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妳想分享給朋友的音樂是什麽?

妳想分享給朋友的音樂是什麽?

有壹天妳聽了壹首歌,或許能順手點開看到這首歌的背景。

刺猬公社| 楊雨晨

微信公眾號太成功了,不僅在外部有了眾多模仿者如“頭條號”、“百家號”,鵝廠內部其他業務線也都想直接copy這壹模式,如此前推出的“QQ公眾號”。

現在,QQ音樂又推出了“音樂號”。

“去聽,去發現。”6月1日,QQ音樂新版本發布,正式推出“音樂號”。

這是QQ音樂面向優質內容賬號形成的認證體系。樂評人、編輯、公眾號作者等優質內容生產者可申請成為專欄作者,發布專欄文章;電臺DJ、主持人、音樂人等則能申請為電臺主播,上傳電臺節目、創建直播。

音樂類APP做文圖和視頻內容,QQ音樂不是首例,但用整整壹個版塊去呈現,倒是沒有先例。

聽歌的時候,我們總會對壹首歌背後的創作故事感興趣,“音樂號”發展到某壹天,順手點開能看到壹首歌的背景嗎?還是像豆瓣壹樣,只是建個情懷社區而已?

為什麽做“音樂號”

QQ音樂試圖在當天的微信公眾號推送中,用壹篇文章文藝地說明了原因——《聽過很多首歌,但也不敢說自己懂音樂》——

在海量娛樂消遣充斥眼前致眼花繚亂的如今,大概是很難理解被無數人懷念著的音樂電臺時代。音樂的傳播,音樂背後的故事,聽歌人的心事,全在波頻背後的主播來完成。……多了解壹點點與音樂相關的故事,或者不僅僅為在茶余飯後多壹些談資,更重要的是讓音樂帶來的悸動與觸達,更為立體、熨帖。像壹把鑰匙的齒,去契合鎖內細密的輪。

而前壹天,5月31日,發現版塊團隊也在APP中發文提及,此次改版將回歸文字、聲音和影像,希望音樂不止有好聽與不好聽,還有更豐富、立體的背景故事。

所以,QQ音樂這次準備打情懷牌?是,但不盡然。

情懷為名,實則在布局內容。官方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9月,QQ音樂覆蓋8億用戶,日活躍用戶破億。但從《2016年中國在線音樂行業研究報告》分析來看,用戶數占據絕對優勢的QQ音樂,未能在分享、社交上繼續保持優勢。

“音樂號”的推出,可看作QQ音樂以自身龐大的用戶量與優質內容生產者的壹次資源互換。

目前,入駐者除了首批邀請的國家大劇院古典音樂頻道、Billboard中國、看見音樂、樂童音樂、淘漉音樂、果醬音樂等專業音樂類媒體外,也有在音樂上小有成就或純粹熱愛的團體或個人。

專欄作者、電臺主播可以多種形式在平臺上發布作品,作為回報,QQ音樂將給予其專屬認證標識、流量曝光,及主播收入分成。

“音樂號”怎麽玩?

《關於陳粒之外,妳知道的不多》《糟糕,A妹唱出了那個妳戒不掉的人》《北漂的夢想,音樂裏的城市》......打開QQ音樂“發現”版塊,這樣的內容比比皆是。

“復活”音樂雜誌、電臺、電視節目這類已經被遺棄的呈現模式,以圖文、音視頻方式講述人物故事、時代烙印、最新資訊等。以此來勾起老壹輩的回憶和年輕人的成長記憶,內容和情懷兩手牌兼著打,“音樂號”打得不錯。

而在呈現形式,“音樂號”就像是垂直類微信公眾號。但與之不同的,其將所有內容聚集在壹起,用戶可依據喜好點開感興趣的文章,若看完後感覺不錯,再關註作者。

這樣壹來,用戶不用為內容的來源苦惱,也無需為了看不同媒體的內容,在APP之間來回竄。此外,用戶還可根據發現頁的自動算法推薦,獲得感興趣的音樂內容。

那除QQ音樂外,其他同類產品是如何做內容的?

據刺猬公社(ID:ciweigongshe)觀察,市面上較火的音樂類APP網易雲音樂、酷狗音樂、蝦米音樂、酷我音樂均有精選專欄,且PGC與UGC形式並存。

以網易雲音樂為例,其作為壹款專註於發現與分享的音樂產品,去年便已開設UGC音樂專欄。

但不論網易雲音樂也好,蝦米音樂、酷狗音樂也罷,均是在首頁或樂庫中設置壹個專欄入口,而非整個版塊的內容支持,QQ音樂做內容的決心可見壹斑。

網易雲音樂(左)與蝦米音樂(右)均在首頁設專欄入口

用內容連接用戶,並逐漸加強與平臺黏性,再在後期切入社交。QQ音樂的如意算盤打得夠妙。

未來發展如何尚待觀察,但就目前顯示的數據來看,“音樂號”專欄文章閱讀量還遠遠不夠,多為幾百。刺猬公社問了壹圈周圍的朋友,知道“音樂號”的人也幾乎為零。因此,團隊下壹步的規劃和發展尤為重要。

但“音樂號”這類音樂垂直內容聚合平臺的出現,是否也給了視頻類APP壹個啟發,值得觀察,畢竟它們和音樂類APP存在相同的痛點:用戶留存較低,沒啥忠誠度可言。

所以,可以猜壹下,下壹個出現的會是“愛奇藝號”還是“優酷號”?