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幹黃豆100克、清水1200毫升、葡萄糖酸內酯約2.6克。此分量壹家三口剛好夠,葡萄糖酸內酯很容易買到,如果是大包裝內酯,需要備壹個能精確到0.1或者0.01克的廚房秤,或者直接買小包內酯更方便。因為內酯的量不夠豆腐腦會凝不住,量如果太多豆腐腦會有酸味兒。自制豆腐腦具體做法步驟:黃豆提前用清水泡上,泡透後使用,圖中是我做豆腐的黃豆,看起來很多。忽略就好了。泡透的黃豆放進破壁機中,加1200毫升水打成漿,這個豆水比例,打出來的漿濃度是達標的。這是做豆腐腦需要註意的第壹點,豆漿濃度要達標。另外還要說壹下,這個濃度的豆漿,需要用破壁機或者是磨漿機打生漿,傳統早餐豆漿機打這個濃度的漿會容易熟,直接煮熟後較稠,後面濾渣也不好操作。打好的豆漿用廚房專用濾布濾掉豆渣,這樣做出來的豆腐腦才光滑細嫩,準備壹塊專用棉布就可以了,不建議用濾勺,因為網眼小的不好濾,網眼大的起不到過濾的作用。濾出的豆渣不要丟掉,可以做餅子蒸饅頭,好吃也不浪費。咱們把內酯準備好,濃度達標的豆漿,每500毫升豆漿需要1.2至1.3克內酯,按這個用量標準,我們準備2.6克內酯,用溫水化開備用。準備壹個保溫性能好的小鍋備用。做豆腐腦的第二個要點,內酯的量要恰當且沒有失效。稱量的時候多了壹點兒,為了避免汙染大包內酯,剩下壹點兒丟掉了。?過濾好的豆漿放在鍋中煮開,豆漿煮沸時很容易溢鍋,需要及時轉小火,保持小火加熱幾分鐘把豆漿煮透,我用大鍋煮的,除了做豆腐腦,還要做壹些豆腐。豆漿煮好後關火備用。準備好的小鍋中加壹些熱水,讓鍋具預熱,類似於泡茶時試先溫下杯,這樣有利於後續給豆腐腦保溫,也可以直接在小鍋中加水放在爐子上面燒開,之後倒掉開水,此時鍋是熱的,不會降低豆漿的溫度。倒入之前備好的內酯,並快速沖入煮好的豆漿。用濾勺把表面的泡沫打掉,蓋上蓋子自然放置,大約需要15分鐘,豆腐腦就做好了,嫩嫩滑滑的,配上自己喜歡吃的鹵子或者加白糖蜂蜜都可以,特別好吃。做豆腐腦的第三個要點是溫度。沖入豆漿時豆漿的溫度約85度左右,豆腐腦凝成的過程中,豆腐腦應保持在80度,這是最佳溫度。冬季氣溫低,凝結過程需要保溫,選用保溫性能好的廚具,使用之前進行“溫杯”處理,也可以用具有保溫功能的飯煲來裝豆腐腦。趕緊試試吧,操作過程中碰到什麽問題可以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