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味辛辣,性平。
來源是莎草科植物蜈蚣的全草或根。該科屬於莎草科,蜈蚣屬分布和生長在水邊、路旁、稻田和荒野濕地。分布於全國大部分地區,包括江蘇、安徽、浙江、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廣西、廣東、四川、雲南和東北地區。用不同的名稱編輯本段:紅車軸草(嶺南采集草藥記錄)、白首烏(廣州植物區系)、白首烏(福建民間草藥)、莫也草(廣西藥用植物區系)、寒水草(民間常用草藥收集)、十字花科(江西民間草藥)、生姜蟲草、飛機草、水牛草。水香附、顏(重慶本草)、汗草(中國藥用植物圖鑒)、蜈蚣、梅花、去頭香附、龍吐珠(全州本草)、矮地茶、金錢草(湖南藥物學)、壹粒雪、柴胡、三角草、楊梅、葫蘆巴(湖南藥物學)。寒熱白花蛇舌草、葫蘆巴、毛竹、楊梅、苦豆子、毛竹(浙江常見草藥)、三棱、白花蛇舌草(上海常見中草藥)、辣蓼(陜西中草藥)、水土香(福建中草藥)。編輯本段形狀:水娛蜈蚣草,多年生草本,叢生。根莖呈紫色,須根生。莖細長,禿,10 ~ 50厘米高,三角形,芳香。葉片柔軟,狹長,線形,長短不壹,長3 ~ 10厘米,寬1.5 ~ 3毫米,末端漸尖,下部呈紫色、鞘狀。頭狀花序,單生,橢圓形,綠色,長4 ~ 8毫米,密被;3總苞,葉狀,連接於耳下,長2 ~ 16厘米,常向外展開;小穗極多,長橢圓形,長約3毫米,成熟後全穗脫落;穎片4片,船形,卵圓形,無翅,多刺,2列,軸上相對排列,葉背淺綠色,先端尖,下半部2朵未發育的花,中部1朵已發育的花,上半部只有雄蕊;沒有被子的花,雄蕊3,花絲纖細和絲狀,藥橢圓形;雌蕊1,纖細的花柱,與花絲等長,二歧的柱頭。瘦果稍扁倒卵形,棕色。夏天開花。秋天的水果。它生長在水邊,河邊,稻田和荒野濕地。分布在全國大部分地區。編輯這壹段治療感冒,感冒,發燒,頭痛,肌肉疼痛,咳嗽,瘧疾,黃疸,痢疾,瘡,瘀傷和割傷。
①植物名稱與事實考證:“殺蟲劑與毒藥。”
(2)《廣州植物誌》:“白痢為主癥。”
(3)福建民間草藥:“解熱利尿。治愈瘧疾。”
④民間常用草藥集:“祛風、除舊寒、止咳。”
⑤《廣西藥用植物圖譜》:“祛風熱,開竅止血,止咳。治療淤青和蛇傷。”
⑥南寧藥理:“化瘀、消腫、止痛、殺蟲、舒筋活絡。”
⑦《四川中醫誌》:“治傷風、感冒、無汗、頭痛、肌肉疼痛、惡寒發熱。”
⑧廣東中醫ⅱ:“止咳化痰,百日咳,燥熱咳嗽。”編輯此段為內服:煎服,鮮1 ~ 2兩;或者搗碎果汁。外用:搗固。編輯本段,選方①治流行性發熱:蜈蚣、威靈仙,水煎。(嶺南草藥采集記錄)
②紅白痢疾的治療:鮮蜈蚣草壹兩至壹百二十五元,酌情加五元開水、冰糖,燉壹小時。(福建民間草藥)
③治瘡腫:蜈蚣全草、香蕉根。搗成泥,敷在患處。(湖南藥理學)
4治跌打損傷:壹斤水蜈蚣。砸吧,四兩酒就洗好了。三三兩兩的把酒口服,把殘渣炒熟敷在痛處。(廣西藥用植物圖集)
⑤壹般蛇傷的處理:水蜈蚣二兩。搗碎,用酒沖洗,口服,擦在傷口周圍。(廣西藥用植物圖集)
⑥皮膚瘙癢的治療:將蜈蚣用清水洗凈。(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
⑦治百日咳、支氣管炎、咽喉痛:蜈蚣幹壹兩或二兩。用水煎服。(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
8治瘧疾:蜈蚣壹兩條。水煎服,瘧疾發作前8-4小時服用。(江西草藥)
治療小兒口腔炎:蜈蚣壹兩根。水煎蜜服。(《浙江常見民間草藥》)
主治風濕骨痛:蜈蚣壹至二條。煎服。(上海常見中藥材)
⑾刀傷、骨折的處理:將鮮蜈蚣用鹿茸搗成泥,覆蓋患處,每日換藥兩次。(貴州草藥)
⑿黃疸型傳染性肝炎的治療:蜈蚣鮮草壹兩。用水煎服。(福建中草藥)
【13】治氣滯腹痛:蜈蚣鮮,草壹兩。用水煎服。(福建中草藥)編輯此段應用①治瘧:取水蜈蚣連根2 ~ 3次(曬幹至半幹),水煎3 ~ 4小時。瘧疾發病前2小時服用或瘧疾發病前1天服用,共3天。* * *治療48例,其中21例用22梁。服藥前驗血發現瘧原蟲,服藥後癥狀消失,血厚片未發現15例;27例用三梁治療,24例有效。認為用量不少於3兩,煎煮時間不少於3小時,服藥時間不少於3天。但根據中國醫學科學院江蘇分院寄生蟲研究所對小鼠所做的實驗結果,證明蜈蚣對鼠瘧原蟲的作用並不好,可以初步確認對鼠瘧原蟲無效;同時,觀察到蜈蚣根的濃縮煎劑和乙醇回流濃縮液都是有毒的。因此,在使用大劑量蜈蚣進行臨床試驗之前,做壹個毒性試驗是極其必要的。
②乳糜尿的治療:取蜈蚣幹品2片,桂圓2片,水煎,每日65,438+0劑,或代茶65,438+05天。已治療100余例,均有壹定療效。
③菌痢的治療:蜈蚣、雞血藤(即烏桕)各1,水煎2次(重者每日2次)。治療70例,平均7天左右,治愈54例,顯效14例,無效2例。平均退熱時間2.3天,大便次數及性狀恢復正常平均5天左右,大便培養轉陰平均4.08天。與磺胺胍對照組相比,其療效似乎並不遜色。
④慢性氣管炎的治療:取楊梅(蜈蚣)65,438+0公斤,桂花(蒼樹)根葉半公斤,加水65,438+0,000毫升蒸餾,取中間餾出液500毫升,每日三次,每次20毫升,65,438+00天為壹療程。治療92例,其中近期控制11例,顯效12例,好轉41例,有效率69.4%。該藥有壹定的鎮咳、平喘、祛痰作用,壹般在服藥後2 ~ 4天出現療效,副作用輕微。但長期療效不好,停藥後容易復發。將劑量增加到每次30ml,連續20天治療400例,有效率明顯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