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古代史經典
壹次迷茫,終生遺憾!
嬰兒很難理解被拋棄的感覺和骨肉分離的痛苦。
母親的迷茫,換來了38年的苦苦尋找和等待。
從此“媽媽錯了,妳在哪裏,女兒?”這令人心碎的哭聲伴隨了她壹生。
面對回城市享受榮華富貴和留在農村永遠被戳脊梁骨,妳會怎麽選擇?
20世紀70年代,為響應國家號召,許多知青參加了“上山下鄉運動”,為農村建設做貢獻。
但就是在這個時代,發生了太多離奇的故事,顧榮華就是其中之壹。
顧榮華出生在上海,家境殷實。那時候,她可以說是個富家子弟。她年輕時被命運冤枉,成了孤兒。幸運的是,她被隔壁老人收留了。即使是孤兒,顧榮華也被培養得活潑開朗,聰明勤奮。她壹直以為自己可以通過努力學習來回報家人的恩情。
生活在城市的顧榮華,對農村的生活有很多憧憬和向往。
“上山下鄉”期間,為響應國家號召,青年顧榮華決定只身前往江西農村,當壹名知青。
知青的生活很苦。畢竟這些人大多出生在城市,農村的生活肯定壹時難以接受。但從小失去親生父母,養成獨立人格的顧榮華很快適應了這裏的生活。
顧榮華天生聰明帥氣,加上性格活潑開朗,文化水平高,受到很多知青男的喜歡。
就這樣,顧榮華遇到了壹個他永遠不會忘記的人:趙根發。
在眾多追求者中,趙根發是唯壹壹個同題* * *很多的。時間長了,兩人有了火花。
其實在選擇當知青的時候,兩人就知道紀律的嚴明。如果他們決心戀愛,回到城市的機會就很渺茫。
最終,兩人約定:在此期間,不要再客套,只留在愛情裏,互相陪伴!
但是談戀愛的年輕人怎麽才能完全控制自己呢?
就這樣,兩個人努力了,嘗到了禁果,犯下了永遠無法彌補的錯誤。
事後,雖然兩人壹直抱著僥幸的心態,但最終還是沒能逃脫不好的結果。
——顧榮華懷孕了!
生孩子本該是件值得慶祝的事情,但對顧榮華和趙根生來說卻像是晴天霹靂,讓他們不知所措。
在70年代,作風問題會徹底毀掉壹個人,不僅會受到別人道德的攻擊,前途也會毀於壹旦。
起初,顧榮華想墮胎,但畢竟孩子是自己的親骨肉,她不想輕易失去。此外,當時她要辦理登記手續才能墮胎,最終會被組織發現。
顧榮華既不敢自己打胎,也不敢輕易去醫院,孩子就這樣留著。
剛開始顧榮華還可以用衣服遮著,但是漸漸的肚子越來越大,遮不住了,於是兩人開始躲起來。
終於在十月份懷孕後,孩子出生了。
對於時代來說,這個“黑幕”的孩子出生後,顧榮華看著這個可愛的寶寶,第壹次感受到了生命的偉大。懷孕期間的恐懼和分娩時的痛苦似乎微不足道。
在他們給女兒取名“琦琦”後,他們開始思考將來如何撫養孩子。
畢竟孩子天生好動,隨時都有可能哭。壹旦聽到哭鬧聲,前段時間的隱瞞就沒有意義了。
但顧榮華和趙根生看著自己可愛的女兒,更加不願意和她分開,於是跑到江蘇省海門市農村的親戚家,那裏壹切都很陌生。
顧榮華和趙根生開始了“壹家三口”的幸福生活。
當然,無論如何,他們還是很謹慎的。為了不讓別人發現,除了上班,他們很少走動。
雖然條件艱苦,但女兒還是被養得健康活潑可愛,這是當時兩人苦難中最歡喜的事。
隨著時間的推移,女兒年齡越來越大,已經可以簡單的爬行和說話。
給顧榮華印象最深的是女兒笑起來時清澈的眼神和幾顆剛剛長出的小牙齒。她經常看著女兒傻笑,但她不想放棄。
這段記憶成了顧榮華對女兒的最後記憶。......
壹天,趙根生面色沈重地回到家,告訴澎湃新聞,顧榮華上次得知自己懷孕後,又是壹個晴天霹靂。
“我被舉報了,單位領導還要上門搜查。”趙根生低聲而緊張地對顧榮華說。
聽到這裏,顧榮華頓時渾身無力,在趙根生的攙扶下坐了下來。
他們坐了很長時間,不知道該做什麽。
飯後,哄女兒入睡後,看著可愛的女兒睡得那麽香,想著即將到來的災難,顧榮華淚流滿面。
如果真的被發現偷偷生了孩子,不僅會丟掉公職,在別人口中,也永遠沒有節操。壹旦失去工作,他們可能再也不會回到城市和家人團聚。這不僅是自己的得失,更是兩個家庭的未來。他們承受不了這個結果。
於是他們坐在床上,壹夜沒合眼。......
顧榮華和趙根生清楚的知道,無論他們怎麽選擇,對他們來說都是壹個選擇。
最終,兩人做出了壹個自私而錯誤的決定:拋棄女兒。
顧榮華和趙根生想到女兒的笑容,想到骨肉分離,心裏瞬間疼痛。
天亮了,顧榮華和趙根生頂著劇痛給孩子穿上毛衣,抱著孩子走出大門,像做賊壹樣把孩子關在軍區大院裏,把女兒放在冰冷的臺階上。女兒對顧榮華笑了笑。妳知道,母親和孩子是相互聯系的。即使孩子生病了,母親心裏也是痛苦的,更何況。
然而,難怪壹個嬰兒怎麽能理解他父母的行為呢?妳怎麽知道骨肉分離的痛苦,妳怎麽知道自己以後的生活會是這樣?
看著女兒甜甜的笑容,顧榮華舍不得放棄,又拿起,又放下,含著淚偷偷離開,不敢回頭。
回到住處後,她看著女兒的小玩具,終於忍不住哭了。張根生也偷偷擦了擦眼淚。
望著物是人非的房間,心如刀割的顧榮華堅持了半天徹底崩潰,抱著僥幸的心態跑回去找女兒。顧榮華想,如果我回去,女兒還在,不管他有什麽樣的道德廉恥作風,大家都會批評我,或者我去了公職,再也見不到城裏的家人,我就再也不會放棄女兒了。
但是世界上沒有後悔藥。當她跑到那個臺階時,她發現它是空的。
此時的顧榮華已經顧不上什麽面子了。他跑到路邊拉了壹個人問:“沒人見過他女兒。”
每個人都認為她瘋了。
不管他怎麽問,都沒有消息。直到軍區大院被厚厚的鐵門封閉,被大鎖鎖住,她的心才被緊緊鎖住。從此,她再也沒有開心過壹天,再也沒有發自內心的笑過。
就這樣,顧榮華永遠失去了女兒。
她在未來的生活中從未停止尋找女兒,這壹找就是38年。
38年來,她壹直忘不了站在軍區大院臺階上的那種感覺,心痛、難過、內疚、仇恨,這些也將充斥著他未來的生活。......
失去女兒後不久,因為種種原因,顧榮華和趙根生也分手了。後來兩人都重新建立了家庭,但顧榮華再也不想要孩子了。
他覺得自己不配做母親...另外,他必須集中精力尋找他的女兒,沒有什麽可擔心的。
而回到上海的顧榮華,卻幸運地靠著自己的努力活了下來,生活還算富足。然而,她覺得很諷刺。她認為富裕的生活似乎沒有意義,沒有女兒就不會有幸福。
現在後悔也來不及了!
妳可能覺得隨著時間的推移,顧榮華對女兒的思念會漸漸淡去,但對她來說只會越來越多。看著路上幾乎同齡的孩子,她會想:“我女兒現在多高了?它看起來像什麽?她現在好嗎?她幸福嗎?”我越想越著急。
她找了各種能找到的方法,剩下的時間她會親自去軍區大院再找壹遍,以為會有奇跡出現,但還是無果......
顧榮華無奈想到了趙根生。畢竟琦琦是兩人激情戀愛期間的愛情結晶,而根據她對趙根生的了解,他自然也和自己壹樣惦記著女兒,於是她開始通過各種渠道尋找趙根生。僅這個過程就花了9個月。
其實要不是為了找女兒,顧榮華也不會去招惹趙根生。畢竟他們分開後他已經結婚了。
好在趙根生的家人也很理解,包括趙根生的兒子,也在幫忙尋找,想要見見素未謀面的妹妹。
但是這麽多年過去了,單靠自己的力量很難找到大仙。後來在親戚朋友的建議下,
顧榮華打算向電視臺求助。
於是在趙根生兒子的幫助下,她建立了壹個投稿網站。起初,她給各大網站投稿。希望大家幫忙找到她的女兒。
2014年,她知道央視有壹檔尋親節目《等著我》,於是準備把自己的故事提交給央視,希望能借助媒體的力量幫她找到女兒,哪怕只能見她最後壹面,也能撫慰她多年的思念。
最後,所謂“功夫不負有心人”“念念不忘,必有回響”在顧榮華身上得到了很好的體現。她和節目主持人倪萍同時站在臺上。女兒壹出現,她先是撲到倪萍懷裏哭,然後又把女兒抱在懷裏,哭著反復說:“我找妳找得好辛苦。帶我回家,回到妳的家。我不是壹個人。”
然後她對倪萍說:“倪萍老師,我今天要死了!”
其實,顧榮華沒有想到,女兒今天能原諒她。對她來說,無所謂,哪怕女兒很討厭。她只是想看看女兒,哪怕知道孩子現在過得怎麽樣,她也就滿足了。
雖然38年過去了,但在倪萍公布結果之前,顧榮華已經十分確定這是她的女兒。她清楚地記得女兒的所有特征。
情緒稍微平復後,女兒告訴她,養父是工程師,養母是醫生。他們都沒有自己的孩子。她是他們唯壹的女兒,對她很好,就像對自己的女兒壹樣。顧榮華現在才知道,她就是那個被父母接走的孩子。
琦琦還說,他不恨他的母親,但時代的問題導致了這樣的不幸。
母女相遇時,顧榮華63歲,女兒40歲。她女兒的孩子13歲,生活幸福。
今天的結果可能是顧榮華的表白受到了上天的憐憫。她明白自己過去犯下的錯誤,也接受了各種懲罰。在找女人的路上,她受到過各種冷嘲熱諷,現在是大團圓結局。
俗話說“孩子家裏不太窮,孩子家裏不太醜”。既然把孩子帶到了這個世界上,就要對他負責。無論遇到什麽坎坷,都不要輕言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