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家的宣傳中,吃椰子油可以加速脂肪燃燒,減緩大腦衰老,甚至提高人體免疫力。身邊有些朋友每天吃椰子油是為了“平衡脂肪,保持健康”。甚至有人用椰子油做菜,其他油都被束之高閣。
椰子油真的有那麽神奇嗎?
椰子油是從椰子肉的脂肪中提取的油。椰子油的生產方法分為濕法和幹法。
在椰肉碎中加入少量熱水,然後擠壓揉捏釋放椰奶。
濕法工藝和椰奶差不多,只比椰奶多壹步。
首先,取出椰子肉,加入壹定量的水,充分研磨,然後過濾掉殘渣,這樣我們就得到壹杯椰子汁。
椰奶和牛奶壹樣,是脂肪顆粒均勻分散在水中形成的乳化體系。然而,這種乳化系統並不穩定。只要椰奶靜置壹段時間,脂肪層就會自動浮到上面。我們收集脂肪層,提純得到椰子油。當然,現代工業的離心技術可以使椰奶中的油脂快速分層,生產速度可以大大提高。
幹燥過程相對簡單。先將椰子肉取出曬幹(或用機器烘幹),然後用壓榨或溶劑萃取的方法直接從幹椰子肉中提取油。
椰子油無論哪種制作方式,主要成分(99%以上)都是油,兩者沒有本質區別。
如果妳了解市面上的椰子油產品,妳壹定聽說過商家宣傳的“中鏈脂肪酸(MCFA)”或“月桂酸”。可能看過壹些科普文章,裏面提到椰子油富含飽和脂肪酸(SFA),吃多了不健康。
這些專業術語經常讓普通人感到困惑。它們是什麽意思?
首先要明白,脂肪的基本成分是“甘油三酯”,是由壹個甘油基連接三個脂肪酸基組成的分子。
甘油三酯結構的例子。左邊是甘油基,右邊是3個脂肪酸。
妳可以把它想象成壹個機器人,甘油團(紅色部分)是機器人的身體,三個脂肪酸(黑色部分)是機器人伸出的三個機械臂。
有許多不同類型的“機械臂”,可以隨意拆卸和更換。黃油、豬油、花生油、椰子油、大豆油的性質為什麽不壹樣?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這些油中所含的不同類型的脂肪酸“機械臂”。
我們通常說的“飽和脂肪酸”或“不飽和脂肪酸”,描述的是這些“機械臂”的彎曲程度。
從上到下是硬脂酸、油酸、亞麻酸的結構圖。
如果“機械臂”是直的(碳鏈上沒有雙鍵),就是“飽和脂肪酸”;如果有彎,那就是單不飽和脂肪酸(MUFA);如果有許多彎曲,它當然是“多不飽和脂肪酸(PUFA)”。
植物油通常含有較少的飽和脂肪酸,但椰子油是壹個反例。椰子油是所有天然油脂中飽和脂肪酸含量最高的,有時達到90%以上。也就是說,在椰子油中,那些脂肪酸“機械臂”基本都是直的。
在室溫下,椰子油是白色固體。
飽和脂肪酸含量越高,油的熔點越高。所以我們可以看到椰子油和動物油壹樣,在常溫下是固體。此外,飽和脂肪酸越高,油在儲存時會越穩定,越不容易氧化。所以椰子油是壹種比較穩定的油,可以在市場上買到,長期不會變質。
我們通常所說的“短鏈”、“中鏈”、“長鏈”脂肪酸,描述的是“機械臂”的長度。
三種不同碳鏈長度的脂質結構圖。從上到下:丁酸、月桂酸、硬脂酸。
短鏈脂肪酸(SCFA)定義為少於6個碳鏈的脂肪酸,中鏈脂肪酸(MCFA)定義為6 ~ 12個碳鏈的脂肪酸,長鏈脂肪酸(LCFA)定義為多於12個碳鏈的脂肪酸。
椰子油的另壹個神奇之處在於,椰子油中的脂肪酸大部分是“中鏈脂肪酸”。最具代表性的是含有12個碳原子的“月桂酸”。這在其他油脂中很少見,因為其他油脂基本都是長鏈脂肪酸,中鏈脂肪酸含量很少。
椰子油對健康的影響目前有爭議。而這恰好與上面提到的兩個特點分不開。有人說椰子油富含飽和脂肪酸,多吃不好。還有人說椰子油富含中鏈脂肪酸,多吃點有好處。
先說“飽和脂肪酸”。
富含飽和脂肪酸的食物包括黃油、酥油、豬油、椰子油、全脂牛奶、奶酪和紅肉。?Eatingwell.com
飽和脂肪酸對人體的不良影響可以說是“確鑿的證據”。如果飲食中飽和脂肪酸過多,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會明顯升高,從而進壹步增加心血管疾病、血脂異常和ⅱ型糖尿病的發病率。這壹結論得到了大量研究事實的驗證。我們平時吃的各種動物脂肪都富含飽和脂肪酸,壹不小心就很容易吃多。正因為如此,各國營養素參考攝入量明確提出限制飽和脂肪酸的攝入。
以中國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DRIs)為例,建議飽和脂肪酸的攝入量不超過總能量攝入的10%;美國FDA、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糧農組織等機構都發起了“限制飽和脂肪酸,攝入更多不飽和脂肪酸”的提案。2006年,美國心臟協會提出了更“極端”的觀點,認為飽和脂肪酸的攝入量應控制在7%以內。
如前所述,椰子油90%以上是飽和脂肪。如果每天攝入的總能量是2000卡,就吃了?25克椰子油,飽和脂肪已經達到上限。這還不算飯菜本身所含的脂肪和烹飪過程中添加的其他食用油。
從這個角度來說,椰子油攝入過多對身體不好。
“中鏈脂肪酸”的主要食物來源是椰子油、棕櫚仁油和乳制品。?Thatfoodcray.com
所以很多商家宣稱吃椰子油裏的“中鏈脂肪酸”就好。發生了什麽事?
原來“中鏈脂肪酸”的代謝過程與大多數食用油中的“長鏈脂肪酸”不同。“長鏈脂肪酸”被小腸吸收後,要經過淋巴系統才能進入血液循環,而“中鏈脂肪酸”可以直接吸收到血液中,整個過程省去了壹步,會快很多。
正因為如此,它才能迅速進入肝臟,轉化為能量供給人體。理論上,“中鏈脂肪酸”對肥胖的作用並不明顯。相反,“長鏈脂肪酸”攝入後容易儲存在脂肪組織中,使我們增重更快。
然而,這只是“理論上的”。目前對中鏈脂肪酸的功能研究不多。對人體有什麽好處,有多大好處,還需要進壹步研究,才能得到更可靠的結論。現階段說椰子油能加速脂肪燃燒,減緩衰老,提高免疫力還為時過早。說白了就是壹種欺詐。
壹方面有確鑿的證據證明“飽和脂肪酸過多有害”,另壹方面也沒有足夠的證據證明“中鏈脂肪酸有益”。相比之下,結論呼之欲出:我建議妳不要攝入過多的椰子油,尤其是為了“減肥”和“保健”。原因很簡單:其飽和脂肪含量過高。
2020年3月發表在《循環》雜誌上的壹篇系統綜述可以支持這壹觀點。本次薈萃分析選取了16篇關於長期食用椰子油的不同臨床實驗文章,最終結論明確:椰子油不能視為“健康油”,因為它能顯著提高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帶來健康風險。
因此,我們應該更多地關註椰子油的飽和脂肪含量,而不是相信對其功效的炒作。
不過話說回來,椰子油也不是“壹文不值”。其優異的穩定性使其非常適合煎炸和烘烤油脂。
用椰子油代替黃油制作的巧克力餅幹。
此前,食品工業中用於煎炸和烘焙的許多油脂都是氫化棕櫚油或氫化大豆油。雖然這些植物油在氫化後更加穩定,但它們會產生對健康有害的副產物。反式脂肪酸。
反式脂肪酸比飽和脂肪酸危害大得多。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每年有超過50萬人因攝入反式脂肪酸而死於心血管疾病。因此,目前這些氫化油在全球範圍內都面臨著被淘汰的命運。2018年,世界衛生組織公布了名為“Replace”的指南,旨在到2023年完全“消除”食物中的反式脂肪酸。
椰子油飽和脂肪含量高,穩定性好,易於大規模生產,成為氫化植物油的最佳“替代品”。現在市面上很多油炸食品或者烘焙零食都是用椰子油做的。
妳可能會問:為什麽不用更健康的油炸東西,比如葵花籽油和亞麻籽油?
很簡單,因為太不穩定了,而且用不了多久油就會嚴重氧化,需要換,而且成本挺高的。而且由於不穩定,油炸食品保質期短,不僅成本高,而且無法滿足食品工業的需求。
所以椰子油是目前煎炸油和烘焙油中的絕佳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