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記錄”)
不同名字的黑麻花(方)。
來源是桑科植物大麻的雄花枝。參見文章“大麻種子”的植物形態。
雌花穗分泌的樹脂中含有大麻酚、四氫大麻酚、大麻二酚等麻醉物質,其中四氫大麻酚活性最強,大麻二酚次之,大麻酚最小。大麻樹脂還含有大麻二酚酸、大麻酚和反式肉桂酸;此外,該樹脂還含有膽堿、胡蘆巴堿和毒蕈堿酸;還含有精氨酸、組氨酸等氨基酸。
麻花水蒸氣蒸餾得到約0.5%的揮發油,其中含有丁香酚、α-蒎烯、β-蒎烯、莰烯、α-松油烯、γ-松油烯、β-水芹烯、芳樟醇、氧化反式芳樟醇、柏木烯和α。
此外,它還含有哌啶,這是壹種惡臭物質。野生大麻特別臭,就是含哌啶多。
麻花仍含有抗菌成分,參見“麻葉”。
藥理作用①對中樞神經系統的作用
大麻或印度大麻脂(主要是雌花穗和少量果實、小葉和細長莖)對人的精神狀態有特殊影響。對中樞神經系統的作用可能因劑量、給藥途徑和服藥時的特殊環境而異,尤其與性格有很大關系。服用藥物後,人們可能會感到興奮,感到欣快,或沈溺於抑郁和恐慌。大劑量常產生幻覺,長期服用會導致智力下降,工作能力嚴重喪失。這些作用主要是由四氫大麻酚引起的,四氫大麻酚可以長期耐受,甚至在大於致死劑量的劑量下也能耐受,停藥時沒有戒斷現象。需要大劑量才能產生與吸入相同的效果,且效果發生緩慢,可能是消化液或部分消化液經過肝臟時破壞了有效成分所致。δ9-THC對動物中樞神經系統的作用既興奮又抑制,動物的自發活動受到抑制。但對外界給藥時,其反應更靈敏,能延長巴比妥類藥物的睡眠時間,但對苯丙胺引起的自發活動增加也有協同作用。小鼠腹腔註射有明顯的抗損傷(鎮痛)作用(熱板法)。
②抗菌作用
產自歐洲的大麻具有抗菌作用,其有效成分為帶有酚基或羧基的酸性無定形物質,不溶於水,溶於乙醚、石油醚等溶劑。1: 150000對結核桿菌有抑制作用,但對革蘭氏陰性大腸桿菌、銅綠假單胞菌、變形桿菌無效。全血、血漿和血清可使該成分部分失活,降低其抗菌效力。對於金黃色葡萄球菌來說,當這種成分的濃度為1: 100時,可以立即殺死;濃度1: 10000需要8個小時。臨床上可用於口腔、耳鼻喉科、皮膚的消毒。
對小鼠的毒性致死劑量為(mg/kg): 42.5(靜脈註射)、455(腹腔註射)、482(灌胃);對大鼠的半數致死量分別為28.6、373和666。中毒癥狀為運動障礙和反射亢進,繼而出現抑制、翻正反射消失、呼吸困難甚至死亡。死後屍檢可見肺充血水腫,其他臟器未見明顯異常。
性苦辛,性溫有毒。
①烏普本草:“雷公:辛,無毒。”
②藥性理論:“味苦,微熱,無毒。”
功能主要用於祛風活血。治療風疾、四肢麻木、全身瘙癢、婦女閉經。
(1)藥性理論:“治全身瘙癢,祛風邪血,主婦不能通待。”
②《綱要》:“治健忘癰內漏。”
宜忌①烏普本草:“恐牡蠣。”
(2)藥性論:“蟲為工具用。”
藥方壹:治風痹:麻花四兩,草烏壹兩,炒熟,即末,煉蜜並調成糊狀,每服三分,與白湯混服。(概要)
(2)治瘰癧:將蘄艾、艾葉均分,壹起搗爛,制成炒鍋。艾灸百強。(錢進方)
提醒妳:這種中草藥,麻花,來自網絡。使用前請遵醫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