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伯拉罕·林肯是第16任美國總統,他領導了拯救聯邦和結束奴隸制的偉大鬥爭。雖然他只在邊疆受過壹點小學教育,也沒有什麽擔任公職的經驗,但他敏銳的洞察力和深刻的人道主義意識使他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總統。
1858年,林肯在伊利諾伊州競選參議員時,發表了題為《破裂的房子》的演講。他把南北系統的共存比作“壹個有裂縫的房子”。他說:“有裂縫的房子是站不住腳的。我相信這個政府不可能永遠保持半奴隸半自由的狀態。”林肯的演講生動而樸實,表達了北方資產階級的要求,反映了全國人民的願望,從而為他贏得了巨大的聲譽。
1860年,林肯當選美國總統。
林肯的當選對南方種植園主的利益構成了嚴重威脅。他們當然不希望壹個主張廢除奴隸制的人當總統。為了奪回他們長期把持的國家領導權,他們在林肯就職前發動了叛亂。1860 12、南卡羅來納州最先宣布脫離聯邦獨立,隨後密西西比、佛羅裏達等蓄奴州也相繼脫離聯邦。1861年2月,他們宣布成立“美國邦聯”,選舉大種植園主傑斐遜·戴維斯為總統,並制定“憲法”,宣布黑人奴隸制是邦聯的基礎:“黑人不能與白人平等,黑人奴隸勞動是壹種自然正常的狀態。”
1861 4月12日,邦聯宣戰,迅速攻占了聯邦政府軍駐紮的薩姆特。
插頭。林肯不得不宣布他反對南方作戰。林肯本人並不主張以激進的方式廢除奴隸制,他認為這是可能的。
用和平的方式,先限制奴隸制,再逐步廢除,關鍵是維護聯邦的統壹。在這種思想的支配下,北方政府根本沒有做好戰爭準備,只是倉促應戰,而南方早有計劃,裝備精良,軍隊訓練有素。所以北方雖然在很多方面有優勢,但還是被南方打敗了,連首都華盛頓都差點被叛軍攻破。
北方在戰場上的失利引起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強烈不滿,許多城市爆發了示威遊行,要求政府采取措施扭轉戰局。林肯這才意識到,要想贏得這場戰爭,就必須調動農民的積極性,廢除農奴制,解放黑奴。
1862年5月,林肯簽署了《寶地法》,規定每個美國公民只需繳納10美元的註冊費。
可以獲得西部160畝土地,連續耕種五年後,妳就成為這塊土地的合法所有者。這壹措施從根本上消除了南方奴隸主在西部強占土地的可能性,同時滿足了廣大農民的迫切要求,極大地激發了農民英勇鬥爭的積極性。1862年9月,林肯親自起草了《解放奴隸宣言》草案。1863 65438+10月1正式頒布《解放奴隸宣言》,宣布從即日起廢除叛亂州的奴隸制,被解放的奴隸可以被征召加入聯邦軍隊。宣布奴隸自由,從根本上瓦解了叛軍的戰鬥力,給了北軍強大的兵源。內戰期間,直接參戰的黑人人數達到654.38+0.86萬。他們英勇戰鬥,每三個黑人中就有壹個為解放事業獻出了生命。
這兩項法令的頒布是內戰的轉折點,戰場形勢越來越有利於北方。
1863 7月1至3日,雙方在華盛頓以北的葛底斯堡展開了最大規模的內戰。
壹場戰鬥。雙方激戰三晝夜,北軍重創南軍,致使南軍損失三萬六千人。從此北方軍開始進入反攻,南方軍不得不防守。
今年7月4日,聯邦軍在維克斯堡取得了又壹次勝利。維克斯堡位於密西西比河上,是壹個高出水面200英尺的懸崖。守衛懸崖的叛軍居高臨下,可以用炮火直接威脅河上來往的船只。從下面攻擊這個堡壘是非常困難的。早在1862年底,格蘭特就在海軍的協助下,率領部隊對這個堡壘進行了數次攻擊,但都失敗了。1863年4月,格蘭特實施新的攻擊計劃,先被摧毀。
要塞周圍的所有據點,然後包圍維克斯堡。海軍也來幫忙,從陸路和水路同時進攻要塞,震耳欲聾的炮聲響了47天。7月4日,被困在堡壘裏的叛軍彈藥耗盡,被迫投降。北軍這次俘虜了29000名叛軍。接著,北軍借著秋風掃落葉之勢迅速追擊叛軍,並於1863年4月3日俘獲叛軍。
首府裏士滿。4月9日,叛軍總司令羅伯特·李率領2.8萬殘兵在阿波馬托克斯村向格蘭特投降。四年內戰以北方的勝利而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