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肉豆蔻
別名肉豆蔻、肉果、玉果、頭肉
來源:本品為肉豆蔻的幹燥果實。肉豆蔻科肉豆蔻屬。
幹種子仁。
準備
肉豆蔻:去除雜質,洗凈晾幹。
煨肉豆蔻:取幹凈的肉豆蔻與面粉和適量的水混合,逐壹包好或用清水濕潤肉豆蔻表面。
濕潤後,用水鍋丸法裹面粉3-4層,倒入加熱的滑石粉或沙子中,翻炒至面團焦爛。
當它變黃時,取出,過篩,剝去外皮,放涼。每100kg肉豆蔻,用50kg滑石粉。
性狀本品為卵圓形或卵圓形,長2 ~ 3厘米,直徑1.5 ~ 2.5厘米。表面呈灰褐色或灰色。
黃色,有時覆蓋有白色粉末(石灰粉)。它們都有淺色的縱向溝槽和不規則的網狀溝槽。生長
臍位於寬端,有淺色圓形突起,連接處有深色凹陷。種脊呈縱向凹槽狀,連接兩端。強大的品質
橫切面呈大理石紋夾雜褐色,寬端可見幹燥皺縮的胚胎,富含油脂。強烈的氣味
,刺鼻。
區別
(1)本品橫切面:可見外胚乳組織,由10多排扁平皺縮細胞組成,內含褐色。
色,偶有小晶體,小維管束錯生組織,暗褐色外胚乳深於淺黃色內胚。
在牛奶中形成大理石紋,其中含有大部分的油細胞。胚乳細胞壁薄,圓形,富含澱粉。
谷粒、脂肪油和糊粉粒,內部有抽空的淺層生氯細胞。澱粉多為單顆粒,直徑為65438±00 ~ 20 μm,
少數復合顆粒由2 ~ 6個粒級組成,直徑25 ~ 30微米,臍點明顯。用碘酒染色,用甘油包裝。
立即觀察,可以看到許多藍黑色的澱粉粒中混有大的糊粉粒。從水合氯醛裝置的角度來看
可見脂肪油往往呈片狀、鱗片狀,加熱後變成油滴。
(2)取本品含量測定項下的揮發油,加氯仿制成每1ml含0.2ml的溶液。
是測試溶液。另取20克肉豆蔻,以相同方法制備對照藥物溶液。根據薄層色譜法
(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10μl,點於同壹矽膠G薄層板上。
以石油醚(60 ~ 90℃)-苯(1: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幹,噴入茴香醛。
將試液加熱至65438±005℃,直至斑點清晰。
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含量測定
取本品粗粉約20g,精密稱定,照揮發油測定法(附錄ⅹ d)測定。
本品含揮發油不得少於6.0% (ml/g)。
性味辛溫。歸脾、胃、大腸經。
功能:溫中、行氣、澀腸、止瀉。用於脾胃虛寒,泄瀉不止,脘腹脹痛,食欲不振。
嘔吐
用法用量:3 ~ 9g。
儲存在陰涼幹燥的地方,以防止蛀蟲。
備註(1)《國家中草藥集》——肉豆蔻(玉蕊花)取自肉豆蔻種子。
假種皮是通過幹燥獲得的,其效果類似於肉豆蔻。
摘自中國藥典
其他的肉豆蔻、小豆蔻和草豆蔻都是烹飪中常見的香料。因為都有“豆蔻”二字,所以容易被人誤解。讓我在這裏解釋壹下。
豆蔻
砂仁、陽春砂、砂仁等。是姜科植物砂仁的幹燥果實。豆蔻呈球形,不明顯的鈍三角形,表面乳白色或淡黃色,果皮木質脆,易縱向開裂,內壁輕而微有光澤,種子二三十粒。豆蔻苦而香,辛而涼,微苦。在烹飪中可以去除異味和添加香料,常用於鹵水和火鍋。
小豆蔻
豆蔻、白蔻、白蔻仁、雷子是姜科植物豆蔻的幹燥種球,也是壹種辛辣的調味品。草豆蔻的形狀為長方形或扁圓形,頂端尖,基部略呈三角形。表面灰褐色,堅硬。如果斷了,斷面會是白色的,如蠟。草豆蔻具有去除臭味和異味,增加菜肴特殊風味的作用,可與草豆蔻壹起使用或代替草豆蔻用於烹飪。另外,值得註意的是,有人認為砂仁只是草果,這是不正確的。草果個頭大,黑色有光澤,外殼堅硬,內部有細密的種子,又稱草果,是姜科植物草果的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