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梨科最常為知的地生品種,就是我們所吃的菠蘿,即系鳳梨(Ananas)。香港本地都有土生土長的鳳梨,當然種是外地傳入的。
因此大部份人都以為鳳梨跟壹般植物壹樣是地生土栽,只不過它們葉子粗大,較壹般植物耐旱。
其實不然,即使地生的鳳梨有壹定耐旱能力,根系發育成熟,有吸收水和養份的能力,但它們的葉的功能,仍然比壹般植物強,以至地生的鳳梨在惡劣的環境下,仍然欣欣向榮。
其中我們食用的菠蘿,就能在瘦脊的地上生長多年及開花結果,因為鳳梨科的葉子做養基制同壹般植物不同。此屬專門科學研究,遲啲再講。
除了鳳梨Ananas之外,最常見的地生鳳梨科植物就是地星(earth star),即姬鳳梨(圖1),又名隱花鳳梨(因為花不明顯,開花時仍藏在葉心中)。
此屬多為細小的地生品種,最大的也不過30cm。雖然地生但它們絕不是仙肉植物,不合適砂質土壤。只要用壹般培養土種植便可,要勤灌水,薄肥多施。
地星是鳳梨科中除了菠蘿外,最受肥,又生長快速的壹族。
另壹個常見的品種就是沙鳳(圖2),狄克鳳梨(Dykia)。這個品種極耐旱,而且多生長在乾旱的沙漠或巖石上,這品種可以當仙肉植物養。
而叫人驚奇的是在花墟很多商鋪把它們稱為「水菠蘿」,並教人水養。告訴大家壹個事實,結果必死無疑。
其實沙鳳很受水,因為它們在乾旱的沙漠或巖石上生長,只能靠短暫下雨的日子,大量吸水,然後忍耐等候下壹次的大雨來臨。
它們能短期承受大量的水份,但長期水栽是致命的。
其它壹些鮮為本地人知的地生品種包括 Bromelia, Puya, Hechita, Orthophytum ...... 等等。
2. 葉生 (仍可以盆栽的)
這是大部份人種鳳梨科的方法,即使它們是靠葉生,根系不發達,或根部只用來支撐植株,人仍然習慣把它們種在盆裏(帶土或地栽)。
其中最常見和栽培最久的是 光萼荷Aechmea(圖3),包括美葉光萼荷,蜻蜓鳳梨等。
另壹大族就是積水鳳梨Neoregelia,又名羞鳳梨(開花時葉心變紅好像害羞臉紅),壹般人都把它們用泥土養在盆裏,其實它們並不吸收土中水份,乃是靠葉子吸收水和養份維生。其中代表品種五彩鳳梨Neoregelia carolina variagata,或其雜交種和變種。另壹流行品種是中小型的 火球 Neoregeiia 'Fireball'(圖4)。
其它葉生的包括果子蔓Guzmania,包括所有被稱為「紅星」的鳳梨及 鶯歌鳳梨Vriesea,又名紅劍或寶劍鳳梨(圖5)。這兩個品種都是不用土栽也能生長的,而且它們在室內光線中都能生長得很好,不用強光。只是很怕熱,本地的夏天炎熱,它們要「嘆冷氣」。它們也是鳳梨科中的「無刺族」,葉沿無刺,其它品種大多有小刺或強刺,因此這兩屬非常適合作室內觀常植物。
少為人知的品種有需要強光的 水塔花Billbergia,愛陰冷的雀巢鳳梨Nidularium等等。
其實以上的品種只要葉杯積水不乾,葉子有水濕,它們基本上泥土沒有水,也不會死的。因為它們的根是沒有吸收水和養份的功能。這類品種可以用養蘭花的材料栽植,例如蘭石,芒骨,水苔,蛭石,珍珠巖......當然,用土栽也行,但註意夏天泥土不要太濕,會爛根。同時施肥在土裏對它們是沒有功效的,若要施肥要極稀的液肥,混合水中,澆在葉中心杯裏。最重要的是所有鳳梨科都不能用包含銅和鋁的化學肥,因為這雨種金屬對它們來講是毒藥,想佢地死就請佢地飲銅鋁吧!
然而,施肥對這類的品種有壞影響,就是斑葉品種葉容易變回綠色或退色,而且生長過旺盛也,葉色不濃艷,葉子陡長,失去觀常價值。尤其是水塔花,它們美麗的葉色是因為惡劣的生長條件(強光和水少)而歷練出來,所以不要竉壞妳的鳳梨了。
3. 氣生(像蘭科壹樣,甚至不用植料都能長生好)
這類型的生態形式的鳳梨科包括所有的空鳳Tillandsia(圖6) (除了少數全綠光滑葉的品種,例如Tillandsia dyeriana蠍尾鳳梨,它要像葉生的那樣種)。
這類氣生的鳳梨也是靠葉吸收水和養份,但比以上所講葉生的更強的吸濕基制和耐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