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5日,黑龍江省雞西市雞東縣興農鎮某社區居民王某及其親屬9人在家中聚餐,其間***同食用了自制酸湯子(用玉米水磨發酵後做的壹種粗面條樣的主食)。截至目前,***有7名患者經救治無效死亡,2人仍在搶救中。
調查得知,該酸湯子食材已在冰箱冷凍壹年,疑似該食材引發食物中毒。
經當地公安機關刑事技術部門現場提取物檢測,未查出氰化物(劇毒類)、有機磷類(農藥類)、呋喃丹類(氨基甲酸酯類內吸性廣譜殺蟲劑)、安定類(催眠)、毒鼠強(鼠藥類)等有毒物質,排除人為投毒可能。
經醫院化驗檢測,食物中黃曲黴素嚴重超標,初步判定為黃曲黴素中毒。
對於酸湯子這種美食
遼寧人再熟悉不過了!
酸湯子是純正的滿族食品
尤其是丹東鳳城、寬甸壹帶特別好這口!
酸湯子雖然美味
但吃不好真要人命!
曾有遼陽壹家四口因此喪命
酸湯子受汙染後毒過砒霜20倍
2015年春節期間,遼陽的壹家四口疑似吃了酸湯子,年都沒過去。80多歲的母親、大兒子、二兒子、二女兒,在30小時內相繼離世。
當時接診的蘇醫生介紹,患者發病初期,沒有太明顯中毒癥狀,“就是拉肚子,壹點力氣都沒有,大老爺們連提褲子的力氣都沒有。”
當時,兄妹三人壹起被送到遼陽市內醫院進行搶救。弟弟直接被推進ICU病房,哥哥和妹妹當時病情還不是特別嚴重,在呼吸科進行用藥治療。但到了晚間,弟弟的病情加重,被送往沈陽的醫院,但未沒能保住性命。當晚,哥哥也不治身亡。
第二天上午,妹妹也沒能搶救過來。就這樣,壹家四口在30個小時內相繼離去。
蘇醫生稱,“他只是聽說過有吃酸湯子中毒死亡的,但還是頭壹次經歷因此死亡的病例。酸湯子受汙染後產生的毒性比砒霜毒性還要大20倍!”
酸湯子為啥能致人死亡?
遼寧省食藥監局曾發出過酸湯子中毒的安全提示,對其為何能致人死亡做出權威解釋。
解讀壹:酵米面的危險性
制作酵米面的原料甚多,我省以玉米為主,用水浸泡,浸泡時間的長短因氣溫的高低而不同,壹般約壹個月,氣溫高時只需10天左右。經水淘洗後濕磨成糊狀水面子,用布兜起自然濾幹或用柴草灰吸去過多的水分而成,含水30%左右,帶有不同程度的酸酵味。
該類食品易被微生物“椰毒假單胞菌酵米面亞種(酵米面黃桿菌)”汙染而發生食物中毒的風險。此類食物中毒發病急、病情嚴重、發展迅速,病死率高達40~100%,且至今尚無特效的治療方法。
由於椰毒假單胞菌廣泛分布於外環境,因此在酵米面發酵過程中很容易受該菌汙染,產生毒性很強的米酵菌酸(BA)和毒黃素(TF),對身體危害極為嚴重。
解讀二:煮透後為什麽還會中毒?
米酵菌酸是酵米面的主要毒素,其耐熱性強,經100℃煮沸甚至高壓高熱(121℃)也不被破壞,所以不論制成何種食品,也不論采用何種日常的烹調方法都不能破壞其毒性,進食後可引起重度食物中毒。
酵米面食品進食量多,發病率高,病死率也高,其中小兒、年老、長年體弱多病者極易死亡。
解讀三:酵米面中毒多發生在什麽季節地區?
酵米面食物中毒壹年四季均可發生,季節變化時多見,多發生在農村,特別是山區、半山區等以玉米為主要農作物的種植區,城鎮偶見。
解讀四:中毒有何癥狀?
發病急,中毒潛伏期2~24小時。主要癥狀為上腹部不適,惡心、嘔吐(嘔吐物為胃內容物,重者呈咖啡色樣物),輕微腹瀉、頭暈、全身無力等。體溫壹般不高,少數病人於發病後數小時有中等度發熱。繼之實質臟器受到損害,出現黃疸、肝脾腫大、皮下出血、嘔血、血尿、少尿、意識不清、煩躁不安、驚厥、抽搐、休克等癥狀。病情發展迅速,出現兩個系統以上癥狀時,治療上常常互相矛盾,無明顯療效,病死率極高。
解讀五:發生中毒後該怎麽辦?
出現中毒癥狀後要立即停止食用可疑中毒食品,馬上用手指、筷子等刺激咽喉部催吐,並進行洗胃和導瀉,盡早、盡快地排出毒物。凡吃過同種食品的人,不論是否發病,壹律送醫院檢查對癥治療。
轉發提醒身邊人註意
食用酸湯子壹定安全第壹!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遼沈晚報記者金國健、網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