆水3-4次,苗高10-15cm時,畝(溝)施尿素10公斤,葉面追肥1-2次,收割前拔起雜草1-2次,確保收割前田間無雜草。
動詞 (verb的縮寫)收獲
1.采收時間為9月中旬至6月中旬。
2.太陽曬到七八成幹的時候,紮成小塊,然後完全晾幹。葉幹燥,葉深綠色,莖紫褐色或淺綠色,香氣濃郁者優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