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黃芩的功效與作用
(1)清熱燥濕
黃芩用於濕熱、發熱、胸悶、口渴、腹瀉、黃疸,故有清熱燥濕之功效。濕熱者,與滑石、砂仁、茯苓等同用。對於濕熱泄瀉、腹痛,相當於白芍、葛根、甘草。濕熱蘊結所致黃疸,可與陳印、梔子、淡竹葉等同用。
(2)涼血安胎
黃芩可治療孕婦胎動不安,涼血安胎。常與白術、竹茹同用,保胎。
(3)熱病的適應癥
黃芩主要用於治療熱病。溫病的特殊性表現為起病急、變化快、證候多。除了發熱,大部分都是高熱潛在。服用黃芩可以緩解病情。
2.黃芩是什麽?
(1)黃芩的形態特征
黃芩的根莖粗而多肉。黃芩莖基部自地面隆起,達30 ~ 120 cm,直徑2.5-3 mm,形狀似鈍四邊形,具細條紋。
(2)黃芩的生長習性
根系生長:黃芩屬於主根系統,前三年主根生長正常,主根中黃芩苷含量高;第四年以後,生長速度減緩,部分主根開始死亡,黃芩苷含量也大幅度下降。
莖葉生長:黃芩出苗後,其主莖逐漸長高,葉片數逐漸增多,然後形成分枝並出芽、開花、結實。
開花結果:在適宜的環境條件下,黃芩的開花結果可持續到霜凍和幹旱期。
生長環境:黃芩喜溫、耐寒、耐旱、耐澇,但不適宜在排水不良的土地上種植黃芩。所以黃芩壹般生在向陽的草坡和休閑荒地,海拔在60 ~ 1300之間。
3.黃芩的藥用價值。
黃芩性味:苦、寒。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安胎、降血壓的功效。可用於治療濕熱、暑熱所致的胸悶惡心、濕熱脹滿、腹瀉黃疸、肺熱咳嗽、高熱煩渴、血熱嘔吐、癰腫毒瘡、胎動不安等癥。
4.黃芩怎麽吃?
(1)阿膠秦煌湯
材料:秦15g,甜杏仁10g,陳阿膠15g,生桑白皮10g,生白芍5g,蔗梢20g,生甘草4g,鮮車前草25g。
步驟:
先用生糯米30克,水煮取汁,代水煎藥。
功效:
專治秋燥,緩解肺燥腸熱;治療腹瀉,緩解肛門熱痛,甚至腹痛腹瀉。
(2)人參黃芩五花肉湯
材料:豬肚500克,人參5克,黃連5克,甘草6克,大棗5克,幹姜15克,黃芩9克,半夏9克,蔥10克,姜10克,鹽6克。
步驟:
1.材料準備:將人參、黃連、炒幹草、大棗、幹姜、黃芩、半夏分別洗凈,裝入紗布袋中;
2.材料處理:生姜切塊,蔥切段;
3.五花肉的處理:五花肉反復洗凈;然後,把幹凈的紗布袋放進豬的肚子裏,用繩子把嘴紮緊,放進燉鍋裏;
4.燉的準備:加入適量的水、姜、蔥、料酒,大火燒開,文火燉50分鐘,加鹽攪拌均勻;
5.出鍋準備:將五花肉取出,去掉藥袋,切成4厘米長,2厘米寬的條狀,然後放入鍋中燒開。
5.誰不能喝黃芩
(1)不適合空腹喝。
空腹喝黃芩茶的人會喝醉,因為空腹喝黃芩茶會稀釋胃酸,抑制胃液分泌,阻礙消化,影響蛋白質的吸收,引起胃炎。所以空腹的人不適合喝黃芩茶。
(2)兒童不宜飲用
因為當茶葉濃度較高時,茶多酚含量過多,容易與食物中的鐵發生反應,不利於鐵的吸收,容易引起兒童缺鐵性貧血。所以孩子不適合喝黃芩茶。
(3)潰瘍病患者不適合。
黃芩茶是壹種胃酸分泌刺激劑。喝黃芩茶能增加胃酸分泌,增加對潰瘍面的刺激。此外,喝黃芩茶還可以阻斷體內亞硝基化合物的合成,防止癌前突變。因此,潰瘍病患者不適合經常飲用黃芩茶。
6.黃芩茶的功效
(1)降血脂和降血壓功能
1.黃芩茶含有總黃酮。有效成分總黃酮能明顯抑制血清總膽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的升高。
2.喝黃芩茶可以增加冠脈流量,改善腦血流量。
(2)安神助眠的作用
1.黃芩茶含有黃芩的葉、莖和花。其有效成分是縮小腦梗塞體積,修復腦神經元損傷,增強記憶力。
2.黃芩茶具有鎮靜清火、調節中樞神經系統的功效,能幫助飲用者緩解失眠,提高睡眠質量。
(3)潤肺去火的功能
黃芩對肺熱咳嗽和慢性咽炎有非常突出的防治作用。
7.黃芩茶怎麽喝?
黃芩茶有清熱解毒的功效,飲用方法很簡單。黃芩茶的飲用方法詳細介紹如下:
材料:黃芩6g,綠茶3g。
步驟:黃芩用200ml水煮沸,綠茶沖泡5 ~ 10分鐘,飲用至淡。也可以直接沖泡飲用。
功效:清熱利濕,解毒;抗炎、抗過敏、抗高血壓、利尿、利膽、解痙和鎮靜。
黃芩茶的制作工藝:以其莖、葉為原料,通過蒸等傳統工藝制作而成。
黃芩茶的泡茶方法:將黃芩茶7 ~ 8g加入2kg水中,續水2 ~ 3次。
小貼士:
黃芩茶有安神的作用。對於失眠患者來說,晚上喝壹杯黃芩茶為宜,可以達到理想的睡眠,不反彈。
8.壹種用於安胎的中藥
壹般來說,流產前會有壹定的征兆。比如先兆流產,表現為女性私處少量出血。癥狀嚴重的話會表現出壹種小腹的感覺。當出現這種跡象時,就有必要墮胎。如何選擇中藥保胎也需要根據孕婦的體質和流產癥狀的原因來制定藥方。
安胎中藥主要分為多種類型,如清熱安胎、健脾安胎、和胃安胎、養血安胎等。黃芪作為安胎基本方,與各種安胎中藥配合使用,發揮多種功效。
胎兒主要通過母體吸收營養,所以孕婦脾胃強壯有利於胎兒吸收充足的營養。我們需要健脾和胃才能達到保胎的效果,而能給孕婦健脾和胃效果的中藥有白術、糯米、砂仁。白術是健脾安胎的主要中藥材,砂仁是常用的安胎藥膳。常用於治療孕期嚴重反應引起的食欲不振、無食欲、嘔吐、惡心等。安胎中藥可以用來安胎。糯米松軟可口,不僅有保胎的功效,還能養胃,減少嘔吐對胃黏膜的傷害。
另外,母體的氣血對胎兒的成長也很重要,氣血不足很容易導致流產的先兆。養血益氣中藥是臨床最常用的方劑,主要包括地黃、白芍、當歸、阿膠、人參等藥材。比如婦科四物湯,我們在經期也可以服用,這是壹個很好的補氣血的方子。十全大補湯也是女性保胎的好選擇,但畢竟中藥保胎也是由藥材組成的。沒有流產跡象的孕婦,不建議長期服用中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