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長征中有紅壹,紅二和紅四方面軍,沒有紅三方面軍的原因是:彭德懷率領的紅3軍團與朱德、毛澤東率領的紅1軍團根據當時的鬥爭形勢需要合編為壹個方面軍了,紅三方面軍便未再單獨組建。
1930年5月,中***中央召開了全國蘇維埃區域代表會議和全國紅軍代表會議,決定將活動於閩西和贛南以及湘鄂西、湘鄂贛、鄂豫皖等革命根據地的紅軍,分別改編為第壹、第二、第三、第四軍團,還準備在這四個軍團的基礎上繼續擴大紅軍,然後再把它們編成四個方面軍。
根據這個計劃,紅壹、二、三軍團相繼成立。第壹和第三兩個軍團組成後,按原定計劃,本應在短期內迅速擴大,然後分別編為第壹和第三方面軍。
1930年8月下旬,壹、三軍團在湖南會師後,在兩個軍團的前委聯席會上,以彭德懷為書記的三軍團前委提議成立第壹方面軍和總前委,三軍團編進第壹方面軍建制。這就是說,三軍團不再擴編為第三方面軍。
彭德懷還說:“從戰略方針來看,我贊成三軍團編為第壹方面軍的建制,統壹指揮,這是革命的需要。”壹、三軍團前委聯席會議通過三軍團前委這壹提議,並壹致同意朱德為總司令,毛澤東為總政委和第壹方面軍總前委書記。這樣,第三方面軍就沒有成立。
擴展資料:
各路紅軍在長征中和長征勝利到達陜甘後,在編制序列方面都發生了壹些變化。
各路紅軍編制序列都發生的變化:
壹、紅壹方面軍編制序列的變化
紅壹方面軍,是1930年8月紅壹、紅三軍團在湖南瀏陽會師合編成立。1931年11月下旬,紅壹方面軍總部撤銷,所轄部隊由中革軍委直接指揮,並統稱為中央紅軍。1932年6月,中***蘇區中央局決定恢復紅壹方面軍番號。
1934年1月,中***中央將紅壹方面軍總部撤銷,並入中革軍委機關,所轄各部隊由中革軍委直接指揮,再次稱中央紅軍。
二、紅二方面軍編制序列的變化
1934年10月,紅六軍團與紅三軍(1930年7月,紅四軍與紅六軍在湖北公安縣合編為紅二軍團。1931年3月,根據中***蘇區中央局和湘鄂西分局的指示,紅二軍團改編為紅三軍)在貴州印江縣木黃會師,紅三軍恢復紅二軍團番號。
1935年11月,紅二、紅六軍團開始長征。1936年7月初,根據中革軍委命令,紅二、紅六軍團與紅三十二軍(原紅壹方面軍的第九軍團)在甘孜組成紅二方面軍。
三、紅四方面軍編制序列的發展變化
紅四方面軍,1931年11月在湖北黃安(今紅安)成立。1935年3月開始長征時,紅四方面軍有第四、第九、第三十、第三十壹、第三十三軍。8月,紅壹、紅四方面軍混編為左、右兩路軍,第九、第三十壹、第三十三軍編入左路軍,第四、第三十軍編入右路軍。
9月中旬,紅四方面軍南下,編入左路軍的原屬紅壹方面軍的第五、第三十二軍壹同南下。1936年4月,紅四方面軍進行整編,下轄第四、第五、第九、第三十、第三十壹、第三十二軍。7月,第三十二軍劃歸紅二方面軍序列。
五、紅二十五軍編制序列的變化
紅二十五軍,1931年10月在安徽六安建立。1932年10月,紅四方面軍撤離鄂豫皖革命根據地後,留下紅二十五軍壹部堅持鬥爭。同年11月,根據中***鄂豫皖省委決定,紅二十五軍在湖北黃安重建。
1934年11月,中***鄂豫皖省委率領紅二十五軍進行戰略轉移,留下壹部武裝堅持鬥爭。1935年9月,紅二十五軍長征到陜北後,與紅二十六、紅二十七軍合編為紅十五軍團。11月,紅十五軍團歸入紅壹方面軍序列。
人民網-紅軍為什麽沒有第三方面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