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山簡介常山圖片及其藥用輔料常山簡介
中藥名常山,為虎耳草科植物常山的幹燥根。根圓柱形,常彎曲扭曲,或分枝,長9 ~ 1.5 ~ 2厘米,直徑0.5 ~ 2厘米。表面棕黃色,有細密的縱向條紋,表皮易剝落,剝落處露出淡黃的木質。堅硬,不易破碎,破碎時有灰塵飛揚;橫切面黃白相間,射線呈白色放射狀。輕微的呼吸和苦味。
常山影業
常山的和
化痰止瘧;治療瘧疾,淋巴結核。
1,本經:“治傷寒,溫瘧,痰胸嘔吐。”
2、《別錄》:“治水腫,灑惡寒,鼠瘺。”
3、《藥性論》:“治瘧疾,吐吐沫,祛寒熱,頸下有瘤。”
4、《醫學概論》:“治瘧母而積於腹,邪氣而滯。”
5、《本草》:“治癲狂、癲癇、癲癇病。”
藥名常山
別名玉葉金花、鵝花。
藥用部分為虎耳草科植物常山的幹燥根。
味道苦、辣、寒。
經絡屬於肺、肝、心經。
吐吐吐,止瘧。
主治:痰飲、胸痹、瘧疾。
治胸痹、頭痛、食欲不振相關配伍:常山四兩,甘草半兩。七升水,三升開水,半升蜂蜜,壹升服務,多服務不吐不快。沒有蜂蜜也可以。(肘部後面)
用法用量:煎服,1 ~ 3元;成丸,散了。
嘔吐有副作用,用量不宜過大;慎用。
常山藥用輔助方劑
1,治瘧瘧,寒熱互換,或兩天三天壹次:常山(銼)、厚樸(去皮,用生姜汁煮熟)、草豆蔻(去皮)、肉豆蔻(去殼)、七烏梅(及仁)、檳榔(銼)。七種口味被端上來,粗略地篩過,每份有兩個畢沅和壹杯水。炒到六分鐘,去掉我,等涼了,吃了再送。如果妳趁熱吃,妳會嘔吐。(盛基宗祿常山飲)
2.陽經治瘧:常山(酒煎)、草果(煨)、檳榔、厚樸、青皮、陳皮、甘草。半炒的水和酒,露在外面,早上溫著吃。(《簡毅方》七寶止瘧飲)
3、治胸中痰多,頭痛不思飲食:常山四兩,甘草半兩。七升水,三升開水,半升蜂蜜,壹升服務,多服務不吐不快。沒有蜂蜜也可以。(“填充肘部背面”)
常山的副作用
常山的有毒成分是常山堿。中毒的癥狀是腹痛、腹瀉、便血;心動過緩、心律不齊、傳導阻滯、血壓下降,甚至出現口唇發紺和循環麻痹而死亡。
救援措施:
1,甘草15g,綠豆60g,水煎。
2.甘草30g、生姜30g、黃芩9g、大棗10枚,水煎分兩次服,1次,每4小時服壹次,可連服2-3劑。
3、明礬3g,大黃115g,甘草15g。水煎服,分兩次服。壹天壹劑,連服兩劑。
4、大量嘔吐,伴有惡心,用陳皮9g,半夏9g,茯苓9g,竹茹9g,枳實9g,大黃9g,甘草9g。加水煎煮2次。每6小時服用1次。
5、大量嘔吐,肌註氯丙嗪25~50mg,1,每日兩次。
6、血壓下降,靜脈滴註去甲腎上腺素。
7、口語、c、k等。
8、吸氧等對癥治療。
以上是關於常山的壹些知識。想了解更多中草藥知識,請繼續關註頻道。
常山的功效和作用,它的藥用價值,以及它的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