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吃紅皮蒜和白皮蒜哪個對人體益處大些

吃紅皮蒜和白皮蒜哪個對人體益處大些

大蒜(白皮)營養分析:

大蒜是餐桌菜肴中壹種最常見的食物,即可以生吃,也可以調味。大蒜的特殊功效之多使它成為《時代周刊》十大最佳營養食品之壹。

1. 調節胰島素:近年來由於人們的膳食結構不夠合理,人體中硒的攝入減少,使得胰島素合成下降;而大蒜中含硒較多,對人體中胰島素合成下降有調節作用,所以糖尿病患者多食大蒜有助減輕病情;

2. 抗癌防癌:大蒜能保護肝臟,誘導肝細胞脫毒酶的活性,可以阻斷亞硝胺致癌物質的合成,從而預防癌癥的發生。同時大蒜中的鍺和硒等元素還有良好的抑制癌瘤或抗癌作用;

3. 降低血脂、防止血栓:大蒜有效成分具有明顯的降血脂及預防冠心病和動脈硬化的作用,並可防止血栓的形成;

4. 延緩衰老、預防鉛中毒:常食大蒜能延緩衰老;它的抗氧化性優於人參;經常接解鉛或有鉛中毒傾向的人食用大蒜,能有效地預防鉛中毒;

5. 預防關節炎:大蒜能“除風濕,破冷風”,對風寒濕類關節炎有抑制作用;

6. 防止癌腫:大蒜素及其同系物能有效地抑制癌細胞活性,使之不能正常生長代謝,最終導致癌細胞死亡,並且大蒜素還能激活巨噬細胞的吞噬能力,增強人體免疫功能,預防癌癥的發生;大蒜素能阻斷亞硝酸鹽致癌物質的合成而防治癌腫;

7. 抗炎滅菌:紫皮大蒜揮發油中所含的大蒜辣素等具有明顯的抗炎滅菌作用,尤其對上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黴菌性角膜炎、隱孢子菌感染有顯著的功效。另據研究表明大蒜中含有壹種叫“硫化丙烯”的辣素,其殺菌能力可達到青黴素的十分之壹,對病原菌和寄生蟲都有良好的殺滅作用,可以起到預防流感、防止傷口感染、治療感染性疾病和驅蟲的功效。

大蒜(白皮)適合人群:

1. 大蒜特別適宜肺結核、癌癥、高血壓、動脈硬化患者。

2. 大蒜辛溫,多食生熱,且對局部有刺激,陰虛火旺、目口舌有疾者忌食;患有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肝病以及陰虛火旺者忌用;眼病患者在治療期間,應當禁食蒜和其他刺激性食物,否則將影響療效;同時大蒜不宜食用過多容易引起動火,耗血,有礙視力。

大蒜(白皮)食療作用:

大蒜味辛、性溫,入脾、胃、肺經;具有溫中消食、行滯氣、暖脾胃、消積、解毒、殺蟲的功效;主治飲食積滯、脘腹冷痛、水腫脹滿、泄瀉、痢疾、瘧疾、百日咳、癰疽腫毒、白禿癬瘡、蛇蟲咬傷以及鉤蟲、蟯蟲等病癥。 紅皮大蒜醫學妙用:

殺菌消炎:1954年,蘇聯醫學家就證實了大蒜汁能在3分鐘內殺滅培養基內的細菌,隨著醫學的發展,大蒜中含有的大蒜素具有廣譜抗菌效果壹壹得到了證明,它對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病毒、流行性感冒病毒、乙型腦炎病毒、肝炎病毒、可致嚴重腦膜炎的新型隱球菌、肺炎雙球菌、念球菌、結核桿菌、傷寒、副傷寒桿菌、阿米巴原蟲、陰道滴蟲、立克次體、葡萄球菌、痢疾桿菌、霍亂弧菌等多種致病微生物都有殺滅作用。

預防癌癥:大蒜能夠阻斷致癌物質———亞硝胺的合成,抑制癌細胞生長,對癌細胞有殺傷作用。大蒜內含豐富的硒,能加速體內過氧化物的分解,減少惡性腫瘤所需的氧氣供給,從而抑制癌細胞。科學家認為,大蒜對白血病、口腔癌、食管癌、胃癌、乳腺癌、卵巢癌等均有預防作用。

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科學家給大蒜的另壹個外號是“血管清道夫”,研究人員發現長期吃大蒜的人血管內壁裏的沈積比不吃的人要輕很多。而血管壁沈積是心血管病的壹大誘因,時間長了會讓動脈阻塞、彈性變差,引起中風或心肌梗死。大蒜還能降低血脂和血液的黏稠度、抗血小板聚集,使心臟病、腦血栓和腦出血的發作危險大為減少。

促進毛發增長:大蒜中含有的揮發油能加速血液流向皮脂腺和毛囊的速度,從而促進毛發生長,對禿頭也有治療作用。把蒜泥敷在頭皮上,可以改善毛發生長,消除頭屑。如果加入同樣多的植物油敷頭,還能緩解頭發的幹燥程度。

增強免疫功能:動物實驗表明,大蒜中的脂溶性揮發油能顯著提高巨噬細胞的吞噬機能,有增強免疫系統的作用。

抗衰老:大蒜中含有蛋白質、脂肪、糖類、維生素及礦物質,具有預防血管老化、免疫力衰退等作用。

健腦益智:大蒜中的成分和人體內的維生素B1結合能產生“蒜胺”,這種蒜胺能促進和發揮維生素B1的作用,增強碳水化合物氧化供能,為大腦細胞提供足夠的能量,使思維敏捷。

■不宜人群要特別註意

不過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大蒜也有它的“禁忌人群”。

肝病患者不宜吃:很多人認為,大蒜能抗菌抗病毒,於是就用吃大蒜來預防肝炎,甚至有人在患肝炎後仍然每天吃大蒜。這種做法對肝炎病人極為不利,因為大蒜對肝炎病毒沒什麽作用,相反,大蒜的某些成分對胃、腸還有刺激作用,可抑制腸道消化液的分泌,影響食物消化,從而加重肝炎病人的惡心等諸多癥狀。另外,大蒜的揮發性成分可使血液中的紅細胞和血紅蛋白等降低,並有可能引起貧血,不利於肝炎的治療。

非細菌性腹瀉不宜吃:發生非細菌性的腸炎、腹瀉時,不宜生吃大蒜。因為腸道局部黏膜組織有炎癥,腸壁本身血管擴張、充血、腫脹、通透性增加,機體組織大量蛋白質和鉀、鈉、鈣、氯等電解質以及液體滲入腸腔,大量液體刺激腸道,使腸蠕動加快,因而出現腹痛、腹瀉等癥狀。如果再吃生大蒜,辛辣味的大蒜素會刺激腸道,使腸黏膜充血、水腫加重,促進滲出,使病情惡化。如果已經發生了腹瀉,食用大蒜更應該慎重。

眼病患者不宜吃:中醫認為,長期大量地食用大蒜會“傷肝損眼”,因此,眼病患者應盡量不吃大蒜,特別是身體差、氣血虛弱的病人更應註意,否則時間長了會出現視力下降、耳鳴、頭重腳輕、記憶力減退等現象。有些人患了近視眼或其他眼病,需要服用中藥治療,這時千萬要忌口,否則直接影響療效。在夏秋季時吃大量大蒜,對眼的影響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