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恩和肖恩麻辣燙有仇嗎?
有網友吐槽肖恩麻辣燙“太低了,加芝麻醬要花錢,菜也比別人貴”,並給肖恩麻辣燙打上“黑心商家”的烙印。網友火了,找錯了對象,把這段話貼在明星肖恩的微博下,指出他是“希望妳能專心經營妳的酒店”。
無辜躺槍的肖恩回復網友“我們吃楊國福吧”,壹下子把肖恩麻辣燙的競品楊國福麻辣燙推上了熱搜。無緣無故得到宣傳機會的,對肖恩隔空“示愛”,“替我們感謝梁哥cue”,甚至表示要肖恩做代言人。熱心的網友甚至為他們想到了廣告語:“楊國福麻辣燙,連肖恩都覺得好吃”。
楊國福麻辣燙成為此次烏龍事件的最大贏家,而肖恩麻辣燙則面臨公關危機。網友將矛頭指向西恩麻辣燙“加芝麻醬收費”和“貴”的問題。官方不得不回應稱,“感謝網友監督”,並解釋“加芝麻醬收費”僅限於外賣平臺,並稱無權幹涉楊國福請誰做代言。
如果楊國福麻辣燙真的和肖恩達成合作,不知道肖恩麻辣燙會不會後悔。畢竟它也曾經通過《西恩》中鮮紅的東風被更多的人知道。
2013《爸爸去哪兒1》熱播後,模特兼廚師的肖恩和兒子的人氣壹天比壹天漲。當時很多肖恩麻辣燙店像雨後春筍壹樣出現,到處都是肖恩的照片和人形招牌。這些店有的根本不是西恩麻辣燙授權的,也不是它的加盟商。可以說是蹭了明星肖恩和麻辣燙肖恩的熱度。同名同姓,還有會做飯的人。很多人誤以為西恩麻辣燙真的是明星張亮開的,或者西恩麻辣燙真的是請明星西恩代言的。
後來,肖恩把肖恩告上了法庭。中國裁判文書網相關文件顯示,2014,10年6月,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某大學校園內的壹家肖恩麻辣燙店,擅自使用肖恩及其兒子張悅軒的照片,被肖恩告上法庭。黑龍江肖恩餐飲有限公司也被列為第二被告,涉案學校為第三被告。
肖恩大概沒想到,捍衛自己的肖像權和姓名權會被網友稱為“為錢瘋狂”。他聲稱1.8萬元,實際只從商店拿到1.38萬元。更想不到的是,肖恩錯怪了肖恩。肖恩麻辣燙負責人表示,當時被告上法庭的並不是真正的肖恩麻辣燙餐廳,而是壹家“假店”。肖恩麻辣燙的“東家”——黑龍江肖恩餐飲有限公司與此事無關。“到現在為止,西恩麻辣燙做了12年,我也沒想過找明星代言。”
這次本來是為了《中餐廳4》的惡意剪輯。結果,它給楊國福麻辣燙送上了壹波熱搜,為肖恩和肖恩麻辣燙之間的恩怨再添壹筆。
楊國福和張亮有關系嗎?
在網上搜索“中國十大麻辣燙品牌”,無論如何排列組合,楊國福和張亮壹定是前兩名。作為兩個麻辣燙巨頭,難免會被拿來比較。
口味上,楊國福強,肖恩弱;從店面裝修來看,楊國福顏色較深,張亮則以橙色為主;從加盟費來看,楊國福在壹線城市壹年2.39萬左右,張亮略便宜壹年1.98萬;從成立時間來看,楊國福比肖恩早5年;從創始人的年齡來看,楊國福比張亮大15歲...
楊國福第壹次接觸麻辣燙大約是在1990年,當時他只有20歲。輟學後,他放羊、種地、養豬、收破爛、擺地攤,凡是能賺錢的他都幹。在哈爾濱熙熙攘攘的夜市裏,壹碗碗豆皮、海帶、蔬菜、蟹棒的熟大雜燴很受歡迎。
這個賣麻辣燙的種子已經在楊國福心裏種了十年了。到了2000年,他終於嘗試自己做麻辣燙。他摸索著把所有食材炒出來,從被顧客嫌棄“難吃”到有回頭客。三年後,他有了自己的招牌——“楊記麻辣燙”,也就是楊國福麻辣燙的前身。
2005年,35歲的楊國福用自己的名字註冊了商標,2006年,他正式對外開放。
肖恩20歲時涉足麻辣燙行業。那壹年,楊國福有了自己的品牌和商標,開始走向連鎖經營的道路。關於肖恩是如何創業的,眾說紛紜。有人說楊國福是肖恩的叔叔,肖恩起初是楊國福店裏的員工,甚至有人說肖恩“偷”了楊國福的配方。
在接受《財經》專訪時,肖恩澄清了這壹傳聞,稱自己入行以來壹直獨立發展,與楊國福沒有直接關系。對於大眾來說,“楊國福和肖恩真的是親戚嗎?”肖恩和的回答如出壹轍:是張家的堂弟,他們是平等的,但他們沒有血緣關系,只有血緣關系。
肖恩也承認,他進入麻辣燙行業是受到了楊國福的影響。“我選擇這個項目,是因為他先煮了麻辣燙。”。
早些年,楊國福和肖恩的擴張靠的是在親朋好友中分家,用同壹個招牌不收加盟費,選壹個不會搶生意的地方,開壹家新店,壹起合作。楊國福在短短兩年內開了二三十家“分店”,肖恩也緊隨其後。漸漸地,在東北這片土地上,麻辣燙店遍地開花。
東北人為什麽統治麻辣燙江湖?
哈爾濱的賓縣,出了楊國福和肖恩,現在是“麻辣燙之城”。這個總面積不到4000平方公裏,常住人口不到60萬的東北邊陲小城,有30多個麻辣燙品牌。比如馬玉濤、紅星、郝躍都是來自彬縣的全國連鎖品牌。
官網數據顯示,楊國福麻辣燙和肖恩麻辣燙的加盟店數量已經超過5000家,而這兩家巨頭在全國的開店數量也超過了10000家。根據官網地圖,楊國福,其加盟店遍布中國大陸23個省,未涉足的地區全部在西南地區。麻辣燙的發源地四川,還是壹片待開墾的荒地。
麻辣燙,顧名思義,是壹種麻辣燙,內含川菜精華。樂山,源於四川岷江,是船夫和纖夫發明的。他們在河邊立起石頭,點起火,在火上放上壹個瓦罐,往裏面倒幾勺河水,水燒開後加入野菜,再輔以花椒、海椒調味,既滿足了腸胃,又驅走了寒濕。
四川麻辣燙的輝煌時期是90年代。幾乎每個城市的每條街道上都可以看到馬拉·湯燦。它沒落的壹個原因是烹飪的選擇太多了。把肉和菜串在竹簽上的方式叫“串串香”,壹起做飯的方式叫“冒菜”,邊涮邊吃的方式叫“火鍋”。
隨著川菜的強勢擴張,麻辣燙這種方便又便宜的美食進入東北。經過短暫的適應環境後,它得到了改善,獲得了第二次生命。
肖恩回憶創業經歷時曾說,做麻辣燙的靈感來自四川的冒菜,但完全照搬四川口味對東北人來說太辣了,開的第壹家很快就倒閉了。在東北改良的過程中,紅油麻辣湯逐漸演變成可以飲用的骨頭湯,再配上北方人情有獨鐘的芝麻醬,很快這種新型的麻辣湯就打開了東北市場。“壹個村幹起來,大家都跟著幹,這個行業就起來了。”賓縣很多麻辣燙品牌都是“楊國福系”。
麻辣燙是低成本低門檻的餐飲生意。壹輛三輪車可以從壹條街賣到另壹條街,不需要雇廚師,甚至不需要租店面。這種模式讓東北幾百萬下崗工人有了新的就業機會,很多人做起了餐飲業。漸漸地,麻辣燙江湖被“東北幫”統治。
這是壹種“產業集群”效應。像福建的沙縣小吃,湖南新化的印刷兵團,東北的麻辣燙,依托人口資源,席卷全國,形成了流動的產業集群。數據顯示,吉林省以654.38+0.9萬家麻辣燙企業位居全國第壹,黑龍江省以654.38+0.5萬家緊隨其後,遼寧省以0.5萬家位居第三。東三省麻辣燙企業總數約占全國的27%。
決鬥中誰輸誰贏?
20年來,麻辣燙這種脫離路邊攤的低端餐飲類型,憑借加盟連鎖的方式,走出了壹條品牌發展之路,誕生了兩家大型連鎖企業。從某種意義上說,楊國福和肖恩既是競爭對手,也是盟友。
在加盟擴張的路上,兩家公司都面臨過快速擴張帶來的加盟商參差不齊、餐飲服務質量難以保證等問題。楊國福采取的措施是整頓和篩選加盟商,設立區域總代理,幫助總部開拓市場。張亮選擇在各地設立分公司,並在分公司所在地開設直營店,當地事務在當時解決。
加盟商對公司收入的貢獻主要有:每年固定的加盟費,購買底料、食材、菜品等。由總部統壹提供;支付開業前裝修期間總部提供的設計、設備、材料費用。
肖恩在接受《財經》采訪時透露,公司年收入約6000萬元,主要由加盟費構成,凈利潤不到2000萬元;而楊國福則表示,加盟費僅占公司6543.8+0.3億元收入的20%,大部分收入來自業務模塊,即向加盟商銷售調味料、食材、廚房設備和餐廳家具。
楊國福的誌向是做壹個麻辣燙的海底撈,所以他走上了壹條與西恩管理公司完全不同的發展道路。楊國福正在逐步建立自己的供應鏈體系,在成都投產壹條生產線,研發生產調味品,進壹步提高標準化。
楊國福的版圖日益擴大,西恩的加盟店數量也不甘落後。兩人都在海外做過業務,在行業內處於領先地位。對於新入局的小玩家來說,因為可以抱老板大腿,做其加盟商準備幾十萬到上百萬元不等的啟動資金,入局難度越來越大。
其他麻辣燙品牌雖然有上千家連鎖店,但比起幾乎和肯德基門店規模相當的楊國福和肖恩,還是比較弱的,更多的是以自己的方式做麻辣燙店。這些小店的好處是可以探索自己的口味,走差異化、精細化管理的道路,這對於新入駐的連鎖店來說是壹個不小的挑戰。畢竟“得味者得天下”。
楊國福和西恩在目標人群、選址、加盟條件等方面高度同質化,兩者競爭激烈,但日益飽和的東北和華北市場是他們不得不面對的相同問題。西南地區將成為兩者的新戰場。東北麻辣燙湯燦能否在原產地殺出壹個漂亮的回馬槍,就看能否突破四川麻辣燙和冒菜的阻力。
麻辣燙江湖第三勢力壹舉壓倒楊國福和肖恩的可能性不大,但究竟是東風壓倒西風還是西風壓倒東風還是未知數。
參考資料:
賓縣雙雄:楊國福和肖恩的麻辣江湖,《財經》雜誌,2019.438+00.28。
肖恩與楊國福爭霸,麻辣燙能否催生下壹個“海底撈”?》,紅飯網,2020年8月20日。
肖恩是楊國福的侄子?中國麻辣燙為什麽“反其道而行之”?周南知道,20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