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可以和白菜、茄子、冬瓜、西瓜、大白菜間作或嫁接。
種植大蔥應選擇粘土或富含有機質的黏土。因為大蔥種在兩種土裏,蔥白黃白,質地軟,品質差;沙地種植的大蔥雖然又白又硬,但產量低,品質差。
二、播種育苗:
1.施肥整地:選擇三年未種蔥、蒜,土壤疏松、肥力好,呈中性、微堿性的地塊,每畝施優質農家肥5000公斤,過磷酸鈣50-75公斤,尿素40公斤。深翻耙平,做出寬l 3m,長7 7 - 10m的平邊。
2.播種時間:以秋播和春播為主。(1)秋播:洋蔥苗在露地越冬,苗齡太大會感受到低溫的影響,使其在明年早春抽薹;如果太晚的話,幼苗還不到三片葉子,冬天的時候很容易凍死。越冬前要掌握2-3片真葉,株高lOcm,即不凍死也不抽薹。
最適宜的時間應該是溫度保持在17-16.5℃時,正好是小麥適宜的播種期,也就是65438+10月上旬。
(2)春播:描寫時期應在驚蟄中期——清明。春播苗出苗後進入旺盛生長期,拔苔不易。
3.播種:大蔥種皮厚,胚小,發芽慢。出土後苗細,根系不發達,生長緩慢,苗期長。為了便於管理,幼苗是移植的。
& amp#40;1。#41;種子用量:秋播大於春播,每畝秧田用量1.5-2公斤,播種4-5畝地。壹般壹公斤種子1.5-2分,種0.8-1畝地。
& amp#40;2 & amp#41;種子處理;幹種子用於秋播。播種前對種子進行浸泡消毒,可以提高發芽率和出苗率,使幼苗生長整齊,預防病害。
方法如下:先將種子放入冷水中浸泡10分鐘,然後將種子及雜質漂出,再放入65℃左右的溫水中浸泡20-30分鐘。也可以用500倍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泡20-30分鐘,再用清水沖洗,可提早2-3天發芽。
春播時,因為土壤幹旱,為了早發芽,可以采用濕播,將種子浸濕,加速發芽。先將種子用溫水洗凈,取出種子,浸泡12-24小時,置於15-20℃加速發芽2-3天,待大部分種子發白時再播種。
& amp#40;3 & amp#41;廣播方法:
春播時,為了防止澆水造成低溫和板結,要先給種子澆水,再追根;
秋季播種時氣溫高,壹般采用先播種後澆水的方法。
& amp#40;4 & amp#41;廣播後管理:
A.水追肥:由於大蔥種子小,給土壤打頂的能力弱,只有保持地面濕潤才能維持正常出苗。
秋苗的話要把握四點:壹是播種後澆水,出苗時再澆水,保持地面濕潤。在先澆水播種的情況下,出苗時不再澆水。第二種是在地球凍結之前,再次澆灌凍結的水。第三,如果溫度過低,需要用土和糞肥或稭稈覆蓋地面進行保冷。第四,溫度上升到13℃時,水要變回綠色,同時要變回綠色肥料。之後要控水,中耕,蹲苗10-15天。到了旺盛生長期,要追肥澆水2-3次。
在春播苗的情況下,出苗時註意保濕;第三葉期控制澆水,蹲苗,第三葉期後再追肥澆水,促進幼苗快速生長。
B.噴灑除草劑:適合春播,播種後2-3天內將除草劑均勻噴灑在地面上。秋播壹般不用除草劑。
c、間苗:兩次,第壹次在春季,苗距2-3cm;第二次,苗高18-2—3cm時,苗距6—7cm。
d、防病防蟲:如有病蟲害,及時預防。
e、培育壯苗:壯苗的標準是苗高50cm左右,蔥長25cm左右,葉色深綠,留葉5-6片,單株重40g以上。
三、種植:當大蔥長到40-50厘米高時,種植。如果發現分蘗,及時丟棄,減少經濟損失。
1.種植日期:秋蔥的種植日期與產量密切相關。
在陽光燦爛的夏天種植&;#40;7月6日&;#41;相比之下,夏季至日種植增加產量32.9%,芒種植增加465,438+0.4%,秋初& 40;八月八日&;#41;大田種植減產29.65438±0%。當種植期應為芒種&;#40;六月初&;#41;要想好,還要考慮到蔥苗的時間是130天,春播苗比秋播苗小,種植期大約是15天以後。
2.選地整地:種植地塊應與育苗地塊基本相同,但要註意排水,防止雨季溝內積水。上茬地不宜翻耕,按品種要求的種植行距開溝。秋蔥的開溝深度和寬度為30 ~ 35厘米。
3.足底施肥:每畝溝施優質肥5000公斤,過磷酸鈣50公斤,復合肥30-40公斤。施肥後翻20-30cm,把溝裏的土弄松,把肥料拌均勻,然後整平。
4.出苗分級:出苗前2-3天,澆水壹次,保持土壤幹濕,不沾土育苗不難。用幼苗和分級&來做;#40;將幼苗分為1和2級&;#41;剪切須根& amp;#40;根長3-5cm & # 41;,隨著種植。
5.苗木種植:苗木分等級種植,分別種植。播種幼苗時,深度應在地面上7-10 cm,不埋心葉,因為洋蔥苗大小不壹,應保持在同壹水平。
6.密度:高產田每畝1.3—1.6萬株。原則是:良田宜薄,薄地宜密;脂肪多的要瘦,脂肪少的要密。為了方便耕作土壤。目前采用加大行距和縮小株距的方法。行距65-80厘米,株距5-8厘米。
4.栽後管理:1。緩苗管理:洋蔥苗種下後,老根腐爛很快,4-5天後新根發芽,新根長出,新葉開始生長。這個時期是緩慢的幼苗期。此時正是高溫季節,生長極其緩慢,株高和株重開始降低。
這壹時期的管理:主要是促進根系的發育,措施有:壹是防澇;二是松土。如果溝內有水1-2天,蔥葉變黃,根部腐爛,幼苗死亡,雨後及時排水和中耕。
2、大力管理:此期正值立秋後,天氣涼爽,晝夜溫差大,適應大蔥生長,植株較高,假莖生長,大蔥飽滿。
這個時期的管理:主要是追肥、澆水、培土、防治病蟲害。
①操作程序:從立秋開始,每個節氣壹次,至秋分時追肥、培土、澆水四次。
初秋時,在壟背上撒2000公斤農家肥,同時施尿素10-15公斤,然後松土壟臺,將肥料鋤入溝中,然後澆水。
夏季追施氮肥&;#40;尿素和# 41;10-15 kg,配合鉀肥和硫酸鉀10kg或20kg復合肥,將肥料成行施入,中耕後培土,然後沿溝澆水。
千禧年和秋分期間,要再追肥、培土、澆水,方法同上。
②土培效果:土培能增加株高、大蔥長度和重量。
要註意培土:朝露要幹&;#40;10 & amp;後;#41;當土壤變涼時,否則,容易造成假莖腐爛。
在第1-2次起壟時,由於幼苗生長緩慢,應進行淺起壟:
在第3-4次起壟時,由於幼苗生長迅速,應深起壟。不埋心葉是合適的。
澆水要註意:①在立秋到千禧年之間,早晚澆水,不要太多。(2)千禧年至秋分澆水量應較大,始終保持地面濕潤。(3)當平均溫度下降到65438±05℃左右時,已經是旺盛生長期的下限溫度。晝夜溫差大,積累在葉片中的大量營養物質被運輸和儲存到葉鞘中,這是產品的主要形成期。這個時期澆水尤為迫切。澆壹次水需要6-7天,每次都要澆透,兩水之間的土地要保持幹燥。這樣水分足,葉子黑,蠟粉厚,蔥白有光澤。
④采收前1周停止澆水,以充實組織。
5.病蟲害防治:洋蔥病害有霜黴病、紫斑病、銹病、炭疽病、黃矮病、黑斑病、疫病、灰黴病、菌核病、洋蔥白斑病、葉腐病、洋蔥線蟲病。主要害蟲有蔥蠅、蔥潛蠅、蔥薊馬、蠐螬、蠐螬等。
需要及時觀察,找出病蟲害的危害,及時采取針對性的措施進行防治,減少病蟲害對大蔥生長的影響…
6.采收:洋蔥最適宜的采收時間是在土地凍結前,當氣溫降至8-12攝氏度,植株地上生長明顯停滯,產品已有較大增長,筒狀葉內水分減少,葉肉變薄下垂時,應及時采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