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淋病癥狀

淋病癥狀

淋球菌感染引起的臨床表現取決於感染程度、機體的敏感性、細菌的毒力、感染部位和感染時間的長短。同時與身體健康、性生活過度、酗酒有關。根據臨床表現,淋病可分為無並發癥淋病和有並發癥淋病;無癥狀淋病和有癥狀淋病;播散性淋病和急慢性淋病。

1,淋病無並發癥

(1)男性淋病,無並發癥

急性淋菌性尿道炎(急性淋病):潛伏期為1-14天,壹般為2-5天。起初是急性前尿道炎,尿道口腫脹、瘙癢、輕微刺痛,然後有稀薄的粘液流出,引起排尿不適。2天左右,分泌物變粘稠,尿道口溢出膿液,膿液呈暗黃色或黃綠色。同時尿道不適癥狀加重,腫脹發展到整個龜頭和部分尿道,出現尿頻、尿急、尿痛、排尿困難、行動不便、夜間陰莖疼痛。可能有腹股溝淋巴結腫大,紅腫疼痛,或化膿。急性癥狀在第壹周最為嚴重。如果不治療,癥狀會在壹個月左右逐漸減輕或消失。急性前尿道炎發病後兩周,約50-70%的患者有淋球菌侵犯後尿道,表現為尿痛、尿頻和急性尿瀦留。尿痛表現為排尿末期疼痛或疼痛加重,似針刺,有時會陰部疼痛,終末血尿。1-2周後,癥狀逐漸消失。壹般癥狀壹般較輕,少數可出現38℃左右的發熱,全身乏力,食欲不振等。

慢性淋菌性尿道炎(慢性淋病):癥狀持續2個月以上稱為慢性淋菌性尿道炎。由於治療不徹底,淋球菌可隱藏在尿道體、尿道旁腺和尿道隱窩內,使病程變為慢性。如果患者身體虛弱,患有貧血和肺結核,那麽病情從壹開始就會是慢性的,多為前後尿道感染,從而侵犯尿道的球、膜和前列腺。臨床表現尿道瘙癢,排尿時有灼熱感或輕微刺痛感,尿滴下,排尿困難,尿滴下。大多數患者早晨尿道有少量漿液性痂,如果擠壓陰部或陰莖根部,會有稀薄的粘液溢出。尿液基本清澈,但有絲蟲病。

(2)女性淋病,無並發癥

女性原發性淋球菌感染的主要部位是子宮頸,淋球菌可以附著在復層鱗狀上皮上。電鏡觀察淋球菌感染部位在宮頸鱗狀上皮和柱狀上皮交界處。淋病宮頸炎患者早期往往沒有自覺癥狀,因此潛伏期難以確定。宮頸充血,壓痛,膿性分泌物增多,外陰常有瘙癢和灼熱感,偶有下腹痛和腰痛。這些非典型癥狀往往使患者不去就醫治療,從而成為主要傳染源;淋菌性尿道炎常發生在性交後2-5天。尿道口充血,有壓痛和膿性分泌物,輕度尿頻、尿急、尿痛,排尿時有灼熱感,壓迫尿道時有膿性分泌物。淋球菌性前庭腺炎常為單側,腺體開口處紅腫疼痛,嚴重者可形成膿腫。有發熱等全身癥狀;淋菌性陰道炎少見,老年人癥狀較輕。有的患者腹脹、腰酸、白帶多,有的患者下腹痛、月經過多。女性淋菌性外陰陰道炎的特點是外陰和陰道炎癥。陰道膿性分泌物多,有時陰道及尿道分泌物黃綠色,小便疼痛,外陰腫脹。分泌物會流到肛門,引起刺激。嚴重時可感染直腸,引起淋球菌性直腸炎。

2、淋病有並發癥

(1)男性淋病患者:

淋菌性尿道炎有多種並發癥,主要是前列腺炎、精囊炎和附睪炎。

A.前列腺炎:急性前列腺炎是由淋球菌進入前列腺的排泄管和腺體引起的,伴有發熱。

尿路感染癥狀,如畏寒、會陰部疼痛和排尿困難。檢查時前列腺腫脹壓痛。但是淋球菌不是急性前列腺炎的常見原因。淋球菌引起的前列腺主要表現為慢性疾病,癥狀較輕,會陰部不適,陰莖疼痛,早晨尿道口“有生命”,尿中滴絲,前列腺按摩液中膿球和卵磷脂減少,塗片或培養發現淋球菌,肛門檢查時前列腺上可觸及小結節,有不適或疼痛,引流管附近排出的膿形成瘢痕收縮影響射精,導致不孕。

B.附睪炎:通常發生在急性尿道炎後,多為單側。有低熱,附睪腫痛,同側腹股溝及下腹部反射性疼痛,起初與睪丸界限清楚,逐漸不清,睪丸壓痛,腫脹,劇烈壓痛。尿液經常混濁。可以同時有前列腺炎和精囊炎。

c精囊炎:急性期發熱、尿頻、尿急、尿痛,終無尿濁和血。直腸檢查可觸及腫脹的精囊,伴有嚴重壓痛。慢性精囊炎壹般無自覺癥狀,直腸檢查可見精囊堅硬、纖維化。

D.尿道球腺炎:發生於會陰內或周圍,有手指大小的結節、疼痛、急性化膿性潰瘍、尿道受壓、排尿困難、發熱等全身癥狀,進展緩慢。

E.尿道狹窄:反復發生可引起尿道狹窄,少數情況下可出現血管收縮或梗阻,導致排尿困難,尿管變窄,嚴重者可出現尿瀦留。繼發性輸精管狹窄、精囊囊腫和不育癥。

(2)女性有淋病。

女性淋病的主要並發癥為淋菌性膀胱炎,如急性輸卵管炎、子宮內膜炎、繼發性輸卵管卵巢膿腫及其破裂引起的盆腔膿腫、腹膜炎等。多為月經後突然發病,高熱、寒戰、頭痛、惡心、嘔吐、下腹痛、膿性白帶增多。雙側附件增厚和觸痛。

3、淋病的其他部位:

a淋球菌性結膜炎:新生兒常於出生後2-3天出現癥狀,多為雙側,眼瞼腫脹,有膿性分泌物。成人多為自體接種,常為單側,表現與新生兒相同。壹旦因膿液溢出而延誤治療,角膜呈蒸汽樣穿孔。導致失明。

b淋菌性咽炎:主要見於口交,所謂“口交*”西方同性戀者或異性戀者較為常見,表現為急性咽炎或急性扁桃體炎,偶爾伴有發熱和頸部淋巴結腫大。有咽幹、咽痛、吞咽痛等癥狀。

C.淋球菌性直腸炎:主要見於男同性戀。女性多由陰道感染引起。癥狀為內急後重,膿血便,肛門粘膜充血,膿性分泌物,淋球菌培養陽性。

4.播散性淋球菌感染

播散性淋球菌感染是壹種嚴重的全身性感染,因為淋球菌通過血液擴散到全身。淋病患者發病率約為65438±0%。大多數引起播散性淋球菌感染的菌株是AHU營養型菌株,它們對正常人血清具有穩定的抗性。另外,正常人血清中存在抗淋球菌脂多糖的IgM抗體,在補體的幫助下,對大部分淋球菌有殺菌作用。缺乏補體成分如C5、C6、C7和C8的患者易患淋球菌敗血癥或淋球菌腦膜炎。

(1)淋球菌:患者開始發熱,體溫可高達40℃,但壹般在38℃-40℃之間,寒戰不常見。部分患者出現皮膚丘疹、瘀斑、膿皰、出血性或壞死性皮損,部分皮損出現疼痛癥狀。在病竈中,可通過熒光免疫染色或培養檢測出淋球菌,PCR檢測淋球菌DNA呈陽性。皮膚損傷的病理學特征是形成膿的淺表潰瘍、真皮和皮下組織的彌漫性炎癥、多形核白細胞的浸潤、小血管的受累、血栓形成和局部壞死。

(2)淋球菌性關節炎:關節腫脹疼痛,為壹種或幾種化膿性關節炎。壹般不對稱,很少累及髖、肩、脊柱關節。關節液試驗中淋球菌的存在可導致骨破壞、纖維化和關節強直。

(3)淋球菌角化病:可能由淋球菌或其毒素引起。皮損中未發現淋球菌,常並發淋球菌性關節炎。皮損最常見的部位是手、腳、腳踝和腰部。通常為扁平的角質化斑塊或斑塊,稍有隆起,呈圓錐形、黃色、銅紅色或灰白色。手掌和腳掌皮損呈角質化和角化。

(4)淋球菌性心內膜炎:在使用抗生素之前的幾十年,淋球菌是心內膜炎的主要病原體。目前淋球菌性心內膜炎幾乎很少見,淋球菌性心內膜炎的臨床表現與其他類型的心內膜炎相同。在心內膜炎中,常累及主動脈瓣或二尖瓣,瓣膜快速破壞引起的亞急性或急性心內膜炎導致死亡。

(5)淋球菌性腦膜炎:不常見,伴有關節炎和典型皮疹,要與腦膜炎球菌性腦膜炎相鑒別。

5.淋病對妊娠和新生兒的影響。

當女性淋病並發輸卵管炎時,會導致不孕。女性淋病導致不孕的發生率約為20%,不孕的發生率隨著感染次數的增加而增加。對於感染淋病三次以上的女性,不孕的發生率可達70%。宮頸淋菌性炎癥可導致胎膜早破、羊膜腔感染、宮內感染、宮內發育遲緩和早產。由於早產和低體重,新生兒敗血癥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很高。產後淋球菌感染可引起子宮內膜炎、產褥熱、嚴重的產後敗血癥、新生兒淋球菌性結膜炎和淋球菌性外陰陰道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